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刘跃进:记忆中的水木清华

2022-11-08 | 刘跃进 |

作者简介

刘跃进(缓之),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评论》杂志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六朝文学和秦汉文学等,出版学术著作有《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秦汉文学论丛》《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等。

都说“北大不大,清华不华”,其实清华园里的工字厅还是很华丽的。工字厅属于地标性建筑,现在是清华大学主要机关的办公场所。

这是一座三进庭院,红色大门前有一对雄狮把守。门楣上悬挂着“清华园”三字横匾,系咸丰皇帝御题,极富皇家气派。这里原本是康熙皇帝第三子、雍正皇帝之兄胤祉的赐园。道光年间,这座皇家园林一分为二,西边为近春园,东边是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

工字厅

穿过工字厅,是一方水塘,虽没有柳永笔下“十里荷花”的气象,却也十分雅致。每逢荷花盛开,暗香浮动,令人陶醉。荷塘对岸是一座小山丘,闻亭(纪念闻一多)和自清亭(纪念朱自清)坐落其上。清者自清,闻钟警醒,寓意深刻。

自清亭

在自清亭上,可以欣赏到工字厅后门的一幅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横匾“水木清华”四个字据说源自东晋谢混《游西池》中“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的诗意,用来形容工字厅周围树木葱茏、水光山色的景致,还是非常贴切的。

水木清华

工字厅的正面是一片草坪,苍松翠柏点缀其间,给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草坪的右侧为静斋,国学院成立的时候,是国学院学生的宿舍;左侧有一条龙脊形状的高坡,上面布满各种灌木丛。沿山坡有一条弯曲的小道,曲径尽头,就是第一教室。站在一教北门外,左侧有一块马蹄形的空地,松柏环绕,“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默默地矗立其中,非常幽静。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这方纪念碑立于1929年,是王国维先生自沉于昆明湖两年后由师生集资所建。据记载,教授梁启超捐500元,陈寅恪200元,曾为校长的温应星100元,讲师马衡100元,严鹤龄20元,李济20元,林志均20元,助教赵万里、浦江清各捐20元。学生也有认捐的,黄淬伯、赵邦彦、姜亮夫等都捐了钱。导师中,只有赵元任没有出钱,他可能另有看法。此碑由林志钧书丹,陈寅恪撰文,马衡篆额,梁思成拟式,时称四绝,也是清华一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下属的文史教研组工作。当时,校内刊物《新清华》主编张正权兼任教研组组长,两家单位合署办公。这样,我有幸在工字厅生活了一段时间,这里环境优美,比较惬意。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到校史研究室查阅资料,久而久之便和黄延复、孙敦恒等老师熟悉起来,听他们讲清华的故事,很多与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的传说有关。

那些日子,我晚饭后散步,总是要到王国维先生纪念碑那里转悠。我平生发表的第一篇文字《跟上时代步伐——王国维纪念碑前断想》,就是大学毕业那年写的。在我看来,王国维先生已是走进历史的人物,离我非常遥远。不曾想两年后,我负笈南下,有机会追随王国维先生高足姜亮夫先生(我们都尊称他为“姜老”)求学问道,似乎与清华四大导师的关系骤然拉近了很多。姜老曾在《思师录》一文中回忆陈寅恪先生戏赠的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这幅对联既庄且谐,颇值得玩味。梁启超先生是康有为先生的弟子,姜亮夫等又是梁启超先生的学生,自然是“再传弟子”;王国维先生是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也就是溥仪的老师,故戏称姜亮夫等是大清皇帝的同学。姜老很庄重地对我们说:“清华导师也是你们的祖师,要不辱使命。”他知道我来自清华,便格外关心。每次见面,话题总是离不开清华,话语间充满了怀念之情。

19853月的一天,姜老通过曹方人老师捎来口信,叫我到家中一谈。姜老的家就在杭州大学南门对面的道古桥边。此地古意甚浓。两宋之交,著名学者姚宽就生活在这一带,他把自己的著作用地名冠之,叫《西溪丛语》。而今,老杭大已被浙江大学收编,老校园被无奈地称作浙大西溪校区。《西溪丛语》不无九章哀郢之思,道古桥似乎也在不断地叙说着沧桑变迁。这些当然都是后话。那天下午,我趋步请谒。当时,姜老大病初愈,刚刚可以下床步行,热情地把我迎进略感幽暗的书房。老人家拉着我的手,示意让我坐下来,开门见山地说:

“今天找你来,想再谈谈清华。”

姜老说,他近来常常做梦,梦回清华。此前,西南联大纪念馆一位同志去看他,带来《校友通讯》。姜老发现,他们班上的同学,有好几位没有被记录在册,他感到很不解,甚至有点失落。想到顾亭林的诗句“黧颜白发非前似,只有新诗尚苦吟”(《酬王生仍》),他借此宽慰自己,觉得年事已高,还是少管闲事吧。可是这些天,这件事总叫他放不下,憋在心里难受,所以把我叫来,聊聊叫他魂牵梦绕的清华园。

1926年,在成都高师学习结束后,年仅24岁的姜亮夫怀揣着更大的梦想来到北京。那年8月,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所,后来听说清华研究院有更多的名师,决定再考清华,可惜已错过考试时间,他便毛遂自荐,给梁启超先生写信。梁启超先生以《试述蜀学》为题,专门为他安排补考。此前,清华已经正式录取了谢国桢、刘节、陆侃如、王力、金哲、戴家祥等24人为研究院新生。开学后又补招一次,姜亮夫、徐继荣、黄绶、陶国贤等人就是在那年10月增补进来的。此外,上届还有刘盼遂、周传儒、姚名达、吴其昌、何士骥、赵邦彦、黄淬伯7人留校继续研读。现在叫姜老耿耿于怀的,大概就是他们几位补招进来的学生没有在校友通讯中被记载。姜老说,他们很看重校友通讯,很重视校友情谊。在以后的岁月中,研究院两届校友来往非常密切。上海有校友会,内设饭堂、宿舍和娱乐场,在那里可以和老校友聚会,也可以通过校友会找到老同学的联系方式。姜老说,只要他到上海,就一定会去校友会,和同学们在一起回忆母校的生活。而今,《校友通讯》怎么会把他们忘记了呢?

