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最近网络上关于高校、关于清华的负面消息有些多。正面消息传播慢,负面消息传播快,这也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和人们的猎奇心理。诚然,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很难免会出现一两个害群之马和龌龊小徒。看组织,还是要看主流和大多数,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毕业那年,我是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之一。走向职场以来,自认为一直在努力为党工作、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尽责任,坚持独立思考和建言献策。在体制内的工作历程,经常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自认为对得起父母的教育、各级学校老师的教导,以及母校的期望。遂将十多年前的一篇回忆文章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与关心和关注清华的朋友们分享一下一个普通清华人的平凡故事和朴素心声。
序
2008年4月,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成立20周年之际,20年前的1988年,是我在清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第二年。从1985年“9·18”抵制日货开始,祖国大地学潮连绵不断,大学成为社会政治和民生的晴雨表,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学校党委和团委经过慎重研究,认为仅仅依靠校团委、各系团委以及校研究生会,不足以有效地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人生引导,因此决定成立校研究生团委。由于我在上一年担任校研究生会副主席,分管宣传工作,80-85年本科期间也一直在校团委系统从事宣传工作,因此校团委决定由我担任第一届校研究生团委副书记,协助韩景阳书记分管宣传工作。应现研究生团委的邀请,撰写回忆文章。故在2005年纪念本科毕业20年撰写的回忆文章基础上,重点结合对团委工作的感悟以及这两年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体会,写出此文。一方面希望对母校的发展、对年轻学子的成长有所启迪,另一方面,也是向关心我成长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做一个阶段性汇报。
一、初入清华园
第一次来到清华园时是1980年8月,高中毕业时以河北省邯郸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学习。带着高中时代在学习上“勇争第一”的惯性,投入了丰富多彩的大学学习生活。我和同学们一样,在学好必修课的同时,选修了所有的专业选修课。为了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一年级时报名参加了新成立的经济管理协会,二年级时又报名参加了新成立的学生通讯社。由于在写作方面兴趣突出,后来社团工作的重点就放在学生通讯社上面,一直担任通讯社学习组组长。燃0班的刘卫东、无01班的叶树刚、环境系9字班的冯愚斌、机械系1字班的康飞宇、建筑系1字班的陈凌和李悦、水利系1字班的范国祥、化工系1字班的谭天伟、化02班的于志刚、工物04班的史宗恺等都先后在学生通讯社工作过。四年级开始时学生通讯社由校团委管理转为由校学生会管理,我和建筑系1字班的李悦就转到校团委宣传部工作,当时的校团委宣传部部长是精仪系的张祖英老师。
当时国家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从粉碎“四人帮”后的拨乱反正到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祖国各地带来了明显的改善,广大百姓发自内心地衷心拥护共产党、热爱祖国。这种热爱和激情反映在国民经济领域,就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的青年人,还是在校学习的中学生,特别地为高考制度恢复带来的人生轨迹的转机所鼓舞。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勇争第一,也成为那个时代的响亮音符。在不到3%的高考录取率下考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大都是树立了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同以及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改革开放”。这是那个时代的普遍认识,所以很多大学同学都积极地递交入党申请书。我于1981年18岁生日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3年20岁生日时被批准成为一名光荣和自豪的共产党员。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大典上北大学生自发打出的“小平您好”条幅,真实地反映了这种来自老百姓的感恩和认同的心境。
那时,在我的以及很多同学的日记本扉页上,都写着这样一些格言名句: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摘自美国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摘自《论语》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识尽世中滋味, 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摘自《菜根谭》
1984年暑假期间,西北地区变得非常热闹,热血沸腾的优秀青年蜂拥而至。清华、北大、中国科大等高校不约而同地组织了即将在第二年毕业的大学生组成“西北考察团”,到甘肃省兰州市和青海省西宁市实地考察,受到了甘肃和青海两省省委省政府的热情接待。清华的考察团更加务实,还组织了与当地清华校友会的座谈。通过实地考察,深切地感受到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与人才匮乏的巨大反差。清华西北考察团的团长是时任校办主任、后来开创清华科技园事业、现任启迪控股董事长的梅萌老师,参加考察团的成员有后来率先报名支边去甘肃的结03班的梅晓鹏同学,还有环02班的王维棣、机械系1字班的康飞宇、工物系1字班的王武等共21位同学。
1985年夏天本科毕业时,头一年参加赴边疆考察团时结下的边疆情节悄然萌生,在正常报考研究生的同时,也直接给当初热情接待我们的青海省省长黄静波写信,表达想去青海工作的愿望。没想到,在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收到了青海省长的回信,表示热烈欢迎我到青海去工作。经过彻夜未眠的思考,决定放弃已经考上的工物系读研机会,报名支边奔赴边疆青海省工作。
1985年6月30日晚,清华大学召开新党员宣誓大会,我作为老党员代表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到西北创业去!》,当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杜宪的父亲、工程力学系杜庆华教授作为新党员代表发言(注:杜教授不幸因病于2006年11月5日去世。遵照杜教授生前嘱托,其女儿杜宪女士决定以杜先生所获“何梁何利奖”为基础,并加入自己和杜先生弟子与生前友好的心愿,首次筹款金额为55万元人民币,设立清华大学“杜庆华奖学金”,奖励清华大学,特别是航天航空学院家境贫寒而品学兼优的学生)。会议结束后,中央电视台派来的记者对我和杜教授做了专访,并在第二天的新闻联播中播出。我父母就是从电视上才知道我要去青海支边的消息。后来经过系里评选和推荐,我被评为“1985届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
