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南昌地铁1号线时,林云志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测量工作中。 潘平 摄
“一堆事,都是信息化方面的。”近日,林云志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现在,一直很忙。
疫情之下,远程办公成为刚需。身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科技部部长,林云志带领团队加班加点,用20天时间开发出一套“云办公”系统,并在2月下旬的“云职代会”上通过“大考”。
背着双肩包,穿着冲锋衣,45岁的林云志身上透着一股“学生味”。
他的确是学生,清华大学在读博士。
2018年,清华面向全球特招了100名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全国劳模林云志从数千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研发成果供不应求
国内唯一的地铁专用检测车就是林云志带领团队研发的。它可以对限界、接触网、轨道等参数进行动态测量。
“之前都是人工做静态测试,2008年开始研发的测试车可以实现动态测试,如果说前者相当于用血压计量血压,后者就相当于背了个仪器在身上动态监测。”他告诉记者,检测车用雷达等传感器实现连续自动检测,可以精确到毫米。
目前,检测车不仅满足公司需要,还为外单位提供服务。“‘档期’都排不过来。”他说这话的时候,难得露出一点小骄傲。
研发成果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是对创新者最好的褒奖。
林云志团队研发的大功率有轨电车充电机也实现了产业化,并运用于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用这种充电机,有轨电车进站后,25秒内就能充满电。
林云志坦言,他带领团队做的主要是基于应用的创新。正是这点点滴滴,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能量。
截至2019年末,我国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43座,运营总里程达到6468公里。
既有前瞻眼光,也有足够定力
1992年,林云志上大学时专业是电网继保,1998年进入清华大学读硕士,学的是高电压。工作后一直是跟电力电子打交道。
他看好这个领域的前景。“这个专业对技术人员要求比较高,既要懂弱电控制,还要有强电概念,应用范围比较广。”
事实上,技术创新既考量是否有前瞻性眼光,找准研究方向,也考验是否有足够定力,沉得下心。
“技术的面太广了,不可能啥都懂,啥都精通,必须坚定自己的方向,集中精力做好一两件事情就很不错了。”他说。
眼下,林云志和团队在做一项更宏大的研究——柔性牵引供电系统。“它的特点是能量控制更灵活,便捷。”他说,这也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可提高电气化铁路的稳定性、可靠性,更绿色节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早期绿皮车行驶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车厢里的灯会暗一下,那是因为存在无电区间。如果采用柔性牵引供电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这些研究依然植根于电力电子技术,但又从他最初聚焦的轨道交通拓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林云志(1998级硕,电机)在清华大学 2015年暑期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言
“做一件事做到极致”
“工作狂人”,是同事们对林云志的一致评价。
同事范建伟印象特别深的,是跟林云志一起调试第一代动态检测车时的场景。当时动态检测车的载体还是一个集装箱,组装地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机械配件加工厂。设备总体调试时正是北京一年中最炎热的8月。
林云志7点就到了现场,此时已经很闷热了,干到10点多,集装箱内的温度已经超过40摄氏度。有人建议,等下午温度稍微降下来之后再调试。可林云志一边埋头干一边说:“再坚持一会儿。”终于,在下午1点多的时候,他抬起头,笑着做了个OK的手势:“解决了!”
此时,他浑身被汗水浸透,鞋子里湿漉漉的。
奔波于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一线、科研会议、技术论坛,林云志几乎全年无休。
但同事们不管多晚把资料发给他,他总会第一时间回复“收到”,并在短时间内给出修改意见。同事们都佩服林云志的干劲。
“有的时候为了研制一个新设备,他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等他一脸笑容地开门出来,准是又攻克了一道难关。”林云志创新工作室的成员罗金说。
林云志创新工作室于2014年成立,5年来这个团队从7人增加到25人。林云志带领青年员工搞创新,使这里成为企业人才的孵化室。
一次,工作室在做一个再生能馈设备的研发,实验室环境的硬件连接均已完成,但是在测试中系统输出始终不满足要求,最终推断是控制程序的问题。团队成员都是业余时间参与研发,很难有大段时间完成这种系统性调试,最终林云志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干了个通宵把程序调好了。
每项技术从研发到应用再到成熟应用都不会一帆风顺。尽管搞技术创新很苦,但林云志还是很想“长时间地做一件事做到极致”,他特别佩服那些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做技术的人。
在林云志的办公室里,一进门就是两张桌子拼成的试验操作台,摆放着模拟轨道和动车机头,那是他针对磁悬浮研究自行制作的模拟站场。
车轮和轨道上的一圈圈细丝铜线以及外接的电源转换模块正是结合磁悬浮线路做的仿真,能随时进行技术研究。
“这是一个距离产业化还有点遥远的项目。目前试验的功率还太小,只有几十千瓦,下一步的‘小目标’是几百千瓦。”
他兴致勃勃地讲解起这个正在研发的项目,神情像是天真的孩子对喜欢的“玩具”保有着最单纯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