姜亮夫先生住过的静斋

姜老动情地说:“清华的一切都让我留恋,华丽的工字厅、凄凉的荒岛、礼堂前边的草坪……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和谁谈论问题,和谁拌过嘴,和谁一起去圆明园玩,历历在目。当然,最难忘的是恩师情。古人说‘尊师崇道,兹典自昔’,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老师就像父亲一样关怀着我们。当年我报考清华,体育差点不及格。考试科目是拉吊环,能坚持一分钟方能通过,而我只拉了半分钟就坚持不住了。主考老师马约翰在旁边对我说:‘你要有毅力,坚持一分钟就通过了。’老师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没想到我硬是坚持下来了。”

说到这里,我插话说:“现在的清华依然重视体育。除了周末,每天早上6点半,大喇叭就会响起来:积极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那时住在明斋,楼前就是体育场,每天早上出来跑步,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姜老听罢,点头称是。

本文作者住过的明斋

姜老接着又说:“第一学期,每人要交30元钱作为学费。我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对校长梅贻琦说了自己的难处。梅先生以长辈的口吻对我说:我先替你垫着,等你有钱再补上。就这样,我进了清华园。饭后,我们经常到老师家求教,听梁任公先生、王静安先生讲学论事。几位老师中,赵元任先生比较严肃,我们都有点怕他。在赵府,师母每次都给我们煮一杯咖啡,还笑称我们是老先生。我们进校时,比那些大学生大很多,师母的话,又叫我们感到温暖。

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由清政府外务部和学部共同管辖,特赐清华园作为办校地址,所以叫清华学堂,后称清华学校,1925年成立了大学部和研究院国学门(习称国学研究院)。

“庚子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一页。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翌年9月,他们强迫清政府签定《辛丑条约》,索银四亿五千万两。当时,美国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不及英国和俄国,希望在教育方面打开缺口,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以便影响中国,并逐渐掌控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第三年(1904),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务卿海约翰提议将一部分额外的赔款退还中国,作为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之用。

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庚子记事》

19051222日,美驻华公使代表团中文秘书威廉斯在致公使柔克义的信中说:学成归国之中国少年,一日在中国教育、商业诸界具有势力,即美国之势力一日将为中国历史上操纵一切之元素。此在今日尤有特别意味,盖日本目前正执亚洲之牛耳,然不得谓日本将永执耳。

1906年,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说:中国正临近一次革命……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哪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如果美国在30年前已经做到把中国学生的潮流引向这一个国家来,并能使这个潮流继续扩大,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他们普遍认为,为了扩展精神上的影响,多花一些钱,即使从物质意义上说,也比用别的方法获得的更多。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有效。在西方战略家看来,软实力与硬实力同等重要。文化教育是比较适宜的渗透方式,可以和平地征服中国民心,更好地控制中国未来。客观地说,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

清华学校主要负责留美培训工作,因此西方化色彩比较浓厚,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对此,浦江清先生在日记中时有不满。他说:“清华学校系根据美国庚子赔款而设立,故向隶外交部。主其事者均外交系中人,官派与洋派兼而有之,曾不知教育为何事,学术为何事也。陈寅恪先生尝云:祸中国最大者有二事:一为袁世凯之北洋练兵,二为派送留美官费生。”到海外学习科学技术,他们可以理解;学习中国文化也要留学欧美日本,就叫他们费解。陈寅恪先生曾为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诗曰:“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添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从文化立场看,吴宓、陈寅恪、王国维等学者的思想也许有些保守,但他们所指出的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也并非无的放矢。

浦江清著:《清华园日记》

1925212日,学校正式委任吴宓(1894-1978)为研究院国学门筹备处主任。为此,他根据曹云祥校长的旨意起草了《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权作就职演说的文稿。他说:

曹校长之意约分三层:(一)值兹新旧递嬗之际,国人对于西方文化宜有精深之研究,然后方可以采择适当,融化无碍;(二)中国固有文化之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史、哲理学)须有通彻之了解,然后于今日国计民生,种种重要问题,方可迎刃而解,措置咸宜;(三)为达上言之二目的,必须有高深之学术机关,为大学毕业及学问已有根柢者进修之地,且不必远赴欧美,多耗资财,所学且与国情隔阂,此即本校设立研究院之初意。

吴宓先生早年由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派往美国学习文学,与陈寅恪先生一样,在欧美游学多年,对西方文明多有了解。但他们没有盲目崇拜西方文明,甚至还保持着一种警惕的态度。吴宓先生认为,成立研究院的目标是建立“高深之学术机关,为大学毕业及学问已有根柢者进修之地,且不必远赴欧美,多耗资财,所学且与国情隔阂,此即本校设立研究院之初意”。也就是说,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学问,做到中西兼重,博通古今。这是成立研究院的初衷,也是清华大学向来注重通识教育的基本方针。

