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他来了,是我们的福分”——跟何镇长下乡手记

2018-10-23 | 徐子恒 | 来源 新华网2018-10-22 |

“昨天还剩几家贫困户没来得及看,上午得过去一趟。”何俊伟匆匆吃了几口早餐便出门了。

眼前的何俊伟,来自安徽和县,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2011年成为吉林省定向招录的一名选调生,被分到吉林省公安厅工作。然而,他却放弃留在省公安厅的工作机会,主动提出要到基层工作,如今已是他在基层的第六个年头,现在担任四平市梨树县蔡家镇镇长。

刚准备出门,办公室就响起了敲门声。一些农民一大早就来找他,研究如何盖大棚,怎样能增收。

梨树县是全国产粮大县,但农民光靠种粮收益并不高。刚到蔡家镇时,何俊伟发现镇里的光膜大棚数量少,还没形成规模。如何让长期处于贫困的村民们能够真正富起来?何俊伟没少下功夫。他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大力发展“棚膜经济”,从此,这里“由土生金”。

“走,我们先去大棚园区看看。”何俊伟说。

记者跟随何俊伟的脚步来到一片大棚区,在棚内见到了园区负责人张鹤敏。她说,“他来了是我们的福分啊!要不是何镇长来,哪能有这么大规模的棚区,之前想都不敢想。”

在何俊伟看来,要想从根本上让村民们富起来,必须要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农村经营模式,从管理农村到经营农村转变,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行。

以前棚区不集中,新大棚盖好后,贫困户们个个干劲儿十足。眼前棚内的村民们正忙得热火朝天,摘辣椒、检查蔬菜生长情况,棚外的村民们正忙着挑拣装袋。

张鹤敏回忆当初筹备建大棚时,感慨万分。“当初,面对‘土地群众不支持、建设资金不足’这两大难题,何镇长却没有一丝气馁,他带领干部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经过4次选址最终流转了13公顷连片土地。”

土地确定了,资金不足怎么办?于是,何镇长拿家里的房子与工资作抵押,给村民们办贷款,只为让项目顺利施工,最终建成了省级棚膜园区,改变过去没有重点棚膜园区的状况。目前一年有2至3万人次来棚内工作,一年为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

出了大棚,何俊伟准备去看望两家贫困户。一户是住在蔡家镇横道子村的李子龙一家,今年十八岁的李子龙没工作;另一户住在拉腰子村,这家的孩子王海涛考上重点高中却没有学费,愁坏了一家人。

车停在李子龙家门前。窗外,听见屋内说着,“哎,要学历没学历,要技术也没技术,可咋办啊。”

为了给老人治病,这家人把土地都卖了,钱也花光了,眼下迫切希望让李子龙赶紧找到工作,为这个家填补收入。

何俊伟一边推门一边说:“年轻力壮啥不能干,就看能不能吃苦,我现在就给他问,看有没有厂子需要人手。”何俊伟掏出电话,不大一会儿,他联系到村里的一家工厂,答应下周让李子龙过去面试,安排适合的岗位。

离开李子龙的家,何俊伟向王海涛家前行。进了屋,只见一家人坐在炕上,不住地叹气。“本来孩子考上高中是喜事,现在却成了愁事儿,没钱可咋整啊!”海涛的母亲说。

“我现在就帮你联系一下学校,问问贫困户上学的具体政策。”何俊伟转过头来对王海涛说,“你是全家的骄傲,书一定得读下去,学费的事儿我给你想办法。”

何俊伟说,在农村,贫困户的情况千差万别,脱贫的路径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下午跟他去往下一村子的途中,记者发现村里竟然有一处博物馆。何俊伟介绍说,这是他带着大家建起来的农耕博物馆。蔡家镇距离长春、四平距离较近,具有东北交通大动脉位置的优势,于是他制定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蔡家模式”,打造了四平民俗第一村——蔡家村,形成一村一景,一景一业的面貌,还大力举办“梨树县首届关东年俗冰雪文化旅游节”,建设生态采摘园等众多旅游体验区,蔡家镇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有效地推动了蔡家镇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拉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

“通常人们看完就走了,何镇长思路活,他总在不断创新。这段时间他琢磨设计一些体验式活动,来打破传统参观形式,比如让大人带着孩子一起玩噶了哈(羊膝盖骨)等,这样能使观众更有兴趣地了解东北民俗文化,下次还想来。”随行的乡镇干部说。

跟着何镇长在各村各户走了一天,回到办公室时,天已经黑了,走廊里只剩下他办公室的灯亮着。他坐在办公桌前,还在和镇里干部讨论着第二天的工作。“村民一天天把日子过好了,比啥都强。”何俊伟说。


相关新闻

  • 262008.09
  • 092024.01

    贵州校友会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1月4日,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在开阳县安营村举行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村落的每一寸土地,群山环绕的安营村阡陌交通,生机盎然,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激发了群众对于乡村振兴创建的激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贵州校友会的组织下,活动现场,书画家们展示了中国传统书画的魅力。他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跃然纸上...

  • 122018.06

    张帆:本地力量起来了,乡村教育才有希望

    “好的教育一定是本地化的”。弘慧正在湖南各地的乡村中学探索一套体系:依靠本校师生的力量及他们连接的资源,实现乡村教育自我造血。

  • 242008.09
  • 092019.04

    何崴:我最怕被叫作“乡村建筑师”

    建筑师无论是不是做乡村,和情怀没有太多关系。我不会说自己是全部为了村民这么高尚的话,这不现实,我们那么竭尽全力肯定有自己的目的。但只要你的目的不以损害....

  • 312021.12

    村里来了“宝”,村民都说好——清华大学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初家村,来了一位清华博士,叫李久太(2005级博,建筑学院),初家村的男女老少都亲切地唤他为“久太博士”。这位“久太博士”可不一般。他拿过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是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的设计者。如今,他最引以为傲的身份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文登站地方站长”。“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首要的就是人才振兴。”2017年,“久太博士”把自己的设计梦“种”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跟随他的脚步,...

  • 092020.11

    水木年华缪杰:他改变了200多处“家乡”

    他创立了扶贫助农组织“家乡来客”,帮助贫困县的乡亲们销售农产品。他也因此去了无数别人的家乡——那些此前不曾出现在他生命里的乡村。这件事他做了5年,还会....

  • 272023.12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的经典作品,最初是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底稿,后来几经修改、扩充及改写,在1948年出版发行,书名便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乡土中国》。该书出版后国内外众多学者交口赞誉,普遍认为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社会学恢复重建之后,《乡土中国》多次再版,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2020年,《乡土中...

  • 012011.12
  • 052009.06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