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隐秘而光荣——探寻西南联大地下党往事

2021-02-26 | 庞明广 | 来源 新华网2021-02-24 |

说起西南联合大学,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里大师云集、群星闪耀,在极度艰苦简陋的环境中,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但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这所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的高等学府,同样为中国革命孕育了珍贵“火种”。

西南联大的地下党员,既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又要隐秘开展革命活动,在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旧址。(新华社记者江文耀202129日摄)

一所学校党员曾占云南三分之一

走进位于昆明市中心一二一大街的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坐落在校园深处。留存于旧址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西南联大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等遗迹,无不在诉说那段艰苦而辉煌的办学历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与文化命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南京陷落,日军溯江而上,危及长沙。19382月,长沙临时大学西迁入滇,4月抵达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不仅有优良的学术传统,更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比如,北大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主要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最早建立支部的单位。”长期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吴宝璋说。

西迁昆明后,西南联大的地下党员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

“到1938年秋,西南联大才重新开始建立党组织。”吴宝璋说,193810月,被党组织派到大后方开展工作的原北平崇德中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力易周在考入西南联大后,与其他3位党员共同成立联大临时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自此之后,西南联大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在西南联大党员人数最多的1940年,全校共有党员83人。

“当时云南全省仅有247名党员,西南联大就占了三分之一。”吴宝璋说。

据《北京大学校史》记载,当时,西南联大党组织是云南党员人数最多、最集中、力量最强的地下党组织。联大地下党组织团结广大师生,在开展抗日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旧址。(新华社记者江文耀2020220日摄)

牺牲36年后,世人才发现她是党员

据统计,在西南联大学习过的地下党员共有206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

被称为中共“超级特工”的西南联大学生熊向晖,1937年在长沙便受党派遣从事地下工作,以超人的机智、果敢、坚韧,赢得胡宗南赏识,巧妙送出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等重要情报,毛主席称赞他“一个人可顶几个师”。

毕业于西南联大英语专业的地下党员傅冬菊,是抗日名将傅作义的长女。1948年,平津战役即将打响,党组织派在天津《大公报》工作的傅冬菊回到父亲身边,最终为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一二·一”惨案中壮烈牺牲的四烈士之一、西南联大学生潘琰,直到她牺牲36年后,世人才发现,原来她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1944年,29岁的地下党员潘琰考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1945121日,昆明爆发“一二·一”惨案,国民党特务闯入西南联大等学校,殴打、追杀学生。潘琰被手榴弹炸伤后,仍奋力抢救其他同学。暴徒用石块猛击她的头部,还用铁条猛刺她的腹部,待同学赶来救她时,她已奄奄一息。

潘琰牺牲时年仅30岁,临终前她还用微弱的声音叮嘱同学:“同学们,团结呀!战斗!战斗!”

“当时组织要求地下党员严格保密,潘琰的组织关系还没转来联大,所以学校没人知道她是党员。因为在学校表现突出,西南联大地下党支部还曾准备发展她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简称‘民青’)。”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副馆长龙美光说。

直到19812月,经中组部确认“潘琰同志是中共党员”,她的党员身份才被后人所知。

吴宝璋说,西南联大办学8年多,有15位师生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有10名是地下党员。

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烈士纪念碑。(新华社记者江文耀202129日摄)

“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层党组织,但它又不是一个一般的基层党组织。”吴宝璋说,掀起了国内反内战、争民主高潮的“一二·一”运动就是在西南联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这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继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联大红色记忆激励后人

抗战胜利后,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回到北方,而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则留了下来,成为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

20119月,云南师范大学在原“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基础上,成立西南联大博物馆。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介绍,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年均接待海内外参观者90余万人次,其中每年开展青少年教育不低于10万人次。博物馆还组建了学生义务讲解队,每年提供义务讲解5000多场。

云南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钱光美,曾是西南联大博物馆学生义务讲解队队长。“大学四年,课余时间、周末、寒暑假我基本都在做讲解员,每年要讲解上百场。”她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为来自四川的中学生参观团讲解,听完联大地下党员的故事后,很多学生已是泪流满面。”

如今,钱光美已成为昆明市云铜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去年121日,我在课堂上讲了西南联大地下党和‘一二·一’运动。孩子们应该铭记历史,记住在昆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她说。

青年学生在西南联大博物馆缅怀革命先驱。(新华社记者秦晴201954日摄)

26岁的党员杨永琴也曾是西南联大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2017年从云南师范大学幼教专业毕业后,她主动回到家乡,在云南省楚雄市十分偏远的三街镇普噶民族小学任教,成为这个高寒山区彝族村唯一的幼教老师。

“做讲解员时,西南联大地下党员的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不仅努力学习,还心系民族存亡,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杨永琴说,“我希望能像先辈一样,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等孩子们再长大些,我也会给他们讲西南联大、联大地下党的故事。”杨永琴说。


相关新闻

  • 142013.11
  • 052020.11

    探寻“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文化记忆——来自西南联大历史展陈场馆的调研报告

    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在昆明组建82周年校庆纪念日。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因结茅立舍、弦歌不辍、人才辈出而享誉中外的大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永恒丰....

  • 102017.11

    西南联大的故事

    有关西南联大的书出版了不少。为什么怀念西南联大?学者们从史料研究出发作了分析和解读;联大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从师生自述、回忆以及小说中可以看到。

  • 112019.09

    赵捷民:回忆西南联大

    1938年至1940年,我曾在西南联大历史系读书。1940年我从联大毕业后,又在昆明教书,一直与西南联大师生有着联系和接触,西南联大的往事深深地印在我....

  • 022023.03

    冯至在西南联大

    我和父亲有聊不尽的话题,那就是昆明。我们家是1938年12月随同济大学搬迁到昆明的,那年父亲33岁,正是如《神曲》开篇所写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辞去同济大学的工作到西南联合大学任外国语文学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联大结束,1946年6月我们随北京大学复员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联大度过,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里尔克与杜甫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在创作上也出现了一个高峰,思...

  • 052017.07

    李忠:我在西南联大

    李忠(曾用名李树藩),天津市人。现年97岁,党龄71年。1943 年9 月,靠自修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先修班。1944 年秋,升入西南联大政治学系学习……

  • 032021.06

    清华地下党的光辉历程——向大家介绍《清华革命先驱》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向大家介绍《清华革命先驱》的成书经过和大概内容,帮助大家了解学习从1926年11月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建立到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这段光辉历史。

  • 132014.04

    赵景德,西南联大地质系,1942级,.著名地质学家——赵景伦(经济44级)

    赵景德,西南联大地质系,1942级.著名地质学家,撞击变质岩(impact metamorphism)学科创始人 美国《华盛顿邮报》2008....

  • 192021.11

    西南联大的“九零后”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4周年纪念日。前段时间上映的纪录片《九零后》,又将这所群星璀璨的大学,呈现在社会大众的眼前。《九零后》的16名主演,年龄最大的已经106岁,最小的也92岁了,平均年龄则超过96岁,是名副其实的“90”后,堪称电影有史以来最“资深”的本色出演。主演者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翻译界最高奖北极星奖得主许渊冲(享年100岁)、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99岁)、世界焊接学...

  • 062013.05

    西南联大视频集——尚嘉兰

    西南联大视频集——尚嘉兰 视频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