在吴宓先生的积极推动下,清华四大导师先后就任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据记载,他们的月薪均为400元,都配备助教。蒋汝藻致信王国维说:闻清华月脩四百大洋,有屋可居,有书可读,又无须上课,为吾兄计,似宜不可失此机会。戴家祥致李光谟信也说:教授四人,月薪每人四百元,各有工作室一间,助教一名。在当时,这个待遇是非常优厚的。鲁迅在北京也拿不到这么高的薪酬。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早年投身革命,名满天下。晚年从事教育事业,本来想在天津筹设文学学院,在庄泽宣的推荐下,就任于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中,梁启超年龄最长,时年52岁。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1922 年,他入清宫担任溥仪的文学侍从南书房行走。那年,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国学门,出版《国学季刊》,曾聘请王国维任教,王国维未允,只是担任了通信导师。也是在那一年,鲁迅作《不懂的音译》,称赞王国维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王国维未就任北大教授职位,可能是对北大的风气有所不满。张尔田致信王国维说:

近有一事差可喜。大学堂教员胡适所作《墨子哲学》,其根本谬点,弟前函已言之。前月夏穗卿以其书属为审定,弟即草一书,洋洋数百言,痛驳其误。一日穗卿函约过谈,云有好音相告。急往,则胡君适于昨日来,穗卿当面出鄙书,大乐之矣。晚间饮席有林琴南,弟偶述及此事,琴南急出席握余手曰:“虽与君初交,今日之事,不可不一握手。嗟呼,自大学为陈独秀、胡适辈一班人盘踞,专创妖言,蹈溺后进,有识者殆无不切齿,亦可见怨毒之于人深也。”兄不来此,真有先见。

吴宓十分推崇王国维的学术研究业绩,更欣赏其早年在文学与哲学方面表现出来的才情。他说:“王先生古史及文字考证之学冠绝一世。余独喜先生早年文学、哲学论著,以其受西洋思想影响,故能发人之所未发。”(《吴宓诗集·空轩诗话》)姜老在《忆清华国学研究院》一文中也提到一件让他记忆深刻的事,他曾亲眼看到摆放在王国维先生书桌上的德文版《资本论》。这足以说明王国维先生在美学、文学、哲学等方面有着贯通中西的深厚学养。其享誉学界,确非虚名。1924年,溥仪被赶出故宫,王国维滞留北京。清华筹备研究院时,吴宓全力推荐其出任导师。王国维为此专程赴天津拜见溥仪,“面奉谕旨命就清华学校研究院之聘”。325日,王国维复蒋汝藻信说:弟于上月中就清华学校之聘,全家亦拟迁往清华园。那一年,他48岁。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他1910年赴德国留学,辗转欧美,15年后才回国担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教授,那时他35岁,虽著述不多,实学贯中西。

赵元任(1892-1982), 字宣仲, 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江苏常州),生于天津。如果说清华四大导师都能做到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话,赵元任还能横跨文理,做学问独具特点。1910年他参加清华庚款留学美国考试,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专修数学,后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在康奈尔大学教过物理,对声学尤有兴趣,会说多种外语和各地方言。1925年,他应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是四大导师中最年轻的一位,才33岁。

此外,李济为讲师,赵万里、浦江清、梁廷灿为助教。

李济(1896-1979),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人。1911年,他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后入美国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又在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回忆这段生活,他说当年留学生与后来的留学生在风气方面有两点不同:第一,那时候的留学生在选择课业方面很自由,爱读什么就读什么,就连清华的官费,对于他所资助的学生,也没有学科的限制。第二,就是那时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美国长久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留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就回国的。他们在回国之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考虑到赚多少钱和养家活口的问题。我就是在当年这种留学风气之下,选择了我所喜爱的学科——人类学。”清华研究院慧眼识珠,聘请他担任特约讲师,给他配备一间工作室,并让王庸(字以中)担任助教,薪酬百元,外加美国弗利尔艺术馆给的300元,与其他四位教授的收入持平。那年他29岁。

赵万里(1905—1980),字斐云,别号芸盦、舜盦。浙江海宁人,担任王国维先生的助教,曾编有《中国版刻图录》《海宁王静安遗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等;浦江清(1904-1957),名浦穀,字君练,江苏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担任陈寅恪先生的助教。后人辑有《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浦江清文史杂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等;梁廷灿(约1898-1939),字存吾,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族侄。他长期担任梁启超先生的学术助手,著有《历代名人生卒年表》《年谱考略》等。

清华文丛(部分)

按照计划,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等。招生对象为经史小学有根底者。经过考试合格后,可以进入研究院。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经过导师批准,可以延长二至三年。19257月,清华国学研究院正式招生,计划招生30名,到校学习的有29人,包括:杨筠如、余永梁、程憬、吴其昌、刘盼遂、周传儒、王庸、徐中舒、方壮猷、高亨、王镜第、刘纪泽、何士骥、姚名达、蒋传官、孔德、赵邦彦、黄淬伯、王竟、闻惕、汪吟龙、史椿龄、杜钢百、李绳熙、谢星朗、余戴海、李鸿樾、陈拨、冯德清。姜老是清华研究院第二届的学生。

清华研究院的入学考试很有自己的特点。梁启超致王国维信中谈道:

鄙意研究院之设在网罗善学之人,质言之,则能知治学方法,而其理解力足以运之者,最为上乘。今在浩如烟海之群籍中出题考试,则所能校验者终不外一名物一制度之记忆。幸获与遗珠,两皆难免。鄙意欲采一变通办法,凡应考人得有准考证者,即每科指定一两种书,令其细读,考时即就所指定之书出题。例如史学指定《史通》、《文史通义》(或《史记》、《汉书》、《左传》皆可),考时即在书中多发问难,则其人读书能否得闻最易检验,似较泛滥无归者为有效。若虑范围太窄,则两场中一场采用此法,其一场仍泛出诸题,以觇其常识,亦未始不可。

