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陈光明:勇于超越者,一路光明!

2022-10-19 | 吴岳恒 何逸菲 | 来源 公号“清华人文”2022-10-18 |

校友简介:

陈光明,湖北大冶人,1991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95年毕业后进入中国日报工作,后前往美国留学,拥有美国西北大学的整合营销传播学的理学硕士学位和位于硅谷的圣塔·克拉拉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陈光明曾效力于苹果、沃尔玛、洲际酒店集团等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后担任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负责思科全球最大的事业部企业网络业务,去年9月,他加入了美库尔集团(Merkle)并出任美库尔中国首席分析官及客户解决方案负责人。

从大学专业的选择,到职业的探索,陈光明一直走在“反叛”的道路上。做出“反叛”的决断,或许只是需要一些勇气,但是选择之后,人又该何去何从?陈光明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反叛”的勇气背后,对机会的敏锐觉察,对自身能力的不断锤炼,才是走向光明的关键。

人生不设限——化学天才的叛变

1991年,陈光明参加高考,被清华大学外语系录取。

考上清华,对陈光明的师长好友来说,只能算是意料中的喜悦;但曾在全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他,最终竟然选择了外语系,这让他的化学老师颇为失落。多年后,陈光明的妹妹在这位化学老师的课上听到这样的感慨:“当年我班上出了个化学天才,可惜一个天才‘叛变’了,没有去学化学……

离开擅长的学科,前往崭新的领域。这种不为自己设限的精神始终潜藏在陈光明的内心深处,使他不断尝试和探索新鲜事物,拓宽自己的眼界与能力。

在清华园,课业之外,陈光明进行过许多社工方面的探索,其中有两件事情使他印象深刻。一件是做销售的经历。当时社会上流行自己组装电脑,陈光明就在一家有关电脑零配件的商情公司兼职做销售,每周拿着最新的价目表到其它公司进行推销。这一工作绝非易事,在多数人最多只能拿到对方的名片时,他已经做出了不错的销售业绩。这段经历让他很有感触:“其实人生中很多事情都类似于销售,做成事情是需要技巧的。”

第二件事与他后来的工作有关。他曾在中国日报实习,回到校园后便借助报社的赞助举办了面向全校的英语作文比赛、摄影比赛。这些比赛成为当时同学们的校园记忆之一,后来在同学聚会中,陈光明的同学们还经常提到他举办的这些活动。这段经历提升了陈光明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还使他积累了举办比赛的经验。毕业后,陈光明进入中国日报工作,参与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举办第一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从1996年至今,这一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多届。对此,陈光明感到很自豪,玩笑着声称:我也算是这个比赛的founding member了。

校园里的广泛探索将陈光明带到了新闻界,在那里,他仍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特定的工作或话题中。除了举办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他还负责科教新闻,开设过自己的访谈专栏,采访众多教育界的名人政要。博览百家观点,使陈光明受到了很多启发,“那种人生经历是非常难得的。”

不为自己设限的精神,一方面来自于陈光明的个性,另一方面或许也来自他在清华大学受到的人文教育。在他看来,如果把人的认知比作一个T字的话,理工类的课程更主要的是专业深度,一步一步前进到专业的前沿,是T字的那条竖线;而人文的学习则能够培养思维的广博和深刻,使人生道路更加宽广,是T字的那条横线。人文的学习促进了思维认知上的成长,这条横线对于人生的发展和成就来说是很重要的。陈光明也对学弟学妹提出建议:我们的同学一定不要把自己固化到专业学科的界限中,而要借助清华大学提供的学习机会,广泛学习,探索感兴趣的知识

在中国日报工作五年后,陈光明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专业的选择上,他再次做出了突破自我的选择:前往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攻读营销传播学专业。这一选择开启了他另一段精彩的人生。

勇敢把握机会——从对话巴菲特到共事乔布斯

投资家、企业家巴菲特每年都会抽出一些时间与学生见面交流。2001年,当时的西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为学生们争取到了一次见面的机会,但见面交流的名额只有5个。院长分配名额的方式是请同学们写文章回答为什么要选择你去见巴菲特,而不是别人?再由院长根据文章进行挑选。最终,陈光明通过了考核,成为其中唯一一名中国学生。

陈光明表示,当时文章的内容细节现在已经记不太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篇文章的成功离不开自己此前在中国日报的五年记者访谈经历,离不开自己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观点时进行的思考。

在见面前,陈光明仔细阅读了巴菲特的传记材料,做了不少功课,“这样的机会太难得,要珍惜时间,我可不能问一些很傻的问题。”

