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机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他放弃高薪,坚守在川西高原的村小学支教,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大门;保住学校、招来志愿者、点亮不熄的灯火,他让一个村庄换了模样;深耕教育11年,他始终践行着支教理想,教育之路通向无尽的远方。他,就是杜爱虎。
“教育是不会停止的,就像一棵树撼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外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这是杜爱虎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支教生涯的写照。近年来,他获得“最美教师”“四川好人”等称号。
杜爱虎在“四川好人”颁奖典礼现场
邂逅:感动于山、水、人
2009年夏天,22岁的杜爱虎自天津大学本科毕业。此时,他已收到了清华大学电机系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在这个暂无压力的假期,杜爱虎偶然看到了师姐发布的支教招募消息,得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贡嘎山乡玉龙西村小学正急需汉语老师。一直对支教和藏区心怀向往的杜爱虎立刻报了名,顺利通过筛选,来到了玉龙西村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短期支教。
初来川西,独具风情的山、水、人,都让这个山西小伙子充满了新奇。平均4000米的海拔带来了严寒的气候和不适的高原反应,但湛蓝如洗的天空、连绵的草原、云雾下的雪山、随处可见的牦牛、猎猎作响的经幡,都是从未见过的奇妙风景。
比风景更打动杜爱虎的,是当地热情淳朴的人们。
玉龙西村距离康定县城两百多公里,村民都是藏民,大部分过着游牧生活。杜爱虎还记得,周末有空时,支教志愿者们会结伴去周边游逛,有次无意走到了一个荒远的牧场。在这里,他们遇到一位藏民,她并不会汉语,也与志愿者们素不相识,但一看到他们便遥遥招手,用手势邀请他们去帐篷里坐坐,随后又麻利地给他们打酥油茶喝、端上吃食,送他们走时还反复挥手,像是在说“有空再来玩”。
“可能以我们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几个人完全不认识,也无法沟通,但你就是能感受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好客。”杜爱虎回忆说。
高寒环境使得玉龙西村少有新鲜蔬菜和水果,购买需要去一百多公里外的镇上,但村民和孩子们经常会来给他送些来之不易的菜。这些微小的举动,让杜爱虎常常心怀感动,对待教学更是尽心尽力。
杜爱虎在玉龙西村小学支教
尽管玉龙西村小学只有一二年级二十多名学生,杜爱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并不容易。
最大的困难是语言。因为缺少语言环境,当地不少孩子完全不懂汉语,一些上课的基本指令也听不懂。维持课堂秩序时,杜爱虎说“坐好了别乱动”,孩子们嘻嘻笑起来,跟着大声重复“坐好了别乱动”。
“我后来想了想,可能是家长送孩子上学之前嘱咐‘老师说什么就跟着读什么’,所以闹了个小笑话。”说到这里,杜爱虎也笑了。
为了解决这一最基本的问题,杜爱虎用了很多方法。课堂之内,尽量放慢语速,让孩子们慢慢听懂,有较为复杂的词语时会让懂汉语的大孩子们翻译,但不能用得太多,以免打断课堂节奏;课堂之外,创造新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练习汉语。为此,杜爱虎制定了规则,孩子们吃饭、喝水、去厕所时,都必须用汉语清晰明确地表达需求,老师听清楚了才会允许。多听、多说,孩子们的汉语渐渐好了起来。
另一个难题,是孩子们的文明卫生习惯尚未建立。可能是游牧生活的影响,支教第一天,附近村小就有小朋友出了教室门随地大小便。为此,杜爱虎除了教授课程外,也尤为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卫生习惯,耐心地教给孩子们刷牙、洗手等。听说他带过的孩子们进了镇里的中学后学习和文明习惯都保持得很好,杜爱虎打心眼里高兴。
一个月很快结束,留给杜爱虎一段美好的回忆。他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这次支教感觉挺好的,它满足了我对支教所有的好奇,也让我第一次有了做教师的价值感。”
重返:为了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第二年暑假,研究生一年级的杜爱虎原本计划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川藏线骑行。骑到新都桥附近时,想起去年的支教经历,他忍不住拐到玉龙西村,想看看孩子们近况。
见到杜爱虎,村民和孩子们的热情超乎想象。孩子们不停地询问:“虎子老师,你是继续来教我们念书的对吗?”看着一双双满怀期待的黑亮眼睛,杜爱虎不忍心离开,于是放弃骑行计划,再次支教了一个月。