当年,梁启超、王国维负责姜老的入学考试,主要考察他的学术背景以及对中国学术史的理解。姜老此前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师从林思进(字山腴)、龚道耕(字向农)等著名学者,学有专攻,知识面广,在史学、哲学、文学以及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对四川近代学术史也比较熟悉。这一点,得到了梁启超、王国维等导师的赏识,他得以以补考生的身份进入清华研究院。

《研究院章程》规定,清华研究院的教育方针是注重学生自修,专任教授指导。课程安排主要有两类:一是“普通演讲”,二是“专题研究”。此外,研究院还会安排一些特别讲座。

普通演讲,就是各位教授在课堂上的讲授,主要内容是国学基本知识、治学方法和老师的治学心得,每星期一次或二次,学生必须全体听讲。在《忆清华国学研究院》《思师录》等文中,姜老谈到自己听导师讲课,茅塞顿开,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王国维先生开设的课程有《古史新证》《〈说文解字〉研究》《〈尚书〉研究》等。姜老说,王国维讲《说文》,并无惊人奇说,而有叫人信服的证据,不仅以甲骨金文为形证,且能以声韵为主证,并用三体石经和隶书作比较。他通常自编讲义,譬如《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就是非常重要的教材,由后人整理出版。王国维先生主张,《说文解字》中的古文,其实就是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字,籀文则是秦国文字。王国维先生做学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重视资料的收集和工具书的编纂,他每做一个题目,总是先将有关资料搜集齐全,编成目录,供研究时取用。这样做,能使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前人基础上而又有所发展。姜老认为这种治学方法非常有用。在后来的教学中,他一而再、再而三,表而彰之,一以贯之。他在《敦煌学概论》中说:“编工具书这件事,我们研究学问的人,非做不可。可惜有些学人不大看得起工具书和编工具书的工作。回忆我的老师王国维先生,他每研究一种学问,一定先编有关的工具书,譬如他研究金文,就先编成了《宋代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把所能收集到的宋代、清代讲金文的书全部著录了。他研究宋元戏曲,先做了个《曲录》,把宋元所有的戏曲抄录下来,编成一书。所以,他研究起来,就晓得宋元戏曲有些什么东西。……他的《宋元戏曲史》虽然是薄薄的一本书,但是至今已成为不可磨灭的著作。因为他的东西点点滴滴都是有详细根据的。”他在《思师录》中说,王国维先生不仅能平列资料,以知其然,且能透过资料,而知其所以然。如《殷周制度论》《明堂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皆为人所不能及,颇合于近时科学家所谓综合研究,故所得结论,极为坚实可靠,铁锥所不能破。事实上,姜老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研究《楚辞》,而有《楚辞书目五种》《屈原列传疏证》;研究敦煌学,而有《瀛涯敦煌韵辑》《莫高窟年表》;他曾立志仿裴松之《三国志注》作《宋史》研究,而有《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梁启超先生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方法》等,讨论历史研究的目的与方法,讲述文献资料的搜集与鉴别,强调历史学家的史德与修养。姜老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问题的讲解。梁启超先生从版本校勘、史料考证、文字训诂以及学术体系等方面,对先秦古籍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总结,重点分析了若干古籍的真伪及其年代,让姜老不仅学到了细致读书的方法,同时极大地开阔了学术视野。

陈寅恪先生开设的课程有《西人之东方学之目录学》《佛经翻译文学》等。他的研究多有明确的研究思想作指导,博大精深。听他的课,要结合若干篇文章,综合思考,才能有所领悟。姜老说,陈寅恪先生讲两《唐书》,很多地方让人拍案叫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整理出版的《陈寅恪先生读书札记》,部分再现了陈寅恪先生当年讲授《旧唐书》《新唐书》的精彩片段。又譬如讲《金刚经》,陈寅恪先生以12种语言繁变字证《金刚经》文之正否,这也让姜老感佩不已。这些讲座内容,包含在三联书店2002年整理出版《陈寅恪集》里,其中包括了《杂稿及讲义》,还有《读书札记》三集,后学得以略窥堂奥。陈寅恪先生学问如此渊博,还向伊凤阁学习西夏文,向王国维先生学习甲骨文,每周进城学习梵文。陈寅恪先生说:“做学问的工具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掌握一个原则,这工具和主要研究工作要有联系的,不能联系的不要做。”一次,姜老写了一篇批评别人的文章。陈寅恪先生教导他说:“你花这么大精力批评别人,为什么不把精力集中在建立自己的研究工作上?”这对姜老触动很大,由此意识到,与其褒贬他人学说,不如踏实做好自己的学问。他后来再也不写批评文章,还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与其破坏什么,不如建立什么。”

赵元任先生开设的课程有《方言学》《普通语言学》《音韵学》等,他用西方语言学理论讲声韵学,与姜老在成都高师所学的传统声韵学方法不一样。姜老在《忆清华国学研究院》一文中说:“成都高师的先生讲的是声韵考古学,而赵元任先生讲的是描写语言学,用印度、欧罗巴语系的发音方法运用到汉语的声韵学中来。”赵元任先生比较认可陈寅恪先生的学问。他在《忆寅恪》一文中说:“四个研究教授当中除了梁任公注意政治方面一点,其他王静安、寅恪跟我都喜欢搞音韵训诂之类的问题。寅恪总说你不把基本材料弄清楚了,就急着要论微言大义,所得的结论还是不可靠的。”

李济先生开设的课程有《普通人类学》《人体测量学》《古器物学》《考古学》等。他是人类学家,特别强调史学家应该充分地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清华研究院工作期间,他和中国地质调查所的袁复礼一起在山西汾河流域发现了夏县西阴村遗址,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学者主持进行的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工作。他后来又主持发掘了殷墟遗址,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定了基础。

