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傅耀良:爱好运动让我终身受益

2020-11-17 | 傅耀良(1970届水利) | 来源 公号“无锡清华校友会”2020-11-14 |

1964年秋季我如愿走进清华园,学程是五年半。如今,毕业离校(1970年3月)已经滿五十年了。对清华园生活的眷恋,对青春岁月的追忆,成了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我对清华体育有一份很深的情结。

话说清华岁月五年半,最值得回忆的其实是其中的前两年,即1964和1965两个学年(六十年代中期)。在我看来,这段时间是中国教育界的全盛时期,是清华大学的全盛时期,也是清华体育的全盛时期。从1966年6月“文革”开始,至1970年3月我们这一届离校,有3年多时间,那是动乱年代,清华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清华体育也风光不再。

傅耀良

一、六十年代中期的清华体育

作为一名普通的清华校友,我想用六句话来概括六十年代中期的清华体育:校长书记亲自倡导;一流专家引领有方;群众体育全员参与;校内赛事丰富多样;校队健儿捷报频传;高手表演精彩纷呈。这是我对当年清华体育的中肯评价,也是发自我内心的赞美。

校长书记亲自倡导。“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这句口号就是清华校长、校党委书记蒋南翔提出来的。它是清华体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每个清华人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

当年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艾知生,亲自主抓清华体育代表队的工作。

蒋南翔校长、艾知生副书记分别是1930、1950年代清华校友。他们在大学年代曾经受到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的清华体育的多年熏陶。他们对大学教育的真谛有非常深刻的领悟,对清华体育情有独钟。他们都是清华体育传统的得力传承者。

我第一次听蒋校长做报告是在“清华大学1964年新生入学典礼”上。全体新生(1651人)到会。蒋校长做了长篇报告。他说,每个清华毕业生不仅要业务上、政治上都很好,身体也很棒,要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我第一次听艾知生同志做报告是在1964年9月12日的全校体育工作总结大会上。会上表彰了一批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并提出了今后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计划。他的报告风格是滔滔不绝,生动幽默,说理透彻。

一流专家引领有方。当年的清华大学体育教研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一流专家云集,领军人物知名度极高。这里仅以马约翰、夏翔、王英杰3位知名教授为例。

马约翰教授曾获1910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学校联合组880码冠军和440码第三名。1936年担任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14至1966年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等。他一生积极倡导体育,热情指导青年进行体育锻炼,为人师表、德高望重,受到国家的器重和人民的尊敬。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被称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夏翔教授是我国早期著名的田径运动员,1924年在武昌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荣获撑杆跳高第一名。他曾代表我国参加1923年第六届、1925年第七届、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并在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创造中国的撑杆跳高纪录。1933年起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体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之职。1964年当选为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

王英杰教授1946年起任清华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体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之职。擅长田径、篮球,曾任中国田径协会委员兼裁判委员会副主任,曾担任多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副总裁判长、总裁判长。

这几位一流专家视野开阔,决策科学,在指导清华体育的普及和提高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运动场上大家经常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广大学生面前,他们都是清华体育精神的鲜活榜样。

群众体育全员参与。每天下午课后,号召大家去运动场的广播会准时响起,同学们会立刻放下手头的书本和作业,争先恐后奔向运动场,参加体育锻炼,做到全员参与,即使体弱的同学也不例外。清华的体育场馆设施比较先进。西区有一新一旧两座体育館(旧体育馆内有室内游泳池,二楼有环形跑道);有西大操场;有西大饭厅(适合于乒乓球等项目);在明斋、化学馆南边还有近10片篮球场;气象台下的山坡可以用于爬坡训练。东区的东大操场是1966年建成启用的,它的占地面积特别大,用于田径比赛的跑道有12条,当年号称“亚洲最大田径场”;东区学生宿舍附近的篮球场、排球场也有几十片。

在体育运动方面有特长、运动水平比较高的同学,通过选拔有机会参加校级或者系级运动队的训练。以我所在的1964级水工02班为例,全班31人,参加校、系两级运动队训练的有12人,占全班人数的38.7%。其中,郑继祖(校短跑队);傅耀良、黄祖英(校中长跑二队);何宇平、李常莲(校游泳二队);杨之媛(校自行车队);李庆贞(校射击队)。刘德义、杨裕庭(系中长跑队);胡汉穑(系航海队);朱小同、张雪梅(系射击队)。

