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鬲融
近日,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获奖名单,我系2008届系友鬲融获此殊荣。
鬲融,2004年从河北省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进入“清华姚班”。2008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后在微软研究院新英格研发中心做博士后,2015年至今在杜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诺奖风向标”
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每年颁发一次,旨在向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的这些“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学者提供支持和认可”,后来陆续增加了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本届获奖者共126名,其中,含鬲融在内共有19位华人学者获奖。
斯隆研究奖历来有“诺奖风向标”的美誉。因为迄今为止,已有47位该奖项获奖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另有17位获奖人获得了“数学菲尔兹奖”,69位获奖人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8位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父亲曾亲自教我编程”
鬲融出生在河北,谈起自己成长的经历,他表示非常感谢父母的帮助和支持。
“我的父母非常开明,平时对我也没有太多要求,还是比较宽松的”。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鬲融得到了很多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他与计算机之间产生连接,则是通过他的父亲。
上世纪90年代,当同龄人尚不知晓计算机为何物的时候,鬲融已经拿到了打开这个神奇世界的钥匙。“我上六年级的时候家里就买了电脑,父亲还亲自教我编程。之后就一直对计算机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直到现在。”
从高中开始,鬲融就参加全国性的计算机竞赛。2002-2004期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鬲融崭露锋芒。2004年,他入选国家代表队,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6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国际金牌。大学之后,他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兴趣也与日俱增,由他和他的同学组成的三人团队,从中国打出去取得ACM亚洲赛区第一名后,最终获得国际ACM竞赛第二名。
一切似乎都是命运的推动,可能就连鬲融的父亲也没能想象到,他当年交在儿子手中的那把“钥匙”,竟然正好打开了鬲融的天赋之门,也或将成为鬲融今后一生所努力追寻的方向。
清华姚班,17科满分大神
2004年,这个天才少年从河北省保送至清华。而至于为什么花落计算机系,鬲融打趣道:“因为是保送的所以也没有选,不过当然如果要选也必然会选计算机系。”
恰逢其时,同年,图灵奖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华人学者获得者——姚期智院士,辞去了在美国普林斯顿的终身教职,回国来到清华大学任教,这一事件,成为“清华姚班”成立的关键契机。
第二年,“清华姚班”正式成立,姚期智院士出任首席教授。“姚班”一开始叫“软件科学实验班”,当时在教务上属于计算机系。姚班流传在计算机系甚至是清华的神话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里集聚了全国极有天赋的学生,或是数学、物理及信息学竞赛的金牌得主,或是各省高考的前三甲。它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的计算机科学人才。因此,能进入姚班的学生,可以说是优中选优。
鬲融曾是姚期智院士的得意门生,姚先生是他学术路上的指明灯。提起恩师,鬲融心中不由升起了敬仰之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姚先生了。当时我们前两年是跟着正常课程,主要有很多数学/物理之类的课,后面开始有姚班,就有一些新设计的课程,感觉当时大部分课程已经和美国这边很像了。姚先生亲自教了理论计算机课程,对我影响很大。如果不是有姚班,我可能也不会决定要做理论计算机(虽然现在做的又有点偏机器学习了,但是还是比较理论的方面)。当时在课上听到了很多有趣的理论和证明,感觉比写程序有趣很多,所以才坚定了要走学术这条路。”
姚先生在课堂
读书时,鬲融曾获特等奖学金,还是当时同学们之间流传的“17科满分大神”。提起这个称呼,他自谦道:“当时计算机系姚班有太多有才华的同学了,对比之下我只能算是打酱油的。大家在一起的氛围非常好,现在同学之间一半都会在学术会议上见到,或者出差去加州或者其他城市的时候见一下。我们聚在一起还经常聊最近的情况,聊在计算机系读书时同学们之间的趣事。”
“我以前在系科协工作过,当时每年都有智能体竞赛,我们组织的那次记得最后决赛是楼天城(楼教主)和栗师两个人的AI对决,非常精彩。不知道现在智能体还在办吗?最近几年AI有长足进步,不知道智能体决赛是不是要上GPU了?”
