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内有两条河流,被称为北支河和南支河:北支河起于清华大学西门围墙,入校后不远便转向北,流至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医院后转向东,在新水利馆东北与南支河汇合后向北,止于荷清路,全长2.5公里,最终在大石桥北汇入清河;南支河长1.1公里,起点位于南北支河分岔口,流过二校门后蜿蜒向北,进入管涵,至泥沙馆西侧原水利枢纽试验场后变为明渠,汇入北支河。
南支河曾为万泉河主河道,在上世纪80年代万泉河治理后,北支河成为万泉河主河道。清华校河不但见证了此地在清代以前的水乡田园风光、清代皇家园林的繁盛与衰落,更见证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这两段支流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类的自然观念从古典景观向工业化景观转变、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变迁。
清华大学南北支河示意图
民国初期,南北支河变迁情况:白色部分为被填埋河道,红色部分为1915年至1917年间新开掘的河道。
清代近春园及清华园变迁示意图
北支河为清代时人工开挖
约7000年前,古永定河曾从海淀流过,被称为“古清河”,古清河的河道十分宽阔,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园的西北部分坐落在古清河故道内。永定河虽然南迁,但玉泉山和巴沟低地涌出的泉水依然在故道内流淌,在古海淀镇周围形成湖泊星罗棋布、河流小溪纵横的水乡景象。
清代,万泉河是三山五园地区为园林供水的两条水源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给沿河的花园和农田供水以及排涝,由于万泉河沿线支流河湖泊众多,洪水承载力很强。万泉河虽然有许多支流甚至干流被纳入花园造景或者被填埋,但被开挖的新河道同样数量众多。北支河便是康熙皇帝第一次在海淀一带大规模造园时开挖的人工河道,诞生时间是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前后。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三子胤祉给康熙的奏折上(原文为满文)写道:“今臣胤祉我买得水磨闸东南明珠子奎芳家邻接空地一块。看此地方,距四阿哥建房一带近,且地处现开濬新河南岸,系皇父游逛之路,地亦清净,无一坟冢。臣望将此建房之地,亦交付佛保(时任内务府总管),绘制图样,呈皇父阅览。”奏折中提到的“开濬新河”,就是清华大学北支河。
当时胤祉所建的工程就是熙春园。康熙时,北支河原本在熙春园北墙外,乾隆扩建熙春园时,建西北两面大墙,将北支河纳入到新熙春园内,并在新熙春园西墙增建两处进水闸、北墙东北处新建七孔出水闸,同时将新熙春园西墙外的北支河上游改造。
熙春园东边的地域很可能是胤祉在购地建熙春园时一并买下的,此地原本有监司建的农庄,盖一小楼,当地人俗称“一间楼”,后被外戚买入,增建了台榭。胤祉购得此地后,在原有台榭的基础上续建一个三楹的小楼,并“河西田二顷”,一同送给胤祉的老师——《古今图书集成》的主编陈梦雷,陈梦雷将这个住处称为“松鹤山房”,并将他的著作集命名为《松鹤山房文集》,足见其对此地的珍爱。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祉获罪抄家,所有家产被内务府没收,除熙春园外,应该也包括松鹤山房和河西的二顷农田,同时被没入内务府,成为皇帝的私产。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开始,乾隆帝将康熙年间原本不足200亩的熙春园向东、北扩建至800亩左右。这里需要提及一下新旧熙春园的演变历史。乾隆扩建熙春园后,到了嘉庆年间,嘉庆帝将原熙春园与新熙春园相通的砖门封闭,把原熙春园更名为近春园并赐出;扩建的新熙春园部分则留下“熙春园”之名,是嘉庆御园。道光初年,熙春园和近春园被同时分赐给惇亲王和瑞亲王成为赐园。咸丰初年,咸丰帝给熙春园题匾“清华园”,从此熙春园更名为清华园。也就是说,清华大学南北支河这一带,清代时是三山五园最东侧的皇家园林。
乾隆在原熙春园(近春园)东侧、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园内进行了改造,包括开挖河道二段;打坝淘水,扩建池塘;并添建了一处三间二层的“观畴楼”(原址是现在清华大学自清亭附近)用于观麦,自此这一片也成为御园。园内原本“河流环绕、榆柳千株”,在乾隆晚期,观畴楼池塘(现在的水木清华池塘)的水源为近春园流出的水,从池塘西南侧流入,从东南侧流出。