见面那天,巴菲特开着车,陈光明坐在副驾上,两个人有问有答。巴菲特的回答在年轻的陈光明的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比如巴菲特在何时退休的问题上回答说:“在我去世5年后,我才会退休

在回想这段对话时,陈光明感慨道:“这是有多么大的魄力、影响力啊!”随后又笑谈称:“能和巴菲特共度一天的时光并和他一起共享牛排大餐,这也算是我人生里的高光时刻了吧。”

尽管陈光明表示这段经历存在运气的成分,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他没有在最初报名时果断地抓住这个机遇,那么后来的好运也就没有发生的可能。勇敢把握机会,这是我们在陈光明身上学到的又一个优秀品质。这一品质在后来陈光明进入苹果公司与乔布斯共事的经历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当时,陈光明在杂志上看到了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做的演讲:“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演讲内容使他深受震撼,我后来至少听了二十遍,每次都有新的启发和想法当时听完之后我觉得,哇,这个人太厉害了,我一定要去苹果公司上班。听到演讲时是6月,随后陈光明便积极主动地寻找机会,3个月后,他通过层层面试,又得到了西北大学教授的推荐,最终如愿前往苹果公司总部工作。

“苹果公司就像所大学,它的文化和其他公司是不一样的。”在苹果,陈光明从乔布斯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学会专注和拒绝:乔布斯曾在一次大会上说,“如果你有20件事可以做,那么你一定要对其中1819件事说NO(不),只对12件事说YES(是),这样你才能集中精力完成好。

在苹果就职期间,陈光明还把握住公司赞助的机会,在著名的圣塔·克拉拉大学攻读了在职MBA(工商管理硕士)。

关于与巴菲特对话和与乔布斯共事这两段经历,陈光明非常鲜明地表达自己对机会的重视。“很多机会你自己要是不去争取只是想一想的话,那就一定拿不到。去苹果公司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事情总要有个开始,我要去积极地争取这个机会。”“人生就是这样,无论大事小事,很多机会都要主动争取。”

乔布斯演讲中的一句话——这也是陈光明在访谈中直接引用的一句话——或许向我们解释了为何他如此强调对机会的把握:“你无法预先把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只有在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我们在经历人生时无法知道当前的选择会对未来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向前抓住机会,而眼前的这些机会,都会在未来汇聚成线,构成我们的精彩人生;如果不去勇敢地迈出这一步,那我们的人生或许就会少去很多可能。

第一炮要打响——跨越二十多年的传帮带

陈光明曾效力于苹果、沃尔玛、洲际酒店集团等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后担任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负责思科全球最大的事业部“企业网络业务”。去年9月,他加入了美库尔集团(Merkle)并出任美库尔中国首席分析官及客户解决方案负责人。

虽然有着璀璨的职业生涯,但时至今日,陈光明仍记得自己即将毕业离开母校清华时,当时的外语系书记在毕业寄语中提到:不管你们去到怎样的新岗位上,第一炮一定要打响。“这是教导我们(在进入职场后)首先要高质量完成工作,把自己的口碑树立起来。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的。”

当年老师的寄语,影响了陈光明的职业生涯,今天,陈光明也在用这句话激励着年轻的一代——这是一次跨越了二十多年的传帮带。

清华的熏陶和培养也让他意识到,进入社会之后要想把事情做好,需要具备的是综合的能力和素质,每一位毕业生既要有足够的硬实力,也要有很好的软实力。

陈光明所说的软实力,主要是指情商,是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一个人成功与否或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商。如果你是研究火箭卫星的科学家,那你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这个事情做好、做到最牛。但是一般人都是做着普通的工作,这个时候决定你的就是你处理对上、对下以及平级各个层次人际关系的能力。”陈光明在采访中提到,在职场中不能心高气傲,学习人际交往中的soft skills(软技巧)并把这方面做好,才能在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但这个事情是很难的。他同时坦诚地说道,我觉得我自己到现在都还没做到,也一直在学习。


陈光明对待生活与工作都有着昂扬的精神面貌。他很珍惜在清华的学习时光,认为把握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让在清华所学的知识走向社会后有用武之地,才算不辜负母校的培养和期待。

陈光明很喜欢“人文日新”这一标语。“过去的清华,人文大师辈出,留下了很好的人文积淀。我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大师成长起来,未来的学生在提到他们时,也能像我们今天提到过去的大师那样感到自豪和骄傲!”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