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初遇江村

2024-11-01 | 木南 | 来源 《学习时报》2024年11月1日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今年5月,我们在蒙蒙细雨中,驱车前往苏州吴江区的江村考察。

去江村前我做了些功课,“江村”又名“开弦弓村”,小清河穿村而过,从高空俯瞰,南村河道像张弓,北村河道像支箭,“一水弯似弓,一水直如箭”,两条小河交汇,开弦弓村因之得名。吴江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家乡,80多年前,他在吴江开弦弓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名作《江村经济》,记载了这个江南村庄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经济状况,从此江村名扬天下,成了观察研究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取景框”。

江村文化园里费孝通先生雕像

到了江村,一位资深的讲解员为我们讲述开弦弓村的故事,如数家珍。他是文化园的顾问,本是村里的农业技术员,参与编纂了《开弦弓村志》等史料,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农民教授”。我们边听他娓娓道来,边穿过“中国江村”的门楼,走进中国江村文化园。此园系201010月吴江市为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建,文化园的整个设计融入了江南农家院落的诸多元素,院子里亭榭池塘、回廊小桥,富有苏州园林的格调;展馆则采用江南民居的格调,高低错落,白墙黛瓦,曲径通幽。文化园有主馆、费达生江村纪念馆、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三馆,详细展示陈列了江村良渚文化时期至今的历史变迁、文化变迁,充分展示了费达生、费孝通姐弟与江村的百年情缘。

走进文化园主馆,正厅中央安放的是费孝通塑像,展厅分为六个部分:光辉的一生,志在富民的学术泰斗,一生江村情,毕生探索的知识分子楷模,暮年思考,永远的费孝通。整个布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及实物展示非常丰富,充分反映了费孝通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操、“志在富民”的孜孜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学术精神,全方位地展示了费孝通一生的学术追求、人格魅力和杰出贡献。

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正厅的费孝通塑像

1935年秋天,费孝通携妻子王同惠到广西大瑶山开展实地调查。一路上,他们日餐淡饭、夜卧土屋,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工作。12月的一天,他们在瑶山道上迷路遇险,费孝通误入打猎陷阱受重伤,妻子跑出森林寻求救援时,不慎跌落深涧急流中身亡。第二天费孝通获救,妻子不幸亡故令他悲痛欲绝。经此变故,第二年夏天,费孝通回家乡休息,并准备出国留学。78月间,他在二姐费达生的建议下,第一次来到开弦弓村,他一边休息养伤,一边串门访户、走田头、进工厂、坐航船、观商埠,进行社会调查,逐步掌握了开弦弓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民间习俗诸多方面的资料。

孝通江村纪念馆

1939年,费孝通出版了以开弦弓村为考察对象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与之相伴,开弦弓村获得了“江村”这个学名。费孝通对江村的关注引发了蝴蝶效应,不仅使其成为中外学者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更从实际上促进和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全世界都知道开弦弓村”,在1981年到2010年间,就有90余批海外学者访问江村。

1936年至2002年的66年间,费孝通去过江村26次,可以说江村调研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写下一系列专著和文章,如《江村经济》《重访江村》《三访江村》《九访江村》《江村五十年》等,生动记录了开弦弓村的变迁。他在《三访江村》中写道:“用开弦弓村作为一个观察中国农村变化的小窗口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有近五十年的比较资料。”正是这个“小窗口”,使他的学术研究扎根沃土,具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他的名字和这个江南水乡村庄已经永远地融合在一起。

参观完纪念馆、浏览完史料,我对费老更加敬佩,想起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过他写的一句话——“凡是穷困的地方我都愿意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富起来。我是由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里得到的方法和知识去做我一生认为值得做的有意义的事。”这种情怀让我们仰视,也正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地方。

讲解员自豪地讲道,改革开放以来,开弦弓村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温饱和小康。乡村振兴战略,让开弦弓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我们走在江村的土地上,道路整洁、河岸美化、生态美好,可见到很多时尚现代的民宿、书屋,还有美丽庭院、文化礼堂、江村市集,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景观和文化标识交汇在一起,使这个太湖边的小村子独具魅力。

开弦弓村

听说20世纪80年代后,费孝通回访开弦弓村调研时,大多住在一户村民家里,又听说这户村民家里已经办起了民宿。我们循迹而去,来到她家民宿小院墙外,尚未走近,墙上两行字便跃入眼帘:“江村在,人们就会沿着费老的足迹,走进江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驻足而观,回望江村的美景,不禁由衷地感叹,新时代的江村,村美民富,让费孝通追求的“志在富民”“美美与共”已经照进了现实。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