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宣三(1950电机) 钱家骊(1953电机)
电器教研组(1954─1960)是清华大学电机系历史最短的一个教研组,50年代末一分为二:电磁自动装置教研组(1960─1966)和高压教研组内的高压电器教学科研小组(1960─ )。
1956年电机系师生欢送苏联专家留影。后排右3起:蔡宣三,郑维敏,钟士模,苏联专家奥梅里钦柯夫妇,王遵华。前排左1童诗白,左6钱家骊
电器专门化(1952─1966)共培养14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届1952年入学,1957年毕业;最后一届1965年入学,1970年毕业。在“文革”前为全国培养电器师资有二三十人,培养两届三年制研究生9人。
1952年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后,按苏联模式进行教学体制改革,1952年入学的新生改为五年制。苏联各工科大学电机系设置电机与电器专业,下设电机专门化和电器专门化。1953年秋,电机工程系在电力机械教研组内成立电器教学小组,负责筹备建立电器教研组,准备电器学等课程的开设。小组成员有:王遵华、蔡宣三、钱家骊等,为迎接苏联电器专家的到来,陆续增加了洪志成、石定机、龚为珽等。
教育部为培养全国电器专门化师资,批准我校聘请一位苏联电器专家到清华电机系工作两年,并于1953年在我系设立三年制电器研究班(师资培训班),招收研究生16人:包括提前留校的电5学生徐弘微、高本贤、冯元琨、李允武4人。其余12人大部分系国家分配的各校1953届电机系毕业生,来自交大、浙大和清华等,包括:张节容、方棣棠、王宝龄、程肇基、张德馨、戈以荣、雷良钦、戴自忻、吴健昌、朱祖慈、张汉扬和俞尚知等。离校后,他们都到国内著名高校的不同专业任教,少数到中国科学院作研究工作,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和多方面的适应性。
电器专门化主要任务是培养从事高低压电器的研制、设计、试验、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教学内容包括:高压开关电器(switch-gear)、低压开关电器、控制电器、电磁接触器(contactor)、继电器(relay)、电压调节器(voltage regulator)等。
1954年春季,电器教学小组为电器研究班和电机系电5班首次开设了电器学课程,参加讲课的教师还有唐统一先生,并翻译出版了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教科书,巴比科夫著的《电器学》。
国内最早设立电器教研组并设置电器专门化(隶属电机与电器专业)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器教研组于1954年正式成立,主任王遵华、秘书蔡宣三(后担任苏联专家翻译,秘书由钱家骊接任)、实验室主任钱家骊、实验室副主任石定机,1956年蔡宣三接任实验室主任。电机与电器专业1952年入学的电7班分为电器专门化(电71)和电机专门化(电72)。
1954年秋,莫斯科动力学院的里沃夫副教授应邀到哈工大,哈尔科夫工学院的奥梅里钦柯副教授则应聘到清华。国内许多高校为准备建立电器教研组,也选派教师来我系进修,包括交大讲师何金茂,华中工学院讲师刘绍峻,助教程礼椿,重庆大学讲师王孝祥,助教罗先知,天津大学助教钟永琛,西北大学助教杨永臻,湘潭电校赵士魁,浙江大学周文,山东工学院唐锡祺等。与此同时,前来我校进修的还有当时国内最大的高压开关厂——沈阳高压开关厂朱鸣海、杨树藩、虞恬、沈聿修等骨干工程师,以及北京开关厂杨希武、一机部电工局贺以燕等工程技术骨干。
1954年10月苏联专家奥梅里钦柯到教研组任顾问。为电器研究班和教师开设电器专门化的课程,指导电器专门化教学计划和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指导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的准备以及电器实验室的筹建等。并先后到沈阳、哈尔滨、阿城、上海、湘潭等地的电器工厂考察、调研,确定本科学生的生产实习场所以及电器研究班毕业设计选题。
1954年10月─1956年6月,奥梅里钦柯先后为电器研究班、电器教研组的教师和进修教师讲授电器学(下)、低压电器、高压电器、脉冲调节器等课程,指导教师试做毕业设计,并指导电机系有关教师的科研工作,如脉冲调节器的研究等。但奥梅里钦柯副教授曾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坦克驾驶员,刚获得副博士学位不久,对电器专门化很多课程并不十分熟悉,没有教科书,完全靠他提供的课堂讲稿提纲翻译成中文讲义,供听课师生自学参考。幸赖教研组教师边学边干,日夜奋战,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了电器教研组、实验室和电器专门化的建设。
1956年夏,奥梅里钦柯回国,电器教研组的教师,按五年制电机与电器专业的教学计划,独立承担电器专门化的全部教学工作。开设了电器学、低压电器、继电器、高压电器、磁放大器、电器制造工艺等6门课程。建立了高压电器和振荡回路实验室、继电器、低压电器等实验室。按教学计划完成所有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从1957年到1960年,共培养电器四届本科毕业生7个班:电71、电83、84,电93、94,电03、04。1957年以后,电器专门化毕业生留校、在电器教研组任助教的先后有:陈志燮、王伯翰、徐家栋、武士新、傅克瑾、宋子和、杨振清、常沛田、罗承沐等,其中部分教师后来调离,支援其他学校。电器实验室技术和管理人员有:周正、王贞吉、肖如泉、钟道彩、梁任秋等。
