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者于1954到195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后留校在清华建筑设计院工作。后来又在北京建工学院和哈尔滨的工厂和大学工作任教多年。作者讲述的清华往事反映了中国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中一批普通人的真实经历,具有以史为鉴的意义。
1986年12月的一天傍晚,哈尔滨校友会秘书长鞠洪魁来电话:“艾知生部长来视察省里的电视广播事业,他要见见校友理事会成员,请老蓬今晚到省委107去。” 我激动地回答:“蓬铁权出差了,艾知生来了,我要去见他。”
晚饭罢,我冒着严寒直奔107贵宾馆。客厅里已坐满理事会校友,有市人大主任王人生、市委副书记张德邻、副市长李嘉廷、省电力局长赵希正、锅炉厂长迟建福,电工学院院长何琏、电机厂总工徐大懋和哈工大副校长等省市头面人物。
左三为艾知生,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1983年间在清华大学担任过各级领导职务。
右三为作者。
艾知生见我来了,马上迎过来,并让我坐在他傍边说:“王美娜,见到你真高兴,你们全家我都认识,都是校友。孩子们都好吗?”没等我回答完,他就继续讲:“我记得1957年一次会上你递来一纸条,具体内容一时想不起来,可那条子让我想了许久,一直影响着我以后的青年工作。”我回答:“我记得,条上写的是:党动员我们提意见,帮助党整风,您也来动员过,可今天要批判提意见的同学,甚至要打成右派,我想不通。”他马上讲:“对对对,是这个意思。你们班当时出了大字报《没有说完的故事》,矛头是指向阮铭的,历史证明那大字报的主要方面是对的。”一席话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1957年那个不平常的年代。当时艾知生是党委副书记兼团委书记,他来我们班蹲点,我是班长,动员向党提意见的班会和批判班上右派分子的班会,他都来指导过。
作者给艾知生看当年签字的笔记本
次日,校友理事会成员到哈尔滨锅炉厂与艾知生再次聚会。会上,我拿出一个硬皮精装日记本,当众递给艾知生看,第一页上有他的亲笔字:“王美娜同学,祝新年进步。艾知生 1958年元旦”。我翻开第二页,那是艾知生在学生大会上讲话的记录。在座的理事们都为我这么长时间还保存这一珍贵礼物而感到惊讶,想知道来历。
那是在1958年的班级新年晚会上,艾知生来参加时,晚会正在玩敲鼓递手帕,鼓声一停,手帕落到的同学要出节目。同学们见艾知生来了,都热烈鼓掌欢迎,他作了简短的祝词后说:我带来一本日记本,作为来参加晚会的小小礼物,同学们继续玩,鼓声停时,手帕落到的那位同学,就得这礼物。鼓声响起来了,我万没料到这幸运落在半年来一直倒运的我身上,天似乎有点晴意。我高兴地站起来,走到他面前,快活地一鞠躬,他迅即签了字,将礼物交给了我,同学们鼓掌为我祝贺。
艾知生(右三)与哈尔滨校友们共进午餐
校友聚会后在锅炉厂共进午餐。理事们都是头面人物,我有自知之明,在锅炉厂的校友席上入座,不料艾知生将我招呼过去与他同席。席间他继续对我讲:“我当时没法回答你的问题,我想你现在会理解,但这条子确实令我深思,至少我不同意对你的处分。”他的话让我恍然大悟。
话说1957年的冬天,团支部开会批判我的“右言”,并要给我团内警告处分,但表决没有通过。不久,又召开第二次会,继续批判我的言论,再次表决给我处分,这次可是通过了。团支部组织委员拿出一张纸,上面罗列了我十来条言论,让我过目并签字,我无法违抗,痛苦地签了名。在以后20多年里,所有的履历表上我都诚实地填上“团内警告”这一处分。
直到1984年得知可以平反,一次返校时向有关人员讲了平反要求。不久,我所在的黑龙江商学院党委组织部找我谈话说:接到了清华大学对你团内警告处分平反的通知,可查遍了你的所有档案,都找不到处分的文件,如果把这通知放入档案,倒从文件上证明了处分,如果不放入这通知,可你的所有履历表上都填了这处分,也没法销毁你的所有履历表,你本人意见如何?我真是哭笑不得,为这没有文件依据的处分背了那么多年的黑锅,现在平起反来还这么棘手。可我纳闷,明明是支部大会通过,我又签了字的,怎么不了了之又不通知我?
今天的这席话,使我明白了是我的条子落在艾知生手里起了作用,我想他同样会在他的权限之内保护其他一些学生。可工作上的疏忽仍使我蒙受这一处分达27年之久,殊不知这一“处分”使我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视为漏网右派,工作安排都受到影响,并使我这个性格开朗、思想单纯的人,不得不学会处处谨小慎微。
我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学生,一张纸条提出的问题,能引起艾知生这般重视并记忆至今,是我万没想到的。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他这位学长的可亲和可敬。当年,艾知生给我们学生的深刻印象是和蔼可亲、热情幽默、朝气蓬勃和兢兢业业。他对学生从不生硬说教,总是实事求是而又生动地谆谆诱导,讲究实效,使人心服,悦意接受。他笑容满面,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声,气氛十分和悦。也正是这个印象,使我敢于在这么严重的政治斗争关头,斗胆递上这样的纸条。将近30年后的这次见面,他的形象依旧,还是那么笑眯眯,热情而富有朝气,让我感到他永远不会老。
当年参加聚会的哈尔滨清华校友合影
1997年7月,噩耗传来,艾知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位可尊敬的导师和朋友走了,我感到突然和悲哀,不愿意相信他的离去,也极悔恨自己的疏忽,在得知他住院的消息后没有抓紧去看望他。哀痛之中,我在心里默默地悼念他。他的精神和笑容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