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1949年7月)
罗式刚(1947) 张寄谦(1949)
清华的学生,历来有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传统,组织剧团,是他们最钟爱的活动之一。
骆驼剧团是1947年成立的,和我们同时期的剧团是从昆明西南联大复员到清华的剧艺社。剧艺社在昆明以王松声饰演的《风雪夜归人》,裴毓荪主演的《潘琰传》,萧荻主演的《咸亨茶馆》等而轰动昆明。他们是一个群星荟萃的大剧团。我们则是初出茅庐的小剧团,但是我们也有杰出的演员,如在昆明西南联大就以演曹禺的《原野》而知名的罗式刚、蒋家瑞、寻兆华。
要演好戏,首先得有一个好剧本。既要有时代性,又需要有艺术性。我们挑选了冯亦代翻译的美国女作家海尔曼(Lillian Hellman)1941年①著的《守望莱茵》(Watch On the Rhine)。这是一出反纳粹反法西斯剧。当此剧在美国百老汇上演时,博得好评。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海尔曼女士所写出的最佳作品,是出极重要的戏,戏剧界应为这个剧本感到骄傲。
这个剧本写成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当时美国与纳粹德国还保持着外交关系。但是美国对纳粹德国是厌恶的。对于顺从纳粹占领从一些欧洲国家逃亡出来的贵族是卑视的。美国对于反抗纳粹占领与之进行不屈斗争的勇士是同情的,热情支持的。这就是当时美国人的态度,也是这个剧本的艺术基调。
这出剧能介绍到中国来,多亏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当时的中国内地根本看不到外国进口的报纸、书籍。华莱士带来《守望莱茵》这出剧本,并把它赠送给郭沫若同志。译者冯亦代的辉叔(不知是哪位名剧作家)看到后很想自己动手译出,不巧他正在写剧本等着上演,因此把译稿事交给冯亦代。冯亦代在酷暑的重庆,一面应付办公室的公事,一面抽空译书,终于用一个半月时间译完,又经辉叔润色发表。据冯亦代先生沪版后记中说:“书译完便有重庆和昆明的剧团要上演,可是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实现”,“原因是这个戏冷,怕卖不了钱”。“也许你可以讪笑从事戏剧工作的人没有勇气,你如果花了许多气力与金钱上演一个戏而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你也决不会想到那些饿着肚子背着疾病从事戏剧工作的人的苦境。”票房价值是古今中外制约着一切的规律。我们作为业余的学生剧团,远离票房价值对于剧作家和演员的生活辛酸,决不能自豪地认为我们正是因为时代感强,才下决心演出这场戏。
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此剧的线索。
这是一出发生在美国首府华盛顿郊区的一座豪宅中的戏。全剧共分三幕。一切活动都发生在中心舞台的一间大起居室中。起居室内突出的背景是这所豪宅过去的主人大法官法莱利·育夏的又威严又和蔼的一幅巨型画像。
这舞台的布景是由林徽因先生亲自替我们绘制了小样。是非常难得的。
本剧的女主角是大法官的遗孀芳尼,一位六十三岁受过良好教育的妇人。家里有一位男仆约瑟夫。一位女仆,法国莱茵河流域的安尼斯,她专管来往信件和电话,她每天都迎着阳光企图看看信件的内容,是惟一敢于与芳尼分庭抗礼的小人物。
芳尼三十九岁、仪表潇洒的儿子大卫·法莱利才考上律师。
