百年清华

钱穆的完满人生

2010-04-08 |

 钱穆,生于1895年,逝世于1990年。

  钱穆是一位文雅学者,有人称他为最后的“士大夫”。

  他以自己的学问和教学质量,成为中国第一流的学者和教授;他先后在小学、中学教书,后又在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中国最好的大学任教,并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他还同时著书立说,撰写了《国史大纲》、《先秦诸子系年》、《黄帝》、《孔子传》、《秦汉史》、《国学新论》、《湖上闲思录》等许多影响深远的巨著,教育了无数的学子。

  对于身边的人,钱穆则往往以“不言之教”感染、滋润着他们。著名学者余英时曾这样写道:“一年暑假,钱穆患严重胃溃疡,孤零零躺在教室地上养病,内心却渴望读王阳明文集。”“我跟钱先生熟了以后,真可以说是不拘形迹,无话不谈,甚至彼此偶尔幽默一下也是有的。但是他的尊严永远是在那里的,使你不可能有一分钟忘记。但这绝不是老师的架子,绝不是知识学问的傲慢,更不是世俗的矜持。他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但这是经过人文教养滋润以后的那种自然。我想这也许便是中国传统语言所谓的‘道尊’,或现代西方人所说的‘人格尊严’。”(余英时:《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

  钱穆80岁时,撰《忆双亲》一文。83岁到84岁,撰《师友杂忆》。此二文合为一书,名叫《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钱穆撰写《师友杂忆》时,“双目已不能见字,信笔所至,写成一字即不自睹”。这样的状况下,此书写了约有18万字,下笔简练,文笔生动,而思想之活泼深刻,言行之大家风范,尤其能启发世人。

  笔者前几年曾粗读此书,因其为文言文,涉猎又广,所以半懂不懂。但即便这样,仍是读得津津有味,对钱穆的学问与生活深为羡慕。例如,他提到在北大教书时,与汤用彤、蒙文通的一次畅谈,这样写道:“文通初下火车,即来汤宅,在余室,三人畅谈,竟夕未寐。曙光既露,而谈兴犹未尽。三人遂又乘晓赴中央公园进晨餐,又别换一处饮茶续谈。及正午,乃再换一处进午餐而归,始各就寝。凡历一通宵又整一上午,至少当二十小时。不忆所谈系何,此亦生平惟一畅谈也。”又如,他提到与汤用彤、熊十力、蒙文通四人同宿清华大学一农场中的情景:“此处以多白杨名,全园数百株。余等四人夜坐其大厅上,厅内无灯光,厅外即白杨,叶声萧萧,凄凉动人。决非日间来游可尝此情味。余等坐至深夜始散,竟不忆此夕何语。实则一涉交谈,即破此夜之情味矣。至今追忆,诚不失为生平难得之夜。”读到这些文字,宛若自己也身处其中,品尝着说不出的高妙情味,享受不尽。

  今年又重新翻阅此书,在极繁忙的工作状态中,每日抽空在乘地铁的途中阅读,边读边想,句句不肯轻易略过,于是觉得大有益,甚至于极疲劳的时候而得一种力量,在极喧嚣的场所得一种清静。书中详细记录了钱穆如何由一位中学生,靠着自学而成为国学大师的传奇经历,仔细阅读,能窥探到治学的门径。书中处处有前辈学人的逸事、风范,足令人称慕不已。

  撰写完《师友杂忆》后,钱穆又在双目失明的状态下,以84岁到92岁的8年光阴,撰成《晚学盲言》70万字的巨作,对中西文化做一深透的解析,字字珠玑,令人不胜景仰。

  钱穆的一生,是在书香中度过的。读钱穆的书,会品味到钱穆的精神世界——那种被文化深深渗透的内在神韵——他是如此的感染人,令人不由自主地叹道:“这才是完满的人生呢!

转自 检察日报 201042

相关新闻

  • 072020.10

    钱穆 凤鸣高冈

    【编者按】2020年7月30日,是钱穆先生125岁诞辰。特转载《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9月14日出版的第446期封面文章,以为纪念。 《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在“求新求变”的时代洪流中,这位...

  • 082020.07

    钱穆的湖与湖上闲思

    无锡荡口古镇,是学者钱穆的故乡。粉墙黛瓦的街区,恰如两片青色衣襟覆盖在河道两侧。一座座石拱桥、石梁桥似纽襻,把它们紧紧相连。苍颜斑驳的卖鱼桥,是从前进....

  • 152014.11
  • 082018.04

    钱穆与联大为何没能“走到最后”

    钱穆与西南联大的关系并没有持续整个全面抗战八年,在抗战胜利之后,钱穆没有随校复员回归北平,而是结束了他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履历,走了一条淡出和疏离学术重镇....

  • 152010.12
  • 252010.02
  • 232019.08

    国学大师钱穆与岩泉寺

    钱穆的史学名著《国史大纲》就是在这个有“滇中八景”之一美誉的岩泉寺写就的。

  • 232019.08

    国学大师钱穆与岩泉寺

    钱穆的史学名著《国史大纲》就是在这个有“滇中八景”之一美誉的岩泉寺写就的。

  • 282024.02

    一门六院士——走进江苏无锡钱穆钱伟长故居

    恰逢冬暖,天朗气清,我驱车来到钱穆钱伟长故居。故居位于无锡鸿山街道七房桥村,是在钱家旧址上重建而成。只见眼前是一座江南院落,白墙黛瓦,门悬红底金匾“七叶衍祥”。门右有一大石,石上刻有“钱穆钱伟长故居”这几个字。故居格致典雅,有四进,第四进被辟为钱穆纪念馆,二楼为钱伟长纪念馆,静静讲述着钱穆、钱伟长心系故土、治学兴国的爱国故事和钱氏“一门六院士”的家风佳话。永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钱穆(189...

  • 282019.08

    “继父志,弘正道”:钱穆之子钱逊的后半生

    1933年10月13日,钱逊出生于北平,五兄妹中排行老三。鼎革之际,钱穆离开内地,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新亚书院,最后定居台湾。16岁的钱逊,当时已经....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