校内赛事丰富多样。据本人当年日记记载,在1964和1965两个学年,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校内赛事共有11项,列举如下:

1.“新生运动会”和“高速度运动会”(1964年11月1日)。前者限大一新生参加,后者由各系派短跑好手参加,年级不限。

2.“冬季越野赛”(1964年12月20日)。只计团体名次。

3.“乒乓球个人冠军赛”(1965年2月5日)。

4.“第一届环校赛”(1965年2月14日)。全程约5000多米,有数百人参加。其中包括校运动队的队员和来自各系的长跑爱好者。

5.“清华民兵师比武大会”(1965年3月6日),项目是“男子三公里武装越野跑”。属于团体项目,以各系代表队最后一人抵达终点的时刻先后确定名次。

6.“1500米测试赛”(1965年3月28日)。

7.“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1965年4月24日至25日)。本届运动会上,工化系、动农系分获男女团体总分冠、亚军。

8.“一九六五年清华大学冬季越野运动会”(1965年12月25日)。

9.“春季环校跑”(1966年3月20日)。

10.“第十三届田径运动会”(1966年4月23日至24日)。

11.“高速度运动会”(1966年5月29日)。

校队健儿捷报频传。在六十年代中期,清华体育代表队可能是全国高校中项目设置最齐全的校级体育代表队,共有几百名队员,设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棒球、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自行车、射击、体操等项目。

学校对体育代表队骨干队员实行集中训练、住宿和管理,设立运动员食堂。还配备辅导员,单独按代表队建立党团支部和团总支。这种组织形式当时可能是清华首创。

体育代表队的教练团队由夏翔、王英杰等老师领衔,阵容强大。各项目校队队员严以律己,刻苦训练,力求“业余超专业”。文革前,清华体育代表队涌现出蓬铁权、陈铭忠、张立华、胡方钢、赵希人等运动健将。有些健儿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比赛,有的健儿还多次打破全国记录(如自行车运动员张立华)。有些校队健儿成为同学们心自中的“体育明星”,例如张继培(男子100米、200米)、吴建如(男子400米、800米)、王福满(男子5000米、10000米)、丁志胜(女子100米和跳远)等等。清华男篮的主力队员则是男生们的偶像。

在北京高校许多运动项目的比赛中,清华校队实力占优,捷报频传。我去比赛现场观看过的几项重要赛事列举如下:

1964年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林学院举行“北郊第六届高校田径运动会”。清华获男、女总分第一名,获19个单项冠军,破5项、平2项北京市高校记录。

1965年5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石油学院举行“北京市第9届高校田径运动会”。清华获男子团体、女子团队、男女团体总分3项冠军,优势明显。获得男女团体总分第2名至第10名的院校依次为:石油、钢院、师院、师大、地院、北工、林院、北大、矿院。在本届运动会期间,国家田径队优秀运动员倪志钦、刘庆封、梁仕强、贺永宪、崇秀云、张凤兰等给大家做了精彩表演。其中,在男子跳高表演中,倪志钦以2米26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离世界纪录仅差两厘米。

1966年5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地质学院举行“北京市第10高校田径运动会”。清华再次获男子团体、女子团队、男女团体总分3项冠军,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此外,我曾经在清华校内“1号篮球场”观赏过清华男篮先后战胜福建省青年男篮和江苏省青年男篮的精彩比赛(1965年)。

高手表演精彩纷呈。为了丰富校园生活,让同学们近距离观赏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和风采,学校有时会邀请国家队优秀运动员来校表演。例如,1966年5月4日,国家体操队优秀运动员王维俭、蒋绍敏等应邀来校作精彩表演,与本校学生同庆五四青年节。

学校有时会承接一些全国比赛。例如,1965年9月13日,第二届全运会部分篮球比赛在清华举行,河北男、女篮对黑龙江男、女篮的比赛,结果河北男、女队双双告捷。又如,1965年9月14日,第二届全运会排球比赛在清华举行,辽宁男、女队分别对阵江西男队和湖南女队,结果江西男队、辽宁女队获胜。

学校有时会举办一些体育界知名人士报告会。例如,1965年5月26日下午在大礼堂请国家体委负责人荣高棠(清华校友)做报告,介绍中国体育的发展和优秀运动队(员)为国争光的事迹。

二、 我在清华的体育运动经历

1964年10月13日下午课后,我作为大一新生,首次参加校中长跑二队训练,内容是越野跑,从清华西校门至颐和园(往返约6.4公里)。

1966年5月11日下午课后,我最后一次参加校中长跑二队训练(此后就因“文革”而中止正常训练),内容是越野跑,从清华西校门至青龙桥(往返约10公里)。

如此算来,我参加清华中长跑二队训练前后持续了一年半。时间虽然不长,收获却很大!