两次短期支教,让杜爱虎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我意识到短期支教能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我之前教给孩子们的语文、数学知识,过了一年时间,他们就忘光了。”同时,由于地处偏远,气候高寒,条件落后,玉龙西村小学一直留不住年轻老师,只有一名年纪很大、即将退休的当地老师教孩子们藏文,师资极为紧缺。支教结束快离开时,孩子们又开始追着他问:“虎子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好希望你不要走……”
由此,杜爱虎开始思考毕业后长期支教的可能性。做出这一决定并不容易,去偏远山区做支教志愿者并不符合家人的期待,从小比较“乖”的杜爱虎深谙这一点。但也正因如此,杜爱虎发现,他很少问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时,他想起了柴静对德国教育志愿者卢安克的专访。卢安克在广西东兰县板烈村小学支教多年,清贫但快乐,与孩子们自然地相处,被报道后引发了许多讨论。“打动我的其实并不是他的教育方式、理念,而是他的状态,不管外界如何看待,他还是那么开心、投入,这给了我很大冲击——原来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也许会承受压力,也许会不被理解,但你可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和既定道路,也可以过得很开心。”杜爱虎感叹。
孩子们需要的是长期传授知识、陪伴他们成长的老师,这是短期支教无法做到的;当杜爱虎看到孩子们在他的介入影响下,人生轨迹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也由衷地感到欣慰和幸福。
杜爱虎和学生上体育课
于是,杜爱虎做出了重要决定:毕业后回到玉龙西村小学继续支教。为了尽早实现这一计划,他对孩子们承诺:“明年,老师就回来继续教你们!”
这个承诺履行起来并不容易,意味着杜爱虎需要在两年内完成原本三年的硕士培养方案,才能顺利毕业。回到学校后,杜爱虎把全部精力投放在了毕业论文上,但时间十分紧张,内心压力巨大,甚至一度出现过脱发的情况。他回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时,自己其实还没拿到论文录用通知,是在答辩结束后、提交所有材料的前两三天才收到,堪堪赶上了时间限制。
此外,杜爱虎也为长期支教做了更扎实的准备。两次短期支教的经历让他清楚地意识到:学得好与教得好是两码事,越是年纪小的孩子,对教学技术的要求越高,必须用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因此,他去了北京几所示范重点学校走访,也联系了几位老师,交流有关教材、教学方法等问题。
做足准备,2011年夏天,杜爱虎第三次回到了玉龙西村。这次,他一待就是四年半。
驻扎:从参与者到管理者
决定长期留下后,杜爱虎不再单单把自己当作一位外来的支教老师,他开始融入当地,并不断思考,还能为村民和孩子们再多做些什么。
杜爱虎发现,师资短缺,是玉龙西村迫在眉睫的难题。如果没有充足的老师,村小学会被撤并,孩子们只能去距离30公里外的乡中心学校住读,很有可能会被迫辍学。
如何找来更多的支教老师?杜爱虎想到了吸引自己来到这里的帖子。2012年秋末,杜爱虎在网络上发布了“‘贡嘎山下’汉语支教计划:寻长期汉语和数学支教老师”的招募贴,并负责志愿者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成为了团队的组织者、协调者、甚至是领导者。几年下来,杜爱虎为贡嘎山乡找来了近40名支教老师,有效解决了当地阶段性师资短缺的问题。
有意来支教的人很多,如何筛选,对杜爱虎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杜爱虎逐渐明确了标准:“第一,年龄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年轻人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年长的一般承担着较大的家庭压力,这两种都不稳定;第二,能保证支教至少一学期;第三,有教学经验、高原生活经验最好,但不强求;最后,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有。”杜爱虎有条不紊地列举。
玉龙西村小学六一儿童节合影
但是,这些标准里,并没有对做志愿的动机加以严格要求。杜爱虎微微一笑:“这可能也是我的一个成长吧。刚开始比较理想主义,会觉得支教这么好的事情应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但后来发现,如果想要团结更多的人,就要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诉求,完全一致是不现实的。”有的支教者是想体验藏区原生态生活,也有人把支教当作逃避现实困境的避风港,杜爱虎并不会过于苛刻,但会仔细考察这些动机是否影响教学。“绝不能本末倒置,首要任务是把教学保质保量地做好。”
对于招来的志愿者,杜爱虎会将其安置在村民家里,每月发放补助。“我一直坚持要给志愿者发补助。首先,如果一个人为了做对社会有价值的志愿服务,反而需要向父母或朋友伸手要钱,这是不应该的。从志愿者组织的角度,我们应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能让他们背负压力来做这件好事。另一方面,没有补助,很难对教学质量提要求。很多人会说,‘来支教已经是在做好事了,怎么还能提要求?’我觉得不是这样。”杜爱虎加重了语气,“公益不仅仅是奉献,如果没把事情做好,那就是把做好事的机会浪费掉了。如果只追求做好事而不追求把好事做好,最后什么也收获不到。”
