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绝无仅有的“铸造专修科”

2009-06-16 |

王义豹(1954铸专)

“铸专”这个事物是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那个特定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事物,不仅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而且,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王义豹学长

1952年,王义豹(中)与中学同学在清华二校门留影

那是共和国创建的初期,国内初定、外战暂停、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开始,迫切需要大批的建设人才。教育改革、院系调整,第一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来自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和有了工作经验的青年学生,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考入享誉国内外的清华大学。考试时,仅按大类划分。入学后,必须进一步落实专业和班级。清华大学首先在国内实行五年制本科教育。这样,中间出现了毕业生断档的现象,因而需要有一批学生选择学制两年的专修科。这在历来培养高级人才的清华大学,当然是空前的。

想当初,由时任教务长的钱伟长在礼堂作报告,讲明道理,说明自愿报名的原则。然而,此事说来容易做来难,你想,这些都是中学里的尖子生,有的高中期间连年考第一,有的报考清华机械类,目标就是瞄准汽车专业,突然,出来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铸造”,还是“两年专修科”,第一次填写志愿表的结果,填报“铸造专修科”的,几乎无人问津。学校想方设法组织同学参观各个实验室和实习场所,然而正面影响与反面效果,同时产生。镜明瓦亮的机床和一堆砂土砂箱,终究形象对比太强烈。学校又专门组织当时铸工教研室主任,著名的留美教授给学生讲解铸造的前景及重要性,讲解球墨铸铁的优越性能,这位教授讲完之后,甚至向在座听讲的同学抱拳拱手致意,希望大家报考铸造。总之,这是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这是一场自己十几年愿望与国家需要的权衡,这是一场对思想境界硬碰硬的考验,这是一场在和平年代肯不肯牺牲自己的决战。最终,一批学习成绩好、思想觉悟高的学生,抛弃了小我的痴情和追求,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进了专修科。这就是最早的铸专41、铸专42两个班,60人。后来,由于对学习进度适应能力的差别,吴霖等8位同学转到“房专”,此后又有陈子蕃等6位同学被选派留学苏联,朱学澜等2位同学学习俄语后转入58届机械制造专业,最后毕业时仅为44人。

可见,此专修科不是人们观念中,以为成绩原因才进入的那种专修科,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很高的思想境界。

遗憾的是,这批同学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晋级、提升、调资、职称等等方面,在“专修科”的帽子下,承受了很多的误解、甚至不公平的待遇。尽管教育部门和清华行政当局为这批同学出具证明,要求以本科生对待。然而,政策和行政命令毕竟代替不了客观现实。庆幸的是,由于这批同学思想坚定,学习和适应能力强,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遇到任何不平和坎坷,终生努力学习, 毕生继续攀登,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以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五十多年后,回首这一切,专修科的同学们有资格挺起胸膛自豪地说,我们是共和国的第一代建设者,我们无愧于祖国,历史不会忘记!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