专题研究由学生自选题目,经与导师协商,最后确定下来。开学不久,王国维先生让学生拟定论文题目。姜老最初拟定三个候选题:《诗经韵谱》《诗骚联绵字考》《广韵研究》。

王国维先生问:“《广韵》如何研究?”对姜老的回答,王国维先生可能不满意,就没有让他做《广韵》研究。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姚名达身上。他曾向王国维先生求教研读《史记》的方法,王国维先生问了同样的问题:“《史记》如何研究?”姚名达说了很多设想,王国维先生不置可否,只是语重心长地说:

大抵学问常不悬目的而自生目的,有大志者未必成功,而慢慢努力者反有意外之收获。

通过这一席话,王国维先生就是想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有太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正如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所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鉴于姜老有史学和文字学基础,王国维先生建议说:“我看你搞《诗骚联绵字考》吧。”为此,王国维先生还把自己原有的相关资料给姜老参考。翌年,姜老完成了《诗骚联绵字考》初稿。

姜亮夫先生清华研究院毕业论文手稿

研究院安排的各类演讲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王国维先生的《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就是针对新生所做的一次公开讲演。他说:“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这一观点,至今仍有影响。

开设相关课程,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学术讲座,开阔学术视野,努力把相关专业的常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是清华研究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姜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坚持不懈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198498日,姜老和杭州大学古籍所全体老师与新生见面,他首先要求同学们,从现在起,忘记自己过去所谓的专业,强调我们不是中文系,不是历史系,也不是哲学系,只是古典文献专业,通过系统的学习,为阅读古籍、整理古籍打好基础,进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姜老要求学生们必须从目录学入手,熟读《四库全书总目》。姜老还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准备吃苦,实事求是地治学;二是团结一致,为共同的目标而学习。为此,他亲自拟定教学大纲,设定了必修课、选修课和专题课,并指定12种先秦古籍作为必读书目。这些内容,我在《从师记》(《传记文学》2020年第11期、12期)一文中都有具体的论列,不再赘述。这些课程的安排,基本上延续了清华研究院人才培养的路数。

除学校规定的必修课如政治、外语外,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的专业课主要由所内老师讲授。此外,姜老还亲自出面,聘请国内外专家开设讲座。按照时间顺序,我们这届同学听过的课程主要有:

郭在贻先生讲《训诂学》《说文解字》和治学方法(19849月和12月);

陈桥驿先生讲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水经注》研究(198410月);

刘操南先生讲《诗经》研究和中国古代历算(19849月、19853月);

蒋礼鸿先生讲目录学与工具书(198412月);

王锦光先生讲中国科技史专题,包括《墨经》《考工记》《天工开物》等(19853月);

雪克先生讲目录学和《汉书·艺文志》(19853月);

钱剑夫先生讲秦汉货币赋役制度(19854月);

魏隐儒先生讲古籍版本鉴定(19854月);

董治安先生讲关于《论语》《孟子》研究的问题(19855月);

张金泉先生讲音韵学和《广韵》研究(19859月);

倪士毅先生讲中国目录学史(19859月);

龚延明先生讲中国古代官制史(19859月);

沈康身先生讲《营造法式》和中国建筑史(198511月);

沈文倬先生讲校勘学和礼学研究(19864月);

王伯敏先生、陶秋英先生讲中国绘画书法艺术专题,等等。

这些课程内容浩繁,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是姜老的精心安排。19925月,过完91岁生日后,姜老深感体弱多病,大限临近,遂在记事本上为学生写下最后最高要求。首先,他要求学生必须对中国文化保持谦逊的态度,在二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开阔视野,培养自己普照整个专业与中国全部文化史(至低限是学术史)的能力。这正是王国维先生所强调的人生三重境界中的第一种,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高望远,你才会知道世间学问的博大,自己的渺小,没有任何理由骄傲;其次,他希望学生尽早掌握治学方法,培养寻找材料、整理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阅读、研究、整理古籍。更重要的是,他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永久坚强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艰苦卓绝的气概,不做支离破碎的学问,不做浮夸无根的学问,更不能成为人人唾弃的文痞。

这“最后最高要求”是清华人文传统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体现,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姜亮夫先生的记忆中,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很大,很美。阅览室可以坐三四百人;每个阅览桌周围放6把椅子,桌上两盏灯,光线很好。四周书架壁立,摆满各类参考书,还有不同的字典、辞典等工具书。研究院的学生有特殊的优待,借书无限量,且可以直接进入图书馆的书库内看书。姜老说他有时看得着迷,经常误了午餐,有时晚餐也错过,甚至有一次,还被关在馆内,得以彻夜读书。

姜老的记忆是非常准确的。

清华大学图书馆确实是清华园内最漂亮的建筑物之一,坐落在大礼堂北面,中间有一条蜿蜒的小河隔开,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据记载,老馆始建于1916年,1919年建成,为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所设计,是20世纪初美国校园常见的风格:红砖墙、大理石台阶,建筑整体为锯齿形,中间有圆形花坛。图书馆的正面,夏天被一种俗称爬山虎的植物覆盖,很有特点。正门是铜制的,在二层,给人稳重的感觉。拾阶而上,便可以来到开阔的大理石厅,微微弯起的穹顶,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吊灯。四面有大理石拱门,拱门之间点缀着铜壁灯。大厅南北两翼是阅览室,沿墙壁立许多大书柜,陈列着各种工具书。宽大的阅览桌,带扶手的木椅,与彩窗、书柜交相辉映,极富气韵。书库采用玻璃钢地板,我第一次进库,甚至产生一种紧张感,生怕把地板踩坏,小心翼翼。资中筠先生在《清华园里曾读书》中说:“一进入那殿堂,就有一种肃穆、宁静,甚至神圣之感,自然而然谁也不敢大声说话,连咳嗽也不敢放肆。”对此,我深有同感。