此外,志愿者们的安全责任,也落在了杜爱虎身上。“刚来的时候我都会和他们签订合同、叮嘱安全问题,但心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杜爱虎说。有一次,一位志愿者周末去爬山,结果迷路了,很晚没回来,山里没有信号,完全失联。他发现后立刻和村民一起骑着摩托打着手电去山里找,一路上思考着低温冻伤、被野生动物伤害等各种可能,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最后,凌晨一点钟,志愿者被找到了,他正安然无恙地坐在地上等,知道“杜老师一定会来找我的”。放下心来,杜爱虎向所有的村民们深深鞠了一躬,悄悄抹掉了眼角的泪水。
尽管肩上扛着不轻的担子,但周末和志愿者们一起聚会是杜爱虎最快乐的时光之一。大家合伙备菜做饭,畅聊人生困惑,讨论教学方法,这都成了杜爱虎珍藏的回忆。
远行:带你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最重要的心血,依然倾注在孩子们身上。
杜爱虎深知教育要因材施教,常常和志愿者们一起探讨适宜当地环境的教育方式。他也发现,城市孩子司空见惯的场景、事物,玉龙西村的孩子很多都没见过,他们长这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县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除了眼睛能看到的家乡外,只有通过电视了解。课本里描述的公交车人数计算题,孩子们不明白,不是因为数学不好,是因为没见过公交车。杜爱虎的方法是,“算公交车不如算牦牛。”
“有机会一定要带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个想法在他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2013年暑假,杜爱虎决定带着孩子们去游学。经费筹集、路线设计、安全保障,每一项都是难题。大家劝他,路线不要安排太长,人数也不要太多,选择两三个潜力大的孩子去就好了。但是,杜爱虎坚定拒绝了。
“要带就带二年级9个孩子一起去!”杜爱虎坚持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们,无论成绩好坏。因为,这有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唯一一次来到大城市的机会。
成都、北京、青岛,火车、飞机、快艇,3个老师带着9个孩子,体验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吃麦当劳,第一次看到大海和长城,第一次走进清华北大。城市里的新鲜事物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杜爱虎一边为孩子们开心,一边暗暗担忧:一方面,他始终紧绷着一根弦,时刻操心着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他害怕孩子们会觉得城市哪里都好,回到家乡后会有心理落差,看不起家乡。他提前给孩子们打了预防针:“城市有很多好玩儿的,但我希望你们也观察观察,家乡有没有更好的地方。”
回校后,孩子们的反馈超出了他的期待。学生达瓦泽仁说:“城市固然有很多让生活很便利的东西,但我们的家乡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也是很好的。希望有一天,我能把城市的便利带到家乡,把家乡的美丽带到城市,这样就最好了。”这让杜爱虎深受触动,他相信,在未来,孩子们一定会成为家乡和外面世界的“连接人”,实现当初的梦想。
为此,杜爱虎也引导孩子们热爱家乡,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不一味强调走出大山,也常叮嘱回家看看。教过的学生达瓦泽仁在今年回到了玉龙西村小学当老师,这个消息成为了杜爱虎收到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杜爱虎放弃高薪、扎根村小学支教的事迹逐渐传开来,许多媒体赶来报道。杜爱虎起初并不愿意,觉得这是一个“私人的事情”,但发现有了更大影响力后,可以为学校争取到更多资源。于是,他接受了四川日报、央视等媒体的采访,也因此联系上了省教育厅、清华校友会等组织,获得了多方物资捐赠,学校里的黑板、桌椅、地暖一点点建设起来。
2014年8月,为应对枯水期玉龙西村常常断电的情况,近十名清华电机系的学弟学妹们来到学校,用了10天时间,将3家企业资助、价值10多万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完毕。即使连续阴雨,3天内依然可以保证学校电力供应。孩子们在灯光下欢呼雀跃,村民们也三天两头跑来学校给生活设备充电,看着大家的生活便利了起来,杜爱虎由衷地高兴。
玉龙西村小学梦之网竣工暨开学典礼(左五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
从这之后,村民们对杜爱虎愈发信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来找杜爱虎商量。时间一长,杜爱虎成了村里的文书、手机修理工、电工、淘宝服务专员等等。甚至村民的牦牛丢了,也会来找他想办法。
