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王太红,本科、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5年8月,王太红作为江西省委组织部首批定向选调生赴抚州市基层工作。曾任宜黄县新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新丰乡党委书记,现任抚州市金溪县委常委、副县长。
为更多人创造幸福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大一伊始,系里新生培训上播放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感人故事,唤起了王太红“服务家国”的梦想。毕业后,当得知江西省委组织部首次定向清华、北大招录选调生后,报国之志与桑梓情怀融汇在一起,王太红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故土,成为了江西省的第一批定向选调生。
在外人看来,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选择去基层工作似乎并非是一个“划算”的决定。身边人常常和王太红说,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从事计算机行业既能发挥专业特长,又能拿到高薪过上优渥的生活,何乐而不为?但在王太红看来,这样的选择只能实现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而前往公共部门能有机会为更多的人创造幸福。
在校期间,王太红曾经担任学生赣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在校内同许多江西籍同学一道致力于传播江西地域文化,也通过暑期支教等实践活动为江西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分享成长经验与大学见闻。在面临选调地域的重要抉择时,有人建议他去沿海发达地区,也有人问他为何不选择青海、宁夏等人才更稀缺的西部地区?王太红认为,沿海地区相对不缺人才,而江西还有很大的建设空间;去青海、宁夏固然可以发光发热,但是回到家乡更能够发挥自身熟悉乡土人情的优势。
尽管在分配工作时,江西实行异地安排的原则,王太红并没有回到家乡上饶,而是到了抚州工作,但是依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故土风情。特别是在街道上听到浓浓的乡音,在街边尝到家乡的小吃的时候。这种亲切而又热切的情愫,总是能够激励他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基层工作当中。
换位思考,将好事做好
刚回到江西工作不久,王太红便被安排到抚州市宜黄县梨溪镇挂职锻炼。
在这里,王太红遇到了他开展工作要迈过的第一道难关—— “危桥事件”。有一天,村干部报告说,洪家危桥出现裂缝,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塌陷,危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当时王太红正分管交通工作,立刻便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第一时间请专家及市县交通部门负责同志来查看危桥的情况,并商讨解决办法。为了确保老百姓的安全,他们决定对危桥实施加固和限行。但一些当地老百姓对这一决策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老百姓正在修建房屋,认为修缮这座桥阻断了卡车运送沙石的唯一通路。有的老百姓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桥之前都没出什么事,现在也不会出事的”。很快,限行桩被偷偷撞倒,撞倒了再修,修了又被撞倒,反反复复。
洪家危桥
一波三折的桥梁维修工作让王太红感到深深的无奈,但是为了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王太红耐住性子,扛住工作上的压力,与村里的干部进行沟通协调,一家家一户户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跟他们陈述利弊。通过与正在修建房屋的村民沟通,王太红在限行上做出一点调整,允许三轮车等小型车辆通过,让村民可以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运送沙石。另一方面,王太红也劝说了部分村民尽量暂缓修建房屋。经过多方协调努力,限行桩终于撑到了建成新桥的那一刻。危桥被拆,新桥屹立,王太红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时隔数年,再次回忆起危桥事件,王太红说:“在基层想把一件好事做好远比想象中困难。有时群众会不理解,会以自身利益为先,这时就需要干部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用通俗易懂的话去宣传,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努力赢得大家的信任与支持。”
用实干刷出踏实感
参与脱贫攻坚的时光,是王太红基层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太红对口包片负责的里阴村是省定贫困村,脱贫任务很重。谈到扶贫工作的挑战,王太红说,当时基层的扶贫流程制度尚不完善,而每个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又千差万别,并且存在返贫问题。因此在扶贫工作中既要保障普通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又要兼顾公平性;既要为贫困户“输血”解决燃眉之急,又要思考“造血”的长效机制。王太红认为在扶贫工作中,致贫原因千差万别,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先天或后天事故导致的生活残疾不能自理,但也有一些人是因为不务正业,好吃懒做。面对不同的贫困户应该实行不同的帮扶政策,“扶”是手段,“富”是目的,重在“扶”而不是“救”。