清华大学图书馆(图片由李飞跃提供)

图书馆阅览室(图片由李飞跃提供)

叫姜老印象深刻的还有清华图书馆的服务,他回忆说:“图书馆的师傅服务很到位,宿舍里给我们备有馆藏书目,我们没有时间去图书馆借书,就在宿舍给馆里打个电话,告诉要借什么书,一会儿,图书馆就有人推车送来。看完后再打个电话,馆里还有人来取。记得有一次,我读过一本很特别的《红楼梦》的本子,其结局与通行本不同,宝玉和史湘云最后结合了。可这本书收藏在哪里,我想不起来了,就问吴宓先生见过没有。吴宓先生说见过,不知清华图书馆里有无收藏。这件事被图书馆的同事知道了,他们在全市各家图书馆到处搜访,终于给找到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版本?后来,我请教了红学专家。原来,姜老看到的这个《红楼梦》版本,俞平伯先生早在1922年撰写的《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中就曾有过专门讨论,所述情节与姜老的说法接近,可能属于同一版本系统。俞先生说,这个本子已经散佚,他没有看到。如果姜老真是看到了这个本子,说明其在1926年依然存世,那可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

姜老在清华图书馆开心阅读的经历和体验,我也有类似的感受。

我在清华大学工作的时候,图书馆已禁止外人入库。为看书方便,我工作不久就主动申请当教研室和图书馆的联络人,就图混个脸熟,借工作之便,得以自由地出入书库。我很快发现,清华图书馆的迷人之处不仅仅是建筑风格,也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而是图书馆三层的古籍收藏:整整一层楼,庋藏书架,整齐排列,一眼望去,非常壮观。这些书架完全是开放式的,可以随手翻阅。最后几排书架上,悬挂着牌记,上面写着捐赠者或藏书家的名字,我记得有刘半农的藏书,还有陶孟和的捐书等。在古籍书库的尽头,还有一间小屋子,比书库略高一些,专门存放善本,平时大门紧锁。我有幸陪同来访专家进去过几次,积久尘封,异所未见,也算大开眼界。这段经历,让我对这些封存了几十年的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空就到那里乱翻书,作笔记。每天出来,灰尘满面,但我乐此不疲。在古籍图书借阅卡上,我常常看到闻一多、朱自清、吴晗、钱锺书、余冠英、范宁等老清华名教授的手迹,在那一时刻,蓦然会有一种与前辈学者隔空对话的感觉,似乎在引领着我未来发展的方向。我慢慢地意识到,清华不是单纯的工科院校,也有着厚重的人文传统。一时间,清华图书馆成为了我的精神家园,曾经的孤寂感渐渐地淡然了。

在阅读校史资料过程中,20年代清华图书馆主任洪有丰先生撰写的《购买杭州杨氏藏书报告》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报告是这样写的:

浙杭藏书家首推丁丙氏八千卷楼,次之即为杨文莹氏。杨氏之藏与丁氏同时,今已历两代。虽宋元之刊不能与丁氏媲美,然特藏亦可称雄。如浙江省各府厅州县志书,非但名目可称无遗,而版本咸备。金石之书亦复如是。至诗文集部尤以浙江先哲著述为多,而清代专集亦复不少。非积数十年穷搜极访,何克臻此?兹因无意收藏,愿全部出让。罗校长[指罗家伦(1897-1969 )——作者注] 南行时得此消息,即电知评议会。经评议会议决,派有丰前往察看。有丰于五月九日抵杭晤杨氏,主人当检交书目六本:(一)现藏书籍目录四本;(二)一部分业已押出书籍目录一本;(三)浙江省志书目一本。略加检阅,有宋元明清刊本、日本刊本、精钞本、稿本、名人批校本,又《四库全书》五册,阁名待考定。总计册数共四万二千六百五十三册。

据统计,其中经部797种共5992册, 史部775种共8409册, 子部1200种共9013册,集部2378种共18913册,丛书78种共1893册。还有特藏:浙江省志书230种共2402册,金石262种共924册(洪有丰与丰华堂主人杨复签定合同后,便照书目逐一点收, 其中书目内所未载者4893册,杨复亦全行赠送,总计5720种共47546——编者加)。在这4万多册藏书中,宋刊7册、元刊24册、明刊4859册,其他刊本40495册、钞本2161册。这些以杭州杨文莹、杨复父子丰华堂命名的藏书构成了现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基础。后来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亦有丰华堂藏书,很可能是西南联大三校合并时混在一起的。

丰华堂藏书《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类书目录》

经过几代清华人的努力,清华大学图书馆珍藏两万八千多种古籍,近30万册。这批古籍也是历经磨难。院系调整时,准备分家,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仙洲先生以修撰中国科技史的名义力主保存这批古籍,得到了蒋南翔校长的支持。1983年,当时的校领导与美国某大学接洽图书交流,将馆藏线装书目录提供给对方,准备用来换取机器设备。对方毫不客气,一下子就勾出七八百种珍本古籍,每册居然就是一盒烟的价格。如此贱卖,令人震惊。幸亏有明白人,最终阻止此事。据说,上级还对相关人员给予了通报批评。

在这前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征求意见稿)的编纂工作进入核查校订阶段,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到申报单位图书馆进行核查。古籍版本学家魏隐儒先生每周到清华图书馆核对原书,作查核笔记。我就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跟随在魏先生后面,看他对古籍“观风望气”的方法,学到一些基本常识。从此,这些原本对我来说非常陌生的古籍成为了我着迷的追求。我大约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泡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库中,按图索骥,将清华大学所藏稿本、孤本及稀见本大体翻阅了一遍,也学着作读书笔记,由此养成一种习惯。