杜爱虎也很享受融入当地的状态。在2013年冬天康巴卫视的采访中,杜爱虎身穿厚厚的军绿色羽绒服,头戴着绘有民族特色花纹的毡帽,与当地居民一起拾牛粪,作为冬天做饭、取暖的燃料。皮肤黝黑、熟练地与村民用当地语言交流,这时的杜爱虎,看起来与当地的藏族汉子几乎毫无分别了。
“我还有个藏族名字,是村民们给我取的,叫泽仁达吉,他们说是长寿坚定发展的意思。”杜爱虎笑着说。
离开:并不是终点
尽管对于玉龙西村的人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但长期以志愿者身份支教并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国家各项政策落实,玉龙西村小学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对于支教志愿者的需求不再紧迫。于是,2016年3月,杜爱虎结束了四年半的支教,入职了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成为了一名中学班主任和物理老师,继续在他所热爱的教育行业发光发热。
“走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哭了,在我身上挂满了白色哈达。”杜爱虎回忆。
尽管离开了玉龙西村,但这并不是杜爱虎支教生涯的终点。
2018年4月,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嘉祥集团发布了支教召集令,面向所有校区招募长期的志愿老师,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中学支教,利用办学经验优势,助力当地教育发展。杜爱虎心中的支教梦再次被唤醒,他和另外5名老师一起,组成了首批支教团队,入驻小金中学,进行为期三年的支教。
“因为我们来了,有些优质生源愿意留下了,他们也能就近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我们很高兴看到的。”杜爱虎说。
除了上课讲授,杜爱虎所在的支教团队也采取了丰富的措施来促进办学,如革新绩效考核制度、设置奖助学金激励、开展教育研讨评比等,在嘉祥集团和小金县委县政府的大力重视和支持下,取得了不少成效。
在这其中,游学是帮扶计划的重要部分。“我们计划在三年内邀请小金中学的优秀学生轮流到嘉祥旗下的校区进行为期一周的插班学习,目前已完成第4期。”杜爱虎介绍。这对于小金学生是一种激励,也给嘉祥的孩子们带来了思考。
小金中学学生游学
“有个嘉祥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其实我们获得的,远远比他们得到的要多。’”杜爱虎说,“这些小金的孩子在短短一周时间,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机会的珍视,可能是会让这些嘉祥的学生有点惭愧和汗颜的,因为这些都是嘉祥学生习以为常甚至偶尔吐槽和抱怨的环境。”活动结束后,嘉祥学生组织了公益义卖,用筹到的钱,为小金中学的嘉祥班做了一个图书角。
游学带来的触动不止于此。一个参与了一周游学的小金同学问杜爱虎:“杜老师,你觉得这个世界公不公平?”听到这个问题,杜爱虎心底一震,并没有立刻回答。
“他能问出这些问题,一定是他在感受到对比后,有了困惑。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生而平等、努力改变命运,但他刚刚经历了两边学校悬殊的差距,硬说‘公平’是圆不过去的;但若直接回答‘不公平’,对他可能又是一种打击,努力的意义可能就抹杀了。”杜爱虎说。于是,回到小金中学后,杜爱虎组织学生们就这一问题做了讨论,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得出结论:仅看先天条件来说,世界是不公平的,但这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与自己相比,越努力越能获得机会,这个角度来说,世界是公平的。
“与学生们之间的这种触动、影响,我认为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就是彼此的启发、善良的传递并落实到积极的行动。”杜爱虎认真地说。
杜爱虎(左二)第一次入驻小金中学路上
转眼间,杜爱虎在支教和教育领域已深耕11年。他对教育有自己的思考,也喜欢做这样一个比喻:“人受教育的过程就好像一棵树的生长过程。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像这棵树长出的很多叶子,多少年之后,叶子也许会掉光,就像我们早已忘记许多知识细节;但这棵树枝干越来越粗壮,这就是我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认知世界的方式、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以及改变社会的方式。”
作为一个“行动派的理想主义者”,杜爱虎坚定地说:“我会一直走在教育路上,也会一直践行我的支教理想,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他的教育之路,正通向更远的远方。这路不再孤独,他会和在支教中相识、相知、相爱的妻子携手前进,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比肩前行,为更多孩子点亮未来的希望。
供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