楼天城、鬲融、胡伟栋
敲下关于这个问题的几行字时,美国时间已经是凌晨了,鬲融并无睡意。这个瞬间,母系情、恩师情、同窗情、兄弟情一齐涌上心头,萦绕在他眼前的,是记忆中那段热气腾腾的岁月,他的眼中依然闪耀着读书时的光芒。
斯隆奖,天赋与努力
2008年毕业后,鬲融先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了博士,然后在微软研究院新英格兰分部做了两年博士后,2015年之后就一直在杜克大学做助理教授。这期间,他始终关心着母系的发展:“这些年,清华计算机系越来越好,在国际上影响力还是很大的,非常开心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在世界知名高校当上了教授。”
“斯隆奖我申请过两次,第一次是一年前,没能获奖。这次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材料也准备的更充分。这次得奖主要是基于我在非凸优化(non-convex optimization)上的工作。现在机器学习大多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这些算法需要通过解决一些非凸优化问题来找到最优的神经网络参数。理论上非凸优化在最坏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实际上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算法(比如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都表现很好。我最近的工作对于一些简单的非凸优化问题给出了一些分析,可以证明所有的局部最优解都是全局最优解。”
“科研中感觉有些问题一开始看来完全没有头绪,但是有几个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我一般会每隔一段时间再看一下。现在理论机器学习方向发展很快,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就有很多新的技术可以尝试。其实一开始研究非凸优化的问题是为了解决张量分解的问题(这个是我之前做的研究),但是开始做了之后才发现我们用的工具在很多其他问题中也非常有效。”
从天才少年,到清华姚班,再到斯隆奖,一路走来,鬲融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无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与认可。对此,他说:“其实我觉得天赋是很难衡量的东西。不同的人擅长的东西很不一样,而你很难知道科研中到底需要擅长什么。这些年科研过程中我见过非常聪明,想东西很快的人,也见过想问题很慢,但是可以想的很深的人;有感觉什么东西都能硬算出来的人,也见过靠直觉可以不用自己去算东西的人;有擅长把握方向提出新问题的人,也有擅长解决研究了很久的难题的人,最终这些人也都很成功。”
热爱是最好的动力
“我的感觉反而是做科研的热情更重要。如果真的非常想解决一个问题,总能有办法发掘自己的天赋,而且自然就会努力。一个人如果真心觉得自己的研究很重要,也更容易让其他人相信这些研究的重要性。”
当然科研不会一帆风顺,也会遇到挫折。“一开始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因为喜欢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现在的感觉是题做不出来可以放一下做别的题,论文不中可以投下一个会议,所以压力不是特别大。平时生活中还会打打游戏。”
天才少年,清华姚班,斯隆奖,抽离开这些荣誉与标签,或许鬲融也只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平时生活中还会打打游戏”的普通人。然而一旦投入到所喜欢的计算机领域中,他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我觉得热爱是最好的动力。理论工作中证明一个新的定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在机器学习方面理论和实际应用还差的比较远,所以感觉总是有想不完的题目可以做,因此始终保持着对它的那份探索。”
这个世界有很多困惑,但是拥有初心的人总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和底色。鬲融感慨道:“清华其实是我真正的起点,我在那里打好了基础,而且找到了自我,也提升了自信。就比如,当时有很多数学课程其实也不太知道有什么用,但是后来在研究中会回想起来,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原来它的作用是润物无声的那种,化为了我思维中的一部分,这就是清华严格的基础课程的力量。还有在姚班的时候,老师有时会布置一些任务,最开始我觉得这可能不行吧?这能做到吗?然而当我真正努力去做了,它反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有很多不擅长的东西(像跑3000米什么的)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到。就这样慢慢去突破,去尝试,自我的极限就找到了,而我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提高。”
花花世界多纷扰,而做科研,只有静下心来多做实验多思考,才能使自己保持对科学的直觉和解决难题的能力。“最近机器学习这边热度很高,感觉整个领域都有一点浮躁,论文也越来越多。”
“今后,我希望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做出更有意义的结果。这算是我对自己的一种提醒吧。”在访谈尾声,鬲融这样强调道。
采访:李静 /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