19859月,清华大学图书馆委托我请姜老为《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题签。那时,姜老几乎双目失明,又大病住院,一时无能为力。他就推荐请四川大学徐中舒先生题写。作为晚辈,我与徐先生素无联系,正在一筹莫展之际,1120日,我突然接到姜老通知,叫我到浙江医院去取题签,真是喜出望外。那天,姜老还向清华大学图书馆赠送一册《杭州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姜昆武老师说,老人家几乎是把脸贴在扉页上摸索着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余辞别母校已五十八年,中间曾三上北京,必亲履旧迹。顷闻文学院将重建,图书馆亦有善本书目之辑,于是而静斋、同方部、大礼堂、图书馆、工字厅、科学馆及王、梁、陈、赵诸师寓斋、水木清华无不一一瞻顾,徘徊不忍去,而海宁先生纪念碑如雕塑之刻心,往往伫立以泣,是为余生最大寄其情怀之所。

杭大图书馆亦有善本书目,以玉海楼、嘉业堂旧藏为主。余见有若干种收入,盖抗战中失之于上海、苏州、南京、杭州者,更不胜其悲痛,故遂举此册以奉于母校。

民国十六年研究院毕业生 姜寅清字亮夫敬呈。时年八十有五。

清华大学图书馆惠存

凝视着题记,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和感动,眼圈湿润了。

姜亮夫先生在《杭州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扉页上的题记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

扉页为责编马庆洲题赠手迹

那天,我还向姜老汇报了自己拟以《水经注》整理为题作硕士论文,得到先生的首肯。那时,我想整理清华图书馆所藏俞樾批校《水经注》,姜老给予充分肯定。他让我先过录批语,然后再翻阅《春在堂全集》,将里面有关《水经注》的文字辑出来。他还提醒说,王先谦的《水经注合校》是否引用过这些材料,值得注意。那时,我还想整理清华大学所藏珍本《楚辞》,选了五种向姜老请教。这五种是宋人杨万里的《天问天对解》一卷、清人奚禄诒的《楚辞详解》五卷、鲁笔的《楚辞达》一卷、屈复的《楚辞新集注》八卷、龚景瀚的《离骚笺》五卷。姜老说,此五种不是最好的。当然,《离骚笺》有特色,和朱骏声的《离骚赋补注》一样,是清代少有的专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专著。姜老说,乾嘉时期刘梦鹏的《屈子章句》不错,只是刊刻时间较晚,且刻书质量不高,所以多未入善。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很不错。姜老主持《楚辞》讲习班期间,曾向南开大学郝志达老师推荐,希望他来整理。而今,郝老师已离世多年,也不知结果如何。

那天下午,姜老还谈到了清华的校风与学风。他说自己在清华不仅学到了治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治学的态度。他回忆说:“同学们刻苦学习,彼此鼓励,有很多往事难以忘怀。大家见面,总是不约而同地讨论学问,譬如学校来了什么新杂志,发表了什么新文章,有谁出了新书,是上海的北京的,还是巴黎的伦敦的。如果谁没有看,一定设法找来阅读。如果看了,大家就热烈讨论。不懂的,就去问老师。这个老师不懂,就说自己不懂,并且热情地推荐你向懂行的老师求教。那时,我开始学习佛经,很多东西不懂。正好冯友兰先生搞哲学史的,我就向他求教。有的他也不懂,就让我向刚刚回国的汤用彤先生请教。我们学习都很刻苦,学校规定晚上九点熄灯,我们要求延长时间,学校只允许我们研究生拖到十一点三十分。为了我们更好地学习,后勤工作做得极为周到。如果有什么大的活动,我们的伙食就会提高标准,每人加一块黄油。谁的身体不好,学校也给他加油和牛肉。加油,已成为清华同学中流行的典故了。如果有谁缺糖,学校食堂就专门为他做‘高丽馒头’(夹糖馒头)。由于有这样好的条件,我们的学习生活非常充实,读了很多书,进步很大。”

姜老那届学生192761日举行了毕业典礼。没有想到第二天,王国维先生就投湖自尽了。不久,梁启超先生回天津治病,还介绍姜老到东北大学任教。从此,他离开了清华国学研究院。尽管如此,姜老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很多与清华研究院的经历密切相关。譬如《楚辞》研究,姜老就投入了毕生的精力。他回忆说:因王国维先生事件的感召,抄录有关《楚辞》的所见资料,撰写《屈原赋校注》。姜老经常感叹,说自己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再也没有遇到清华这样的好学校了。

所谓好学校,最重要的是要有好老师、好校风。好的老师,应当是做人与做学问的典范。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说过:“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姜老在清华研究院学习也就一年时间,却让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姜老看来,在清华,他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的准则。离开母校已逾半个世纪,他依然念兹在兹。后来,梅校长曾对他说:“我们欢迎你回清华任教。”姜老说:“我哪有这份勇气啊!老师们在那里教书,我永远是他们的学生。”

可惜的是,1952年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由综合大学变为以工科为主的学校,除政治课外,文、理、法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全部转到北京大学,清华的文科传统从此中断。当然,姜老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清华任教了。我知道,老一代清华人一直对清华的文科建设情有独钟,念念不忘。所以,清华文科的每一点变化,姜老都格外关心。