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教练。胡贵增老师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是我心目中永远的榜样。胡老师是北京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体院。他体形瘦高,身高1米8左右,腿长,非常适合中长跑。脸色红润,笑容可掬。待人态度和藹,富有亲和力。说话操一口京腔,很好听。举手投足带书生气,儒雅大方。

教中长跑,他是科班出身,讲究科学性。他带训练,计划性强,场内跑和越野跑并重。每次训练的准备活动环节,他带教的8节行进间体操堪称经典,既能打开身体各部位关节,动作又舒展优美。他很重视训练结束前的放松活动,重视运动员的自我保护。他做的示范动作规范,讲解清楚。他对跑步过程中如何合理掌握呼吸节奏,如何控制身体重心,如何节省体力,如何蹬腿迈步,如何摆臂,如何掌握匀速跑、变速跑、冲刺跑、直道跑、弯道跑、越野跑的要领,以及中长跑比赛中的常用战术等等都有独到见解。因为中长跑的训练和比赛非常艰苦,他特别强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长期磨炼。胡老师善于发现每个队员的潜在能力,训练之初他对我的个别指导意见是:要充分发挥耐久力好的相对优势,要着重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

当年,校中长跑二队每周训练两次,每次90分钟左右。每次训练的运动量都比较大,准备活动环节的慢跑至少5圈(2000米),多则8圈(3200米),在田径场内训练时运动强度较大,奔跑的总距离大约在6000至8000米左右。越野训练时奔跑的总距离一般在8000至10000米左右。

在胡贵增老师的调教下,通过我自己的刻苦练习,我的中长跑成绩节节攀升。

我刚进校时的中长跑起始成绩是:新生运动会男子1500米比赛,用时5分21秒,获第十四名(1964年11月1日)。

此后,随着参加训练的过程延续,每参加一次比赛就取得一点进步。

1964年12月6日,水利系举行越野赛,地点在从西校门到体育学院的马路上。本人获得男子3000米第一名,成绩为11分01秒。

1965年2月4日上午参加“1965年春节北京环城越野赛”。高校运动员单独设置行进路线,全程约11400米。共有3700余人参加。据终点裁判员宣告,本人获得第420名。

1965年3月28日下午课后,本人参加学校组织的1500米测试赛,成绩为4分45秒。各组成绩综合之后,本人获得第8名。

1966年4月23日至24日,本校第十三届运动会在东大操场举行。本人参加男子乙组1500米比赛,获得第3名,成绩是4分38秒8。参加男子乙组3000米比赛,获得第2名,成绩是9分56秒4。其中“男子乙组”的报名条件是除了校队一线主力以外的各年级学生。

以上这些案例反映了我运动成绩的提高。其中具有可比性的项目是1500米比赛,时间相隔一年半,成绩从5分21秒(新生运动会第十四名)提高到4分38秒8(全校运动会男子乙组第3名)。

我通过这一年半参加校中长跑二队的训练和比赛,更重要的收获是意志品质的提高,形成了吃大苦、耐大劳的能力,不到终点决不松懈。

此外,通过胡贵增老师的言传身教,我还向他学到了带领一支运动队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1965年11月9日,水利系组建了中长跑队,由本人任队长,负责组织每周两次训练。

系学生会决定组建系中长跑队的动因是为下届全校运动会做准备,希望出一点成绩,为系争光。在系中长跑队的训练和管理方面,我努力吸取校中长跑二队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队实际,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让每个队员确定各自的主攻方向,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全队的运动水平。

通过半年时间的刻苦训练,在学校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水利系中长跑队取得了佳绩,表现比较突出:团体积分得38分。其中,男子乙组3000米团体获全校第1名,3000米个人获第2、第6名;男子乙组1500米团体获全校第2名,1500米个人获第3、第6名;3000米竞走获第6名。

