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余悦:高考究竟是不是人生的转折点?

2020-07-06 | 余悦(2003级软件学院) | 来源 公号“童行学院”2020-07-06 |

余悦,2003—2007年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01考清华,是我的一场“意外”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

新冠的缘故,今年的高考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很是同情这群孩子们,又多紧张了一个月。

我挺庆幸,17年前我高考的时候,没有遇到这么一出。

对,17年前,我高考就在“非典”的那一年。

当然,我不在北京,年纪又还小,即便是“非典”,也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恐慌情绪。只是从五一开始,突然收获了一段漫长的假期,给高考前的紧张氛围,带来了一丝宽松。

那会儿的互联网很不发达,自然没什么网课之类,而且放假消息来得很突然(五一假期结束前打电话到家里通知继续放假,然后就一直放到高考……),老师也没来得及给布置一大堆卷子,更重要的是,父母没有停工,白天都是自己在家。所以就,挺闲的吧……实话说除了和男朋友逛公园和逛书店,我真忘了自己还干了啥……但我保证我肯定是学习了!因为学校安排了考前答疑我还去了!

其实这一年,对于我们影响更大的一件事,是高考改革。我们赶上了辽宁省高考历史上唯二的“大综合”考试,而且是第一年。所以我们的考试科目特别多,模考都是9门课一起考,所以高中是人生的知识巅峰,诚不欺我。

第三个意外的影响,就是那年发生了“数学考卷泄露”事件,然后我们考的是备用卷,特难……最后一道大题我没做出来,以及内心认可给我再多时间我也做不出来那种难!

总之,考试科目多+备用卷太难+非典放假的特殊心情=整体的考分很低。低了多少呢?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低到了640多分,而2002年是656,2004年是665。一本的提档线,2003年是523分,2002年是528,2004年就到了惊人的558(对,理科线至今还没有能超越这个分数的)。

然后我就占了不偏科+不紧张的便宜,考出圈了。最后以全校不是第二就是第三的分数,被清华录取。

补充一句,我之前高三的成绩排名大约是全班第10名、全年级30名左右(对,全年级8个班,我们班第10名能在年级前30,感受一下哈,顺便说下我们入学时候都是平均分班的,因此不存在重点班;我们班的老师也是同时教其他班的,因此也不存在开小灶)。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我是人品爆发才考上的,从来不觉得我自己有什么厉害之处,甚至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是“不配”去这么好的大学的。

02读清华,是我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而这种“不配”的感受,在我入学清华之后,又不断地在各种场合被放大。

学习就不用说了,遍地是大神,我们玩笑说,随便扔块石头,都能砸到一个状元。

所谓“大神”的意思,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中的,刻苦、自律、追求成绩,所以分数高。而是,人家根本不用怎么学习,就直接秒杀你整个学期每天啃书的。

那好,不和大神比学习,我珍惜学校的各种资源,全面发展可以吗?

不为了显摆,随便丢一下我的履历:

四年院系学生会经历,两年是常务副主席,从大一开始参与学院首届学生节,到大三成为总负责(学生节是每个院系一年一度的最大节日,总负责就是从筹备开始盯、直到现场还要拿着对讲机把控全场的那个人);

大四兼任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学生会部长,在任期间参与筹办校园歌手大赛等校级重要活动,还完成了学生会会刊从零到一的创办工作;

四年学生艺术团经历,大一零起点通过考核加入国际标准舞队,一年后进入一队,参加过全国比赛,拿过单项名次。

两年清华登山队经历,去过高原科考,后来因为国标队的训练放弃了登山,改为幕后工作。

对了,我还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比如运动会长跑第二名、征文比赛三等奖之类等等。

同时我的成绩也不错,从大一到大三每年都是能拿奖学金的(大四毕业了没有),读研是保送的(跨学校跨专业)。

即便如此,我却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方面上感到过自信,至于理由,我可以引用知乎上某答主的回答:

出自知乎问题“在清华大学当学渣是怎样的体验”

对,清华这种地方,不是只有在学习上能遇到大神,而是无论在哪里都能遇到大神。

我自认是一个非常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朋友也是这么评价我的),父母也没有给我压力的习惯。但我在清华期间,抑郁到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哗哗地哭着说自己没能力毕业。

我看到很多文章说,清北这种名校的学生,从小重视分数太过了,为1分都会纠结很久,忽然从状元的神坛跌落的时候,心理无法承受,所以才会抑郁。

但我想说,真的不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经年累月都在高大的丛林中生活,当然很难看见阳光。