清华大学恢复文科始于1981年。当时,清华大学机械系77级学生曾新群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理工科学生也需要双筒猎枪》,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决定继承清华通识教育传统,组建文史教研组,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综合素质教育课。那年年底,赵立生老师到南开大学挑选毕业生。他首先拜访了曾在重庆南开中学教过他的王达津教授,达老推荐了我。赵老师又到古典文学研究室征求意见,教研室主任郝世峰老师也推荐了我。就这样,我无意中被曾新群举起的双筒猎枪打中,进入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还和曾新群成为室友。阳品、徐葆耕、李润海、钱逊、赵立生、吕微、王世敏、张景贤、宿志丕、阎秀芝等人成为我的同事。

198311月,我见到父亲的老同事章学新先生,他那时已调到教育部工作。他告诉我说,清华大学提出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的设想,何东昌、刘达等领导很重视,并积极推动。最初,清华大学刘桂生老师推荐还在工商联工作的卞孝萱担任特聘教授。卞先生曾做过范文澜先生的助手,既搞历史,又从事唐代文学研究。后来,恢复中文系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文系系主任的最初人选曾考虑过周振甫先生。

1984年,我考入杭州大学古籍所,将上述情况向姜老作了汇报,姜老非常高兴。那年年底,我接到教研组钱逊老师的信,告诉我说:学校的文科建设,新的一年有些进展,已经大体上决定,着手筹建一个研究所(暂定思想文化研究所)及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目前的考虑是先建一个编辑专业。这是中宣部胡乔木同志提出要求建的。北大、复旦、清华、华中工学院四校建此专业。而清华和华中工学院主要是培养科技编辑,可能在明年暑假就要招生。这个专业办起来,除了它本身外,就是要作为建立中文系的桥头堡,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申办其他专业。目前,成立了筹备组,张正权同志召集,赵立生同志、胡大昕同志参加。同时也成立了研究所的筹备组,刘桂生同志是组长,羊涤生同志是副组长。中文系和研究所成立以后,文史教研组就将要一分为二,一部分转入中文系,一部分转入研究所。大概到学期末,就可以见分晓,大体落实。”

三个月后,我接赵立生老师的信,确知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已经正式成立,北京大学张岱年先生担任所长,刘桂生、林泰、羊涤生、钱逊为副所长。中文系尚未宣布成立,张绪潭副书记、吕森秘书长说不会等很长时间,只是人事尚未任命。后来,赵立生老师又来信说,学校拟同意聘请傅璇琮先生兼任中文系系主任。

至此,清华大学的文科基本恢复起来。我把这个消息及时向姜老作了汇报,姜老非常兴奋,他说:“我多想回到母校,看看我住过的宿舍啊。我清晰地记得,我的宿舍在静斋一楼倒数第二间,两人一屋,我的同屋同学叫黄淬伯。我多想在大礼堂的台阶上坐一坐啊,那是一座神圣的殿堂。我多想到图书馆前的喷池里喝口水啊,据说是玉泉山的泉水,那水确实很甜。”姜老对母校的拳拳深情,也感染了我,在那一瞬间,我好像也品尝到了那种甘甜。是啊,水有源,树有根。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姜老的清华情结和卓越成就充分地诠释了这个平凡的道理。

大礼堂(图片由李飞跃提供)

那天,姜老说了很久,我怕他身体吃不消,便起身告辞。临别之际,姜老又回到开头的话题:“我想,清华研究院的很多具体做法,也许今天有些过时,但是,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方法,刻苦的态度,家国的情怀,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希望母校能继续保持和发扬传统校风和优良学风,希望文科办得越来越好。”

从姜老的书房出来,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落日的余晖映红了西边的天空。时惟早春,寒意未尽,而我内心却温暖如春。西溪旧地,道古桥边,谈话间,一个甲子的风云,好像在指缝间倏忽滑去,留下来的是对水木清华不舍的记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传记文学杂志社”公众号

本文刊载于《传记文学》2021年第3期“缓之专栏·老师们”


相关新闻

  • 262016.03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档案馆)

  • 282016.03

    “水木清华”毕业合影

    毕业时在“水木清华”的合影(铸42班)

  • 282016.03

    曾经的水木清华

    曾经的水木清华(无41)

  • 182010.10

    《水木清华》

    作品编号:40作者姓名:马天羽 工作单位: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 设计说明: 云兴霞蔚般的整体造型由两部分材料构成,犹如天水涟漪的镜面不锈钢反射环境中的景色,与代表清华传统建筑的红砖互渗同构,形成一尊体量饱...

  • 162016.03

    难忘水木清华

    每每提起水木清华,除了想起母校的那一草一木,一屋一桥以及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涯,更多的还是清华那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 022013.12

    《水木清华》电视剧即将播出

    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的大型电视剧《水木清华》,目前已确定首播时间,将于2013年12月4日上午8:30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播出,每天播出四集,欢迎收看。

  • 162007.10

    水木清华九十年(一)

    水木清华九十年(一)文:阿忆 遥远的清华园在中国,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车夫小贩,"清华"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在它成长的早年,它是国运衰败中的一个希望,一个梦想,一个中国人为之的动情的故事。如果说俄国圣彼得堡起源于一展帐篷,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这工字厅。彼得大帝在帐篷里开拓了一座城市,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奋斗成中华名校。 【主持人陈晓楠:我身后这片房子是清华工字厅。它的大小房间到底有多少,谁也说...

  • 022010.11

    《水木清华》杂志北美发行工作启动

    由清华大学主办,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承办的校友刊物《水木清华》,已于近日开始在北美进行发行。

  • 262012.12

    《水木清华》召开创刊十周年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2012年12月22日下午,《水木清华》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东厅隆重召开。

  • 272014.10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成立

    给梦想插上翅膀,用创新改变世界 一个命名为“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即将诞生!它的使命、它的作用,对这所拥有百年历史并已栖身世界名校之林的清华大学本身意味着什么?甚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会有什么影响?请...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