1958年夏,电机系建立电工厂,下设电器车间。蔡宣三、高本贤分别被任命为电器车间主任和副主任,车间曾生产装配电磁接触器,为清华机械厂出产的机床配套;试制互感器、电磁稳压器等。师生并参加规划中的国家大剧院舞台灯光调节器的科研生产任务;在实验室内试制高频铁氧体(矩形磁回线)磁心等,一直延续到1960年。
1959年秋,在清华大学的反右倾运动中,电器教研组受到严重冲击,伤害了一些骨干教师,如:教研组秘书钱家骊,以莫须有罪名受到严厉批判,被诬蔑为“新富农”,开除党籍,下放车间和到山沟里劳动,后改正,恢复党籍;党支部委员龚为珽受到批判后和几个教师被调往北京工业大学;电器教研组也被彻底改组。
1960年秋,教研组内原来从事高压电器教学的教师王遵华、钱家骊、张节容、王伯翰、罗承沐等,连同高压电器实验室,合并到高电压工程教研组。设置高压电器专门化,培养了高2、高3两届本科学生。1963年后,高压电器专门化并入高电压工程专业,形成新的较宽专业。分配到高压电器专门化的教师还有吉嘉琴、陈才敏。培养了三年制高压电器研究生胡天畏、夏凯、沈锡越、吴弘、周胜宗等5人。培养了越南留学生阮高盛,阮友宁,黄玉泰等三人。
原来从事低压电器教学的教师蔡宣三、徐弘微、范鸣玉、高本贤、傅克瑾等,则另成立电磁自动装置教研组(以下简称自动装置教研组,实际上继承了电器教研组的低压电器部分);另有部分教师则是从发配电教研组和工业企业电气化教研组调入的,如:顾廉楚、徐路、汤之永、沈振基、甘小杰等。顾廉楚任教研组主任、徐路为秘书,1961年后又任命蔡宣三为教研组副主任。留校的毕业生有刘松盛、赵良炳。
专业设置仍保留(低压)电器专门化,1961─1966年自动装置教研组共培养(低压)电器专门化5届毕业生6个班:电206(即电1,1956入学,学制5年半,1962年初毕业);电305(即电2,学制5年半,1963年初毕业)、电43、44(1958年入学,六年制,1964年毕业)、电52、电62。此外,应于1967─1970毕业的5届学生:电72、电82、电92,电02,电002,均于1966年停课,1968年毕业分配。其中电02学制改为5年半,原定1970初毕业,电002改为5年,原定1970年夏毕业,实际上均于1970年3月毕业。
1961年开始,自动装置教研组培养三年制研究生,由顾廉楚、蔡宣三两位副教授指导,研究生肖仁山、张良甫,1965年毕业。1962年又招收研究生赵良炳、吴如松,1966年毕业。这些研究生毕业后都分配到大学和科研单位。
1963─1965,越南留学生胡克绍到自动装置教研组进修,导师为蔡宣三,主攻磁放大器。
1966年6月以后,自动装置教研组全部教学、科研工作停顿,停止招生。
1970年,电机系的自动装置教研组、电子学教研组和工业企业电气化教研组全部教师、实验员调入新成立的自动化系,其中自动装置教研组大部分教师在可控硅元件车间从事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时部分教师已离校流失。1978年可控硅元件车间解散,剩下的一部分教师转入自动化系新成立的信息处理教研组。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原高压工程教研组的电器教师在电机系高电压技术研究所内,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培养、科研和管理工作。2006年,高压电器实验室经投资改建后,试验能力增强不少,环境也有所改善。高压电器组在科研方面也不断取得成绩,先后在国内开创了高压开关增容,高压开关操作过电压,高压开关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三个技术领域,成为国内高压电器方面有影响的单位。如在全国五大开关厂都先后有清华大学毕业生担任厂长、总工程师、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时至今日,在校的原电器教研组的教师们,仍在努力工作,从事教学、科研、生产、著述以及服务社会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为祖国做出贡献。其中许多是在国际、国内电工、电子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有一定声望的专家学者。
现在,清华大学的教学方式和上世纪50年代有很大不同,电机系只设一个专业。而上世纪50年代则是德苏式的工程教育。当年国家处于百废俱兴,建设方兴之时,1953年起,新成立的电器教研组发挥了较大的历史作用。电器专门化学生技术基础课内容很宽,几乎涵盖了电子、电机、发电、高电压技术和工业企业电气化等多方面,又有很扎实的工程基础,不少班级参加过两次生产实习,一次毕业实习,有三四个课程设计。学生在校学习时基础较扎实,熟悉专业,虽然刚参加工作,就能承担开关电器重要新产品的研制、设计工作,显示出很大优势。很多学生毕业后虽然未在电器行业工作,而是分配到电机、自动控制、电力电子等领域。但他们的适应性非常强,并具有继续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2007年5月初稿,2008年5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