03在清华,那些我得到的和没得到的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很感激自己在清华的这段经历。为什么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名校内的生活,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单从学术来说,就有全国最知名的教师学者,如果你愿意(又足够强大),可以和院士直接对话讨论领域前沿问题。

就算你在学术上不够强,也有很多很多丰富生命的选择:光是体育学科的选修课就有几十种;兴趣社团更是不计其数,想学什么都有人手把手教,还有一群人一起进步;想了解热点话题有N多论坛讲座;想锻炼能力欢迎加入学生服务组织;需要什么帮助也有辅导员和学生指导中心的老师提供帮助;真的完全无法决策,还可以在论坛上发帖和别人讨论一下(抱歉这是我们当年,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是否还流行校内BBS)……

凭着这些丰富的资源,可能无法强大到帮助一个人看清自己的一生,但是,它们会帮助一个年轻的学生看到这个广阔的世界,看到未来的无数种可能。

同时,名校能够提供给你去看见的,都是国内前沿的、高质量的人或事物,当你见过珠穆朗玛,自然就不会以爬上家门口的小山丘为傲,而是自然而然地认为“世界第X峰”才是值得追逐的方向。

所以名校毕业的学生,大多高标准而又谦逊。

当然,谦逊到了一定程度,就是自卑,这种自卑感从何而来我前面也说过。这种自卑,不是源于从高处跌落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人在广阔的宇宙面前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但是,当这种自卑伴随着高标准而存在,就可以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慢慢地被自信所消化,因为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对自己有那么高的标准和要求(而不是来自外界强加),你懂的。

对我来说,在读书期间以及毕业后的好几年,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学校的名字,因为我觉得我配不上“清华毕业生”这个名号,用我们自己开玩笑的话,叫做“校强我渣”。

也是这种自卑,在10年前的毕业季,让我错过了自己心仪的工作机会。

所以当我有了孩子,我非常支持他从小走过更多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他从7个月开始跟着我和爸爸去到不同的地方,他2岁到5岁之间,我在童行驻站、出差、考察营地,也都会全程带着他。无论是在山区昏暗的教室里,还是在都市摩登的最高点,无论语言相通,还是语言不通,都能给他的记忆中增加新的人生体验和社会技能。

但在后来,为什么我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实并不是因为清华。

你的人生中,总有一些东西,不是名校能够带给你的。

很关键的一点,是一个人的学习习惯。这是在多年的成长中培养起来的,而不是短短的大学几年所能带给你的。

比如我,最重要的一个学习习惯就是,遇到困难爱死磕。上学的时候表现为做不出的题目反复研究、直到正确地做出来为止,大学里有过一道平日的作业题算了一宿的记录——看起来是有点“笨”,但却给了我一个深度思考的机会,让我真的“理解了”,而不是表面上“会了”(但也不要迷信,即便这样,这个学科我也并没有学得多出色);这种精神在毕业后的工作里——尤其是在当老师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会为了一门课程的准备买来成堆的书籍、阅读大量的论文,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对于这个领域足够的理解,写出有深度的课程。

而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有的学习习惯都是靠外界监督和推动,而不是自发的热爱,那么在大学里,忽然撤掉了一切外部管束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懒散下去。我在清华时候没有听说哪个同学“本科毕业没拿到学位证”(我后来才知道在许多高校中很常见),但我听说因为无心学习而被学校劝退的,不在少数。

但是勤奋刻苦并不是能够“带你飞”的绝对路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方法。很不幸,这个东西,也不是名校能够带给你的。

你都已经考上清华了啊,难道连学习方法还不会吗?

很遗憾,对于许多一路“应试”上来的学生来说,还真是不会。

清华的老师,第一讲课快,一节课讲一章,幻灯片刷刷地翻过去,一堂课讲完了,啥都没听懂,是非常正常的事;第二考试之前也没什么复习,更是没有划重点——考试范围?讲过的全考。教科书?没有,难道你没记笔记吗?第三老师水平太高,你认为的想不明白的问题,在他们那儿都不是问题,直接跳过不解释。

嗯,总之,不得不非常脸红地坦白,我当年准备数学期末考试,靠的是做考研数学的练习册——因为我只会这个法子啊!

