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绵阳青义镇以后,设计组的老师们住在镇公所里。这里原来是一所地主院子,将该院大厢房改造,中间加隔断,分为左右两间,搭个大台子,铺上床板,一间住男教师,一间住女教师和女同学。每人可占有一米左右的宽度,白天被子卷起来,就是作息起居、开会讨论问题的场所。男同学住在镇小学的庙里,也是搭个台,不同的是高台,架个梯子,上面是晚上睡觉的地方,下面空间就是设计绘图的工作室。居住和工作环境是比较艰苦的。没有洗澡的地方,工程处每隔一段时间用卡车载大家到绵阳地委招待所洗一次澡,往返是16公里路程。当时绵阳还是个农业县,工业不多,农产品丰富,价格便宜,请了当地厨师给大家做饭,他做的川菜味道不错,但吃捞饭我们不习惯。顾名思义,绵阳的太阳是软绵绵的,阴天多,大太阳天少,但雨水充沛,农作物长势好,青义坝的麦冬地里总是绿油油的诱人。附近为小丘陵,水田绕周围,山上青冈栎树密集郁郁葱葱。
1. 分校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定线拨地
工程设计需要的原始资料是靠师生自己测绘的。我去了以后带领参加毕业设计的土建专业同学施测校区1/500比例尺图的测绘。此图既作为技术设计的依据,也是定线拨地确定校区界线的依据。测区的特点是水田多,每块水田均经多年耕作很平整,平面上呈现各不相同的多边形,但犬牙交错,互相铺嵌,测图时需要一块块区分清楚。我们带上图板在野外现测现绘,将本丘田边界点连接成一闭合图形,再测一个田中标高点,一块田一块田交代清楚,在图面上解决掉它。掌握规律后施测起来还是很顺手。从住地到测区要翻一座小山,走近一公里路,为了加快进度,我们中午不回镇上,早上带干粮,在老乡家,请他们烧一壶开水,就着吃中饭,利用休息时间和老乡聊聊天。当时当地老乡仅靠几丘水田及养猪维持生计,几户在测区内居住的老乡也知道我们占地后他们面临搬迁和重新安置,但看到我们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工作,看到我们小心作业,尽可能不损坏庄稼,看到我们尊重他们,亲如一家,故对我们还是很友善的。
在测图工作全面完成后,校领导胡健等同志以及地方各级领导,在我的引领下,沿测区边界线走了一圈,在拐弯处打界桩,标志出校区范围。随后,办理了征地手续。
2. 分校区内外道路的测量、放线和施工
所选校址是在青义镇的大龙须沟内,该处离开绵阳至江油的公路还有1000多米距离,为此,必须先修建校门到公路的连接线,再连接校内道路网。
连接线的勘测选线测量和设计任务落到我和施工组的孙元、建五班的马国馨身上,当时我们只有书本知识,并未有修选道路的实践经验。但工作需要,我们立即投入作业。我们边参照规范边实践,完成了连接线的测量选线和设计工作。记得铺路的大石块一时无着落,于是处领导发动大家到涪江边捡符合要求的鹅卵石,填塞于挖开的路槽中,使材料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加快了连接线的施工进度。
校区内的道路网由建筑组设计,为方便领导审查,我特地到镇竹木社买了大竹竿,请师傅漆上不同颜色,将道路拐点逐个放样于地面,插上大竹竿,远远望去,道路的脉络十分明显。
校内道路由学校修建处老师傅带领青工施工,他们富有工作经验,开始一小段,参照平地施工经验,用目估法指挥半填半挖,请我校测,道路的横断面均为倾斜的,内外边缘和设计要求最大差到半米,究其原因是在山区修路,目估的参照标准受地形影响出了偏差。因此,在全部道路施工中,均由我在放样出中心线的基础上,再每隔一定距离放样出横断面,并用桩及标记注明该处的填挖高度,使道路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我和师傅们互相配合,工作愉快。
3. 水源地和给水管线的勘测设计