新丰乡贫困村面临违拆
有了工作机会和市场需求,才能让贫困群众明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了改变里阴村的贫困现状,王太红和市政府办的驻村小分队一道,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对于一些因为残疾而致贫的群众,王太红和同事们经常上门帮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一些由于自己不思进取而致贫的贫困户,王太红也积极上门对其进行政府扶贫政策讲解,让他们明白贫穷不是宿命的道理。
王太红在梨溪镇
在住房保障问题中,有的住户不满意政府的新房搬迁标准,有的住户希望叠加享受政府的安居工程政策。为了有针对性地破除政策梗阻,王太红操着一口略不熟练的宜黄话,挨家挨户了解民情,询问住户不满意新房搬迁标准的原因。对于希望叠加享受政府的安居工程政策的住户,王太红积极劝说使其明白这是不符合搬迁政策规定的。经过不懈的努力,原本十分棘手的里阴村住房保障工作打了个大胜仗——共计拆迁危房2000多平方米,争取到了4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达80余万元。
回望这些故事,王太红说,在基层克服的每一道难关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因为它们给了我用实干刷出来的“踏实感”。
守护脚下的绿水青山
从今年8月起,王太红开始担任抚州市金溪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工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工作。从乡到县、从基层干部到分管领导,随之而来的是新困难和新挑战。
金溪县的环保工作压力非常大,今年上半年金溪县陆坊工业区因污染严重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组督导组作为典型案例点名通报。面对金溪的环保难题,王太红压力大到整晚睡不着觉,干脆住在办公室。很多化工、环保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懂,他就拿出当年在学校当码农、搞科研的劲儿,通宵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技术难题。有的企业说“搞环保成本太高,我们都没办法赚钱了”,要么消极应付,要么搞白天晚上“两面派”。王太红就挨个企业走访做工作,一方面认真宣传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设身处地,站在企业的角度,尽最大努力帮忙解决部分成本和技术问题,让企业真正感受到环保不是负担,而是企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让自己和他人都生活在更美丽的江西的利在千秋的事。
企业调研现场
还有一些问题来源于落实政策的“一刀切”,为此,王太红专门组织相关部门多次讨论如何因区域施策、因企业性质施策、因企业发展阶段施策……就这样一点点克服困难,一点点推进工作。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在新政策的引导和新技术的支持下,我们改进了工业流程和设计工艺,现在不仅环保指标达到了,产值还不降反增,自己睡得都安稳了,再也不怕天天被政府盯着整改、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说破坏青山绿水了”。王太红也终于放下了久悬的心,说道:“新的岗位带来了很多挑战,但也带来了更多成长。只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一切都是值得的!”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如今,公共部门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的就业选择,但一些同学参加选调时对公共部门还并不了解,存在人云亦云、随大流的问题。当谈及对师弟师妹们的职业发展建议,王太红强调了“选你所爱,爱你所选”的重要性。选择一个行业,一定要建立在对它的“机遇”和“不完美”都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公共部门,不是因为它能够实现快速提拔,也不是因为它是逃避“就业难”的次优选择。
王太红说:“如果同学们抱着这种期盼去选择选调生的话,可能会有较大的概率失望,甚至耽误宝贵的青春时光,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际遇。”基层工作面临许多困难,也时常会遇到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高。只有把自己的就业选择当做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接受它的不完美,接受它的客观,然后干下去,就会慢慢找到了乐趣。
对于有志于前往公共部门就业的同学,王太红建议在校期间多利用学校的平台,如团学组织、基层研究会等,去提前了解体验,做好心理准备,提升综合能力。他坦言,大一的时候他对职业规划也是非常懵懂,沟通能力也不是很强,在校内从事社工的经历令他收获颇丰。例如,在担任班干部的时候组织大家去春游,如何安排行程是对组织协调能力的现实考验。在校研团委组织部参与团代会筹备时,分管的师兄提出要对标中央团代会的标准来准备会务,严谨的流程与对细节的把控也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办文办会经验。
接受采访时,回忆起在清华园的时光,王太红感慨万千。离开母校已经六年多了,但这份学缘带给他的成长仍在继续。他将继续在家乡的热土上怀揣初心和理想,在基层的广阔田地间燃烧着火热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