化半年时间把系中长跑队抓出成绩来,这可以算是我五年半清华岁月的一个亮点。

在清华的五年半时间里,我的“第一爱好”篮球同样找到了发展空间。

大二学年的两个学期,学校体育课试行新办法:按个人兴趣爱好分成若干“加强班”上课。我爱好篮球就被编入“篮球加强班”,这样的临时性班级的学员来自若干个系的同一个年级。因为爱好同一个项目,就在一起上课。

我记得我们那个“篮球加强班”的执教老师姓鲍,个子较高,皮肤呈咖啡色,说话有广东、福建一带口音,精明强干,他的篮球水平很高,接近于清华男篮主教练曹宝源老师。

在“篮球加强班”里,我向鲍老师学到许多新的投篮技巧,例如,勾手投篮,反手投篮,后仰跳投,急停跳投,虚晃后转身投,“摸投”等等,还学到许多战术配合技巧,技术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五年半时间里,只要我人在校内,每天下午的课余时间我都会去运动场,除了参加田径训练和相关活动之外,其余时间我都会去篮球场打球。如果按照每周平均打3次篮球计算,乘以五年半里的有效周数,得到的总次数就有好几百次,很可观了!

“仗,越打越精”。在校期间,去部队当兵、去工厂农村劳动和外出开门办学期间,我们水0年级男篮都会积极约战,其中胜多负少。而我,被认为那支年级男篮的“核心”。

三、爱好运动让我终身受益

1970年3月,我们这一届学生毕业,离开了清华。

五年半的清华岁月,是我人生的黄金年代。从18岁到24岁,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了生动活泼地发展,奠定了为学为人的基础,奠定了职业生涯的基础,获得了立身之本。

清华培养、教育我们“心怀祖国,放眼世界”,无论走到哪里,心是中国心,全心全意报效祖国。

清华的老师们为我们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形成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业务适应能力。使我们可以做到干一行,就钻研一行,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

清华体育“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不仅让我们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养成了长年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造就了积极乐观、刻苦耐劳坚韧不拔、勇于争先的品格,形成了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让我终身受益。

“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是蒋南翔校长提出来的,它是清华体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每个清华人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从1970年毕业离校,至今年(2020年),恰好五十年。如今,我与许多同学一样,己经如愿实现了这一重要的人生目标。

五十年的职业生涯,路漫漫。经历的事情很多,人生感悟也不少。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人生感悟就是:健康第一,体育锻炼应当相伴终身,爱好运动可以受益终身。

从清华毕业以后的五十年里,我有43年(1972至2015)在师范院校当教师。其中有24年(1972-1996)就居住在校内教工宿舍。长期在校园里工作、生活,是我得以长年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利条件。每天下午课后(特殊情况除外),我都会放下手头工作,去运动场打球、跑步。这样的“清华模式”的确是实现“7+1>8”的最佳方式。

长年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爱好运动的好处,身体强健的好处,体现在许多方面。积几十年之经验,我的切身体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能胜任高强度的体力劳动。1970年3月从清华毕业,我被分配到安徽阜阳地区插花庙6377部队农场参加劳动锻炼,为期一年。有几个劳动项目强度特别大,挑战体能极限。

最重的体力活要算秋收期间搬运大豆,从早到晚紧张快干,持续近十天。每天都要经历装袋、过磅、装车、卸车、再过磅、入库等多个环节。每袋大豆重180至200斤。装车时,要靠肩扛,沿着木头跳板往卡车上送;卸车时,仍要靠肩扛,从木头跳板上走下来,送往过磅处。这200斤重的麻袋足以压弯一些人的腰,负重行走在狭长的木头跳板上随时可能跌倒,持续从事超负荷体力活令我们这些经过挑选的“强劳力”累得气喘吁吁,挥汗如雨,衣服浑身湿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说这样的高强度体力活挑战体能极限,丝毫不夸张。

