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裘昊天:我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教书

2017-12-07 | 裘昊天 | 来源 社科校友会 |

裘昊天,男,汉族。出生于1996年5月20日,中共预备党员,浙江慈溪人。2013年9月进入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习,经济学专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项志愿公益活动,曾多次获得清华大学志愿公益奖学金,被评为“海淀区一星级志愿者”、“清华大学四星级志愿者”。大四的时候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现正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活动。

一年前,当我做出要支教一年的决定时,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一时冲动。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做事要考虑机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支教的确不是一个“理性人”应该做出的决策。在社科学院四年的时间里,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学得怎么样我不敢说,但是经济所前陈岱孙先生“经济者,经世济民也”的教诲却一直铭记在心。我希望在我本科生涯的最后时刻“非理性”一回,用少年的情怀与热血,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支教虽说是去教别人,但我时常担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的要比他们学到的多。

因为专业的原因,我被安排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经济管理学院上课。虽说专业看起来十分对口,但因为这是一个职业院校,学生们学的东西和我本科学的知识差距很大。我负责给学生们上《电子商务》课程,这门课程里涉及到商品拍照、图片处理等内容。之前对这个一窍不通的我只好自学单反及Photoshop的使用。自己提前学会了然后再教给学生,这是我上课的常态。

这样的情况在我短短三个多月的支教生活中并不少见,所以我常开玩笑说支教点亮了自己不少的技能点。前几个月我辅导过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那个项目参赛需要提交一块展板。于是,在大学里从没制作过展板的我加班加点,制作出了一块像模像样的展板。除此之外,学校之前还组织过一场晚会,但是临时少了一个主持人。而从小到大没当过主持人的我,也在西藏完成了自己当主持人的愿望。第一次做展板,第一次当主持人,在西藏这片土地上,我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说来也有趣,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我带的是毕业班的学生(这里的毕业班相当于本科的大三)。因此,我学生的年龄基本上与我相仿,把我扔进他们当中根本分不出谁是老师。这里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又不爱学习,令我十分头疼。我开始觉得是学生的问题,但是后来的一件事加深了我对当地教育现状的认识与思考。

我的班上有个学生总是翘课。找过班主任、和他谈过话他依旧无动于衷。正当我打算放弃管他的时候,有一天我竟然在色拉寺遇到了他。他带着两位游客正在那里参观游览,他见到我,很不好意思地叫了一声老师好,然后邀请我跟着他一起参观。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能详细地给我们介绍建筑的名称与历史。流畅的表达与自信的表情让我刮目相看。那一刻,他成了我们这里所有人的藏文化老师。

后来,他亲口告诉我,“老师,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您的《电子商务》对我来说没什么用,我的兴趣也不在这里…我翘课的时候,其实没有出去玩,都在这里做讲解。”

另一种身份,另一个自己

从学生到老师,这个身份的转变让我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只有当了老师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从小到大那些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我也会在发现学生们在我课堂小测作弊时愤怒到撕试卷,我也会因为在路上被他们叫老师好而感到幸福。教师节的时候,他们送了我一支钢笔,又给我带了哈达。我就这样带着哈达上完了两节课。我仿佛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这里的学生可恨可气,但他们又都是最可爱的。

回顾这三个多月的支教生活带给我的点点滴滴,有幸福,有愤怒,有感动,有失落。但是,我从来没有为这样一个“非理性”的决策而后悔过。我希望在一年后,再次回到熟悉的清华园,我能这样自豪地向别人说起这一年的经历:“我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做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