而真正的“逻辑”与“方法”,其实是我工作多年之后,才学会的。

因为工作不是做题,不会考核你“记住”了什么知识点,也没有什么“套路”与“解题法”。幸运的是我在工作的前几年里,经常帮领导写总结报告等各种宏观材料,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系统化的思维方法。

一个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它本身,它由什么引起、受什么影响、为什么会发生、如何解决、是否涉及到跨部门、是否涉及到机制层面的问题、如何用最少的代价预防它的再次发生、同时又不会引入新的问题、如何在这个执行的过程中进行监控、如何评估是否达到效果……

渐渐地我从负责一个功能到一个项目到一个系统到一个产品,写的报告从总结计划到项目策划到长期规划。

到了这时候,我才知道当年怎么都学不会的东西,到底是为什么学不会——单纯靠记忆和练习来学习,是不够应对这些高级学科问题的。

也是直到我认识到了这些,我才能在说出“我是清华大学毕业的”这件事的时候,不会脸红。

所以,当我成为老师之后,我最擅长的,就是从堆积成山的知识信息中,提取要点和线索,然后总结成方法工具——这就是我的课程中,每周一个“思维小工具”的由来。

知识记不住没关系,但思维工具对你们很重要,请你们好好地理解、认真地做作业——这是我经常对学生唠叨的话。

04拼高考,究竟意义何在?

回到主题,我们寒窗苦读12年(算上幼儿园的话,大概还有15年16年的……),只为了把自己的一生依托在“高考”这件事上,真的值得吗?

总结一下我在清华的经历:大学带给你的,是一个新的环境、一片新的视野;而不能改变你的,是你面对人生的方法与态度。后者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和从小的教育,前者呢?必须依靠大学给予才能得到吗?

对于三四十年前的年轻人——比如我父母那一代——来说,成长的环境是受限的,自己又是无力改变的,那么高考就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到大城市去,看更高的天更辽阔的地——这是高考何以成为人生的“转折”。

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脚在自己身上,去哪里、看什么,凭自己。大学只是一个机会、一个新的舞台,能否在这个舞台上起舞,其实靠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跳舞的能力——原本拥有的,或者全新学会的。

但无论一个人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都应当明白的是:这只不过是我们人生可选的众多机会中的一个而已。对于人生来说,重要的不是我有没有考上某个名校,而是我有没有见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有没有足够的对于世界的包容,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没有追求,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以及是否知道应当怎样解决前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了这些,人生才是自由的、可以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束缚在“应当在”的某条路上。

这是我做教育的初衷,也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推动孩子们去思考的方向。

有人说,你这个是高端的精英教育,我说不是的,如何探索人生这堂课,与出身无关、与经济状况无关、与年龄和学段无关,而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应当经历的。

但是,这堂课确实是昂贵的、值得下功夫的,因为心灵的自由,本来就是无价的。

最后,祝福今年高考的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这场与往不同的战役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相关新闻

  • 262018.06

    郑泉水:究竟是什么抑制了学生成为创新人才

    改变应试教育,必须进行基于多维度评价指标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选才择才的标准无疑是教育的风向标,只有标准变了,应试教育才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172009.06
  • 182014.09
  • 122020.08
  • 022019.01

    董家鸿:高考带我迈入“人生的春天”

    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会是一名代课老师。是高考,给了我们这些贫寒学子“跳”出去的机会,让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 222023.03

    卜启圣:我的高考故事

    2020年的高考在抗击新冠疫情和特大洪水的战斗中顺利结束了,留给人们十分难忘的记忆,也让我想起了60年前的高考故事。1960年我从南县一中毕业,第一次参加高考。考完后,自我感觉特别好,很有自信地第一志愿填报了清华。我父亲是县邮电局局长,每天傍晚我都去邮局看通知书到了没有。一天又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我则一次又一次地空手而回。但我不但没有失望,反而一天比一天高兴,心想肯定是...

  • 192023.01

    张泽:人生的两点间 直线不是最短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22011.07

    清华大学在京高考录取结束

    400名优秀高中毕业生圆梦清华   日前,清华大学在京高考录取工作顺利结束。

  • 072021.06

    李同振:高考五十六年前

    清华母校110年华诞刚过,新的年度高考来临。56年前参加高考的情景不禁闪现眼前。那是1965年初夏,我在深泽中学参加高考,那应是“文化大革命”以前最后一届高考。前一天晚上,躺在学校集体宿舍,听着周围床板的声音,我也同样翻身不止,久难入睡。考前紧张,人人皆是;而我,还反复回顾高考的抉择。我从小喜爱文学,高中一、二年级曾一度放弃理科功课,受过运动冲击的父亲动员亲属极力规劝,考虑到自己理科也不相差,我隐痛割爱...

  • 142018.12

    方滨兴:高考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导数”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无数个选择和转折,关键是如何应对。一路走下来,我认为应该勇于、乐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地带,去探索新的领域,迎接未知的挑战。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