工地开工建设,必须寻找满足供水量要求的水源地。当时,我和给排水组的刘桂森、黄铭荣、给五的卜城等同志合作,对涪江若干个拟取水的河流断面进行地形和水文勘测。我们雇了一条木船,准备了测深重锤等设备,用前方交会法等定位,水准仪测高来施测。为此走遍了青义坝附近的涪江两岸,江风习习,流水潺潺,燕飞雀唱,满目青翠,工作紧张,但心情很好。工程处也曾考虑打井取水的比较方案,为此,我们又在青义坝范围进行较大面积的踏勘,并选下了若干井位,请西南打井部门来打井,通过方案比较,最后还是选定在涪江取水,取水点选在校址以南的涪江西岸。后来又进行了给水管线的勘测和设计,通过管线放样,进行了管线施工,将水引至校区。
4. 输电线路的勘测设计
校区无论在施工期或建成期,其用电量是很大的,为此需要架设专用的输电线路,把电从绵阳地区的主变电站引过来。当时确定的是架设3.5万伏的高压输电线路,高压输电线路总长有十余公里,为尽可能缩短线路,节约投资,要选直线,需经过几个山头,我和电组的刘笙、金其莹、电五李鸿庆、王心丰等同志进行了线路勘测。高压线路要在运行安全、投资节约、维护方便等要求间取得平衡,选线就是重要环节。我们反复踏勘、测量比较,最后选出了最优方案,施测了纵、横断面图,在图上定了杆位、跨距,校核了对地安全距离,统计了工程量。然后,又进行了野外杆位的放样。为完成此项任务,我们踏遍了主变电站至校区间的山岗田野,并在若干中继点的附近单位过夜。记得我还在一过夜单位的围墙外种下了几棵桃核,期望它们能长出来。
5. 住宅区的场地平整
当时设计的住宅楼被安排在山坡上,为了争取好的正南北朝向,需将该山坡推成三个台地,为了该工程需要,我对该场地进行了断面测量,出了一系列1/200断面图,提供建筑组田学哲等同志进行设计。
经过设计后的土方计算,工程量还是很大的,请了西南土方公司2~3台套机械,干了一个多月。为他们的工作做准备,我放样出各台地的零线,并分段标示出填挖高度。和土方公司的师傅们相处融洽。
6. 教学区的房屋放线和抄平
绵阳分校教学区当时主要设计了101、102、103三座教学楼,中间围个广场,有点类似清华园主楼和左右配楼。设计完成后请西南一建筑公司来施工,他们的施工测量力量较弱,故由我负责将该三幢楼在地面放样出来,并将放线、抄平技术传授给该公司的测量人员。
7. 滑坡的监测工作
由于住宅区的场地是切坡脚推平的,故房屋的一半落在坚实土壤上,另一半却落在填土层上。四川绵阳地区雨水多,只要土层中含有白色的胶泥层,很易引起滑坡,危及建筑物安全。重庆钢铁厂为治滑坡,花了巨大财力人力来修砌挡土墙。当时工程处组织我们到重庆、成都学习取经。回来后提出滑坡的监测要求,由我在各幢住宅楼上埋设了变形标志,对它们进行了周期性的沉降、位移观测。据后来重返分校续建的同志反映,这些资料对他们的工作很有帮助。
8. 外援支农工作
当时工程处领导很注意和地方搞好关系,做了不少技术支农工作。我曾受委派为地方测设了多条10千伏的农电线路,并为绵阳地委招待所测绘了1/500地形图,供他们改扩建使用。至于孙宝荣同志带领的水利测量组,则专为支农而全时长期工作。
从1965年初到1966年秋回校,我参加“651”工程建设历时一年半时间。前期工作得到测量实验室谢镇芝同志的协助,他奉调回京后,由我培训几个青工当助手。当时参加“651”工程建设的师生绝大多数处于20~30岁上下,年长的施士昇、王炜钰先生也和我们同甘共苦,大家意气风发。工地暂设建成后,我搬到山上去住,处领导解沛基、张荣等同志也为了指导工作方便,搬上山住,山上的条件比镇公所艰苦。以张静亚、张绩、郑宝宗等为首的十几位施工和行政后勤工作的老师傅,对工程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有些同志也参加了水、电勘测工作。1965年毕业分配到分校的大学毕业生,毫无例外地参加建设工作,有当青工指导员带队施工的,有在工地各有关部门做业务工作的,干的大都不是他们本行,但他们全神投入,干得有声有色。
“651”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人,不少担当重任者,这固然和他们自己努力和机遇有关,但历史证明工科专业围绕一个大工程组织师生参与,给参加者诸多磨炼,不失为培养人才的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