家里还住着芳尼邀请来的一对罗马尼亚伯爵夫妇,德克·特·白郎柯维斯和玛莎·特·白郎 柯维斯。德克是经常出入纳粹德国使馆的人,他欠了许多债,正想谋求出路。大卫和玛莎关系不错,引起德克不满。一天芳尼的女儿莎拉·缪勒和女婿戈特·缪勒带着三个孩子到来,他们是逃亡者,三个早熟的孩子,男孩亚苏、波多和女孩巴比德。他们由于经常穿梭于欧洲各国之间,粗略地懂得多国语言:德、法、意大利、西班牙和英语,以及说得不太好的丹麦话和捷克话。正好与出身良好教育、懂得欧洲主要国家语言的外祖母互相呼应。他们是非常懂事和早熟的孩子,他们过早地承受着人类为正义与非正义斗争的震撼与残酷。
罗马尼亚伯爵德克检查了戈特的行李后,发现除了一支旧式的步枪外,就是公文包里的两万三千马克,这引起德克想俟机敲诈的野心。德克还正在查核戈特是纳粹德国想追捕的哪一名抵抗战士。刚好他接到午间日报,上面转载柏林日报消息,说抵抗组织麦克斯·弗雷登上校已经被捕。他估计戈特将要回去营救,他提出要一万块钱允许戈特回去。戈特告诉迷惑不解的芳尼和大卫说自己是逃亡者,他带的公文包中有两万三千马克是抵抗组织的公款,德克看到想要讹诈,而且我自己就要回去用这些钱救援被捕的弗雷登。
德克拿着戈特的行李和公文包走下楼来。他对戈特说:我从你们的屋子里拿下来,对你可以方便一点。
这时芳尼对大卫说:我们来给他钱让他出去。
德克说一个月为期,超过一个月我便可以向冯·塞兹告发。
戈特看到和德克谈判是无效的,戈特把他打死,拿起步枪走到门口,看到亚苏说帮忙,随即叫他关上房门。莎拉扶起倒在地下的椅子,告诉亚苏上楼去,我们不走了。这时芳尼和大卫上场,芳尼数钱,一面问他们两人到哪里去了。莎拉打电话到机场,订好飞芝加哥的票。戈特回来和大卫说我把你的车开走了,两天后你便可以报官。芳尼说这些现款支票你拿去吧,我也为反抗事业作点贡献,戈特收下现款说支票来不及兑换了。戈特和孩子告别。场上只剩下芳尼和大卫,芳尼说你去和玛莎说她最好多住些时候。
剧中的演员,芳尼由张寄谦担任,德克由罗式刚担任,戈特由周体健担任,莎拉由蒋家瑞担任。大卫由骆驼剧团北系地下党负责人李采担任,玛莎由向剧艺社借来的刘雅贞担任。剧中的男仆不记得是谁饰演的,女仆安尼斯由机械系汽车专业的商令杰担任。戈特的女儿巴比德由清华中文系李广田教授的女儿担任。李广田先生为她的演出作了许多指导。航空系汤孟明同学担任戈特的一个儿子,演得很成功。
舞台工作人员布景、灯光等都是建筑系、土木系、机械系、电机系的同学,如葛家珍等协助的。骆驼剧团的南系地下党负责人黄畸民也参加了舞台工作人员的工作。这是很辛苦的工作,因为我们一切都靠白手起家。
导演清华西语系教授赵诏熊先生朝夕和我们在一起。经过一个暑假的艰苦努力,《守望莱茵》一剧终于在1948年学年度上学期开学后公演了。我们一共演了两场,博得好评,清华西语系在王文显教授在世时,一直有培养同学自己演出中英文话剧的传统,此次据赵诏熊说学校当局看到我们是一股有希望的群体,准备拨出一笔钱,把同方部改造成我们的实验剧场。
此后骆驼剧团准备排演《第四十一个》。英若诚和吴世良开始认真准备。据文洁若说②:“有一次,宿舍晚上十点熄灯后,我到楼下传达室看书,那里的灯是彻夜点着的。半夜里,突然传来敲门声。我跑去打开门,只见吴世良和英若诚站在那儿,吴在皮大衣外面背着一杆长枪,她扮演的是《第四十一个》里的女兵这个角色,排练结束后,英若诚送她回宿舍。我当时想,这么大冷天的,他们呆在外面可真够呛的”。但此时平津战役已接近南口,清华园已听到炮声,因此此剧实际并未上演。
这时解放战争已进入平津战役。不久解放军自南口南下到达清华园外围。清华剧艺社和我们骆驼剧团都准备节目入城演出。历史系同学齐世荣也随我们进城。我们住在汇文中学,打地铺。骆驼剧团由范维道和蒋家瑞演出过“朱皮匠”一剧,宣传解放军的入城政策。
据李采的回忆,他编写和自任演出过好几出戏。但我们没有记忆了。
1949年2月2日解放军举行入城式,我们剧团聚集在正阳门大街上,和群众热情地欢迎举行入城式的解放军。