嘉庆七年(1802年),嘉庆帝在水木清华池塘南侧兴建“省耕别墅”(现在清华大学的行政中心——清华园工字厅)。在建省耕别墅时,将清华园界内原有的几条小河填平,仅余一条自近春园东墙流出的小河蜿蜒至东北汇入北支河。水木清华池塘也改为从北支河直接引水,并将其打造成一条瀑布,是嘉庆帝十分喜爱的一处景色,被他赞为“千尺雪”。
乾隆三十二年扩建熙春园后,南支河在清代中晚期被称为“熙春园河道”。因为南支河在清代是万泉河的泄水河,用来在汛期行洪,雨水带来大量泥沙,同时河道转弯处本就容易沉沙,因此南支河经常淤塞。嘉庆六年疏浚挑挖熙春园河道,并从此每年拨专款二千余两用于熙春园河道的岁修(《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此后,随着清代水利工程和皇家园林的逐渐荒废以及海淀地区地下水逐年的降低,自20世纪初开始,南支河成为万泉河下游的主河道。
南支河边风景独好
到了清末,随着清华的建设,南北支河又发生了变化。
1909年,清华园被清政府拨给外务部成立“游美肄业馆”;1910年12月,改“游美肄业馆”为“清华学堂”;1911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13年,唐国安校长扩充校园,购买近春园,逐渐发展成为今日的清华大学。1914年,周诒春校长邀请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对清华学校进行规划建设,并建成了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为了修建大礼堂,将原来水木清华池塘出口河道向西移;修建图书馆时,将北支河的一个小湖泊“曲沼”填埋。1915年至1917年间,北支河向北的河道被填埋,改为向东直接入南支河。其中大礼堂下面被填埋的河道和桥座地基在前几年重修大礼堂时被发现,现在可以供游人参观。
南支河的河道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归属发生了变化。
1930年以前,南支河在校园墙外。虽然在校园外,南支河却是当时清华学子们钟爱的去处。俞平伯曾描述二校门前风景:“馀寒疏雪杏花丛,三月燕郊尚有风。随意明眸芳草绿,春痕一点小桥东。”
在《1935年国立清华大学全校平面图》中显示,1930年至1935年间,南支河南侧狭窄地段及旧南院(照澜园)西侧划归清华,南支河变成了校内河。
上世纪五十年代,二校门外的一段南支河更是清华学子经常光顾的地方,那时二校门外南支河的涓涓水流吸引了众多师生去感受自然的“韵律”。“他们带着鲜果干点,择绿草为茵,欢笑之声不绝……”师生们的到来,也让当地的商贩蜂拥而至,当时甚至还有商贩出售很稀有的手摇冰淇淋。
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最爱清华校河,他写道:“我宁可取清华园里横贯东西的校河。好处在河身修长而且微有曲折,两岸的树丰茂可喜,河上几座桥都很好。在桥上,近可以看鱼,远可以看迷离的树影。可惜就是来源不大,所以下游不得不用一个闸,因而水流很缓,虽然有平静之美,终嫌缺少活泼的气象。因此那被挤到墙外,环园而流的小溪就更可爱了。”
南北支河改造后有不同景致
1952年院系调整和招生扩大后,清华大学边界东扩势在必行,在多方努力下,京张铁路东移,校园向东推进约800米,从此北支河北部河道也被纳入校园。1981年,北京市政府开始对万泉河进行全面治理,万泉河河道及生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此前,北支河的水源为绮春园出水,治理后,清华大学北支河的上游改道为清华西门内的南支河河道,原本的上游被填埋。北支河也在这个过程被扩宽、深挖,变为混凝土矩形河道,并且从此成为万泉河的干流。
近年来,北支河被清华大学规划改造为门户景观区、滨水活力区和生态保育区。滨水活力区穿越教学区、食堂、图书馆等必要性功能区块,周边有大礼堂、老图书馆、西院、水木清华等历史保护区域,景观价值良好,具备承载多样滨水活动的同时,也有彰显校园文化的潜力。
1954年,在南支河上建成水利枢纽及露天试验场,装机容量7千瓦时,当时人称其为“水电站”,一度成为清华一景,地址就在现在地质之角北侧。1979年,在修建泥沙实验室时,将南支河水利枢纽以南的一段转为地下涵管。
万泉河全线治理时,南支河在1984年进行开挖修整为硬质河岸。1998年,为了改变校河长期断流且水质极差的局面,再次对南支河进行治理。此次工程彻底将南支河上游与北支河截断,利用南支河下游水闸使南支河蓄水。
2002年至2010年间,清华大学先后建设两期中水站处理校内污水,处理后的中水极大地改善了南支河、近春园和水木清华水体的水质和水量问题。如今,清华大学尊重校河的历史风貌,打造“生机水岸”项目,对南、北支河进行景观改造,将校园历史与文化融入景观之中,塑造更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更丰富的亲水活动和更具生机的水岸形态,使其呈现出自然简约之美。
本版制图 刘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