能胜任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我从1972年3月起先后在安徽池州师范、江苏无锡师范任职,长期从事师范教育领域的教学、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工作。这些工作都属于脑力劳动,有强度高低之分。有时候,需要面对工作量大、时间紧、要求高的工作任务,需要快节奏、高强度的脑力付出。例如,1990年5月,江苏省中师数学教材编写组在无锡师范举行审稿会,会期5天,任务是形成教材的送审稿,送江苏省教育出版社。这5天里,白天集体讨论,晚上由《代数》、《几何》两个小组的召集人负责汇总整理。因为教材的内容编写细节非常多,我作为《代数》组的召集人,为了高质量落实各章节修改细节,连续开了5个“夜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是无法胜任的。又如,2002年前后,我承接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交给我的主编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常用数学软件》的任务,这是一门新课程,教材建设带有开拓性。同时我还要参加编写同一系列教材《数学实践》。这两项任务工作量大、时间紧、要求高,我为此持续辛苦了近两年。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做保证,如果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就无法如期完成任务。

能长期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在教师队伍里,身兼多职的人需要长期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校内外身兼多职。在校内,每学期至少任教两门课程,还先后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教务处主任、教育科研处主任。在校外,先后担任江苏省中师数学中心组副组长、江苏省中师计算机中心组组长、江苏省高等师范学校信息技术协作组组长、全国中师数学工委常委、全国高师数学小教培养工委常委、副主任等。多次担任省级以上教材主编。

在工作十分忙碌的阶段,我的应对策略是:适当增加时间投入,尽量提高工作效率。

“每天晚上到校夜办公”(每天晚上10点离校)的做法我坚持了几十年(1976至2011)。每逢节假日、寒暑假,我也顾不上休息,多半在学校办公室读书和写作。

要想长期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我觉得有两个条件很重要:其一是保证每天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含午休);其二是坚持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实现动静结合,构成良性循环。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工作业绩获得了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1989年9月,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5年9月,由国家教委授予师范教育优秀教师奖。1996年9月,由江苏省政府授予“数学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9月,由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名教师”称号(全省40名)。2000年6月,因为科技教育做出特殊贡献,由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能形成一技之长。当年在清华我参加了中长跑二队的训练,使我的奔跑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中长跑方面也算有了一技之长。1974年春天在安徽省池州地区职工运动会上,我获得男子800米比赛第二名。在篮球方面,我中学年代曾经参加过无锡市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正规训练,在清华就读期间得益于“篮球加强班”的名师指点,再加上自己的持久努力,篮球运动水平又提高了一步,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算得上“业余高手”,也算有一技之长。

在6377部队农场参加劳动期间,我的篮球专长发挥了一点作用。由我担任队长的三团篮球队在阜阳师部举办的一次男子篮球联赛中以3战3胜的成绩夺冠。在1970年国庆期间,我代表安徽省独立一师(6560部队)篮球队参加了“安徽省篮球革命大批判赛”阜阳赛区的比赛,曾经与实力雄厚的12军男子篮球队同场竞技。

1972年3月至1976年7月,我在池州师范学校任教期间,池师教工男篮在池州城里颇有名气,是常胜之师,我是该队的队长和主力后卫。我当过池师75届体育师资培训班的班主任,教过该班的篮球课。我还担任过池州师范中学部学生男篮的教练,曾经带队参加池州地区少年篮球比赛。

1976年8月调回无锡工作以后,篮球一直伴随着我。我所加入的无锡师范学校教工男篮曾获全市教工男篮比赛亚军。由我担任主教练的无锡师范学生女篮在全市中专生女篮比赛中曾两次获得冠军、一次获得亚军。我在这方面的意外收获,甚至超过了那些专职体育教师。

如今,我已年过七旬,许多同龄人已经老态龙肿,我却依然能活跃在篮球场,而且,实事求是地讲,虽然体力有所衰退,可我的投篮命中率却不减当年,中远距离投篮依然可以连投连中。这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一直坚持经常练(每周练习2至5次),投篮的手感仍在。

能保持良好心态,延年益寿。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今天,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崇尚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我觉得,老年人爱好运动,重在参与。在参与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延年益寿。

适合老年人参加的运动项目有不少,如乒乓球、游泳、慢跑、器械体操等,我都喜欢。

运动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即使生活中有烦恼,只要投身于运动场,一切烦恼立刻会烟消云散。如果身体条件许可,参加国内外旅游也很有意义。退休以后,我多了一个头衔——“旅游达人”,这是我的朋友所赐。我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前为止,我已经游览过国内的28个省(区市),己经游览过欧洲、美洲、亚洲的29个国家,在同龄人中,我算得上一个名符其实的旅游爱好者。在我看来,世界之大,五大洲四大洋,都值得走一走,看一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