继之便是回校了。1949年7月我们便毕业了,参加暑期学习团待分配。张寄谦留在系内当助教。英若诚、吴世良、罗式刚、蒋家瑞则毅然放弃学校的分配名额,四人一起进入人民艺术剧院。
英若诚在人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首先在《茶馆》中以饰演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而引人注意。随后参加电影《白求恩大夫》的拍摄,饰演白求恩大夫的翻译,以纯正流畅的英语,引人重视。随后他应意大利影片公司的邀请扮演了《马可波罗》中的元世祖忽必烈这一代英豪赢得赞赏。继之他与《推销员之死》的原作者亚瑟米勒合作在华演出《推销员之死》,赢得中国观众的无数眼泪。他的妻子吴世良在人艺担任院长曹禺的秘书。从某方面来说,吴世良是比英若诚更为成功的演员。人艺成立新院的第一部话剧《夫妻之间》就是吴世良创作的剧本,并成功地扮演了剧中的女主人公。然而吴世良自己则积劳成疾。1986—1987年英若诚和罗式刚赴罗马应邀参加意英中三国合拍的《末代皇帝》。拍到中途英若诚突闻吴世良病危,他急忙回来只见了最后一面,一小时后吴世良就逝世了。英若诚后来又应邀参加了名导演贝多鲁奇导演的《小活佛》,英若诚饰老活佛。
罗式刚在人艺担任人艺总导演焦菊隐的秘书。他首次登台是在杨尚昆的爱人李伯钊所编导的《长征》歌剧中饰演大凉山彝人首领。继之1953年老舍《龙须沟》上演,罗式刚饰演冯狗子。英若诚扮演三元茶馆掌柜。罗式刚继之在1957年老舍为配合三反五反编出的《春华秋实》一剧中扮演老工人梁师傅。在1958年人艺排演的话剧《智取威虎山》中曾代替林连昆饰演一名下山偷鸡准备“百鸡宴”的小土匪。
罗式刚这时期在北京大学红楼组织了业余剧团北大剧艺社,辅导爱好戏剧的北大同学演出。曾排演过苏联话剧《异邦暗影》赢得“大学生会演奖”。还排演过柯灵根据高尔基原著《在底层》改编的话剧《夜店》等。1958年他离开人艺,投入另外一个人生舞台,并参加翻译工作,与别人合作的译作有《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戴高乐回忆录》、《剑桥近代史》、《资本主义国家民主自由言论》,还有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约稿,后因主编逝世未能出版)。
蒋家瑞在人艺和凤子一起从事资料整理工作。她大约在80年代末就去世了。
商令杰1951年自机械系毕业。她说她只记得参加过剧艺社演出,非常喜欢演艺生涯。在英若诚等四人去人艺时她也曾想一起参加人艺,受文联负责人王松声阻止未成。毕业后分配搞工程技术工作,先后在北京仪器厂、东风电机厂工作。迄今身体健康,心情开朗,自己说除头发变白外容颜依旧。经常参加《长寿》杂志的工艺编织、旅游活动。
当年饰演巴比德的小演员李广田的女儿李岫,如今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
当年演出戈特的周体健后在北大地球物理系任教,哮喘很厉害,前两年不幸逝世。
葛家珍毕业后分到东北,和一位挚爱他的女工结婚,差不多20年他年年必来信向我们问候,近来消息中断。
剧团北系地下党领导人李采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作。剧团南系地下党领导人黄畸民一直在清华建筑系任教授。
火红的年代,青春的岁月,我们感谢清华这块沃土,度过了我们青年时代一段多彩的人生。
①据冯亦代先生1947年《守望莱茵》沪版后记所排列的海尔曼著作出版顺序,《守望莱茵》列于1939年出版的《小狐狸》之后,但年代排作1914年,肯定为1941年之误。
②文洁若:《怀念我的同学英若诚》,2004年3月2日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