不曾想,我的举动由此开创了中国教育历史上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改革的新篇章—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到基层工作2-5年。当时学校领导专门召开校务会研究我的事情,从保护我的支边积极性以及探讨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角度出发,为我制定了一个特殊政策:任何时候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任何一个专业。一个星期后,在主楼后厅面向全体毕业生宣布了这一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政策,又有约16个同学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其中有建筑系的刘晓黎、水利系的王辉,经管学院的王强等人。当时国家正在推行毕业分配改革试点,清华和上海交大是试点单位。对于支边学生的优惠政策是“户口转移到家乡所在地,粮油关系跟着走”。粮油关系是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今天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还有一些没有考研究生也报名支边的同学,也是按照这一政策执行的。我们西北考察团的伙伴,结03班的梅晓鹏,毕业前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他工作所在的兰州市在随后的两年间成为我们青海和甘肃的清华支边校友聚会的中心。
二、到西北创业去
在经历了学校、北京市以及团中央和教育部的热烈欢送、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的热烈欢迎仪式之后,开始了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份工作。北京支边过去的十多位毕业于各个高校的同学受到了优待,大都分配在省会西宁。我被分配到省经委能源处从事电力的管理工作。说是管电,但当时青海省最大的火电厂就是位于大通的桥头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最大的两台火电机组仅仅5万千瓦,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电站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过程中。在青海工作期间,经历了西北四省最紧张的缺电局面。那两年,年年召开由各省副省长和经委主任、电力局长参加的电量分配会议,我作为青海代表团的成员也跟随领导参加会议。主管生产的经委蔡巨乐副主任每周举行经济活动分析会,我也经常作为能源处的代表出席会议。后来一年在分管电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分管节能技术改造,除了跑电力局,还跑了很多工业企业,落实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也参加过一次国家经委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经济工作会议。这些工作的参与,使得我对于政府管理、尤其是能源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有了切身的体会。
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很好的顶头上司——能源处的康凡处长,他是西安交大毕业的老大学生,自己十分喜爱学习和研究,对我也是喜爱有加,认真传帮带,教导我立足本职工作做好工作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并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我参加科研工作。
通过参加格尔木炼油厂社会经济综合可行性研究、《青海省能源概况》一书的写作、《青海省2000年电力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课题等活动,对于能源电力行业的软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频繁的论文、报告和书稿写作以及公文的起草,大大锻炼和提高了写作能力。由于我全身心的工作投入和多产的工作成果,经过青海省财政经济委员会推荐,省委批准,我当选为1986年度“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
三、再回清华园
第二次回到清华园,是在毕业支边2年之后,按照毕业时学校为我们制定的特殊政策,于1987年9月回到清华大学,但是专业则根据工作的需要选择了核研院九室,攻读能源系统分析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吴宗鑫老师和吕应运老师的指导下,研究“中国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的发展规划”。当时每个老师带的硕士研究生数量平均每人每年一个,所以我们不仅与自己的直接导师很熟悉,就是与其他同学的导师之间也非常熟悉。像九室的何建坤老师、张阿玲老师、刘德顺老师等,都给予过我程度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吕应中教授也时常从美国回来给我们作学术报告,当时老师之间、老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真是值得现在的老师和学生们学习和借鉴。核研院研究生科的赵凤钦老师作为我们核研七班的班主任,更是对我们关怀备至。当时学校研究生处的白永毅老师专门负责跟踪我们这些保留资格工作两年后又返校读研的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我们解答学习和工作中的困惑,也为我们每一点滴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工作两年之后又回到学校,特别想全力以赴地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同时也想将工作期间积累的能源电力领域的资料好好梳理一下,研究一番。这种心态是毕业后直接读研的同学所体会不到的,因此两年下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榜首,所以获得了1988年的第一届12·9奖学金一等奖和1989年的第一届光华奖学金一等奖,这些获奖证书一直珍藏至今。
一入学,研究生会就找到我,动员我到研会工作,担任副主席职位。开始时我并不十分情愿,因为当时想的就是学习。但是经不住研会同学的力邀,而且也感觉到了没有推辞和讨价还价的可能,于是就走马上任了。这一届研会担任副主席的还有自研六的胡胜发、经研六的修军、经研七的王菲等人。清华的学生工作还是很有特点的,大家在一起认真研究各种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争取做到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思想性,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不仅有一段终生难忘的学习时光,同时也对学生的人生成长有所启迪和帮助。记得有趣的是,由于女生部长迟迟没有人报名,于是我就提笔写了一篇动员辞,开篇用了四行“曾几何时……”的排比句,将清华历史上女生的优秀事迹列在其后,号召有志气、有责任心的女生站出来。我亲自将这篇动员辞贴在女生宿舍楼下,并利用中午时间站在门口逐个询问和动员,终于有两名外语系的同学同意参加研会女生部的工作。
88年初开学后,研究生会换届,研究生会主席的产生采取自由报名竞选模式,竞选得胜者进行组阁,任命副主席和各部部长。我也报名参加了竞选,由于在竞选宣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多,因此没有当选。在主楼后厅举行的竞选投票大会最后以自研六班的胡胜发胜出当选结束,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经研七班的王菲。随后成立了研究生代表大会,设立常代会,负责对研究生会的工作进行监督。这时,就在本文序言中所说的背景下,学校决定成立研究生团委,多角度加强对研究生工作的管理。由于经过半年研究生会副主席工作的熏陶,所以当研工部瞿振元老师找到我希望我参与研究生团委的组建工作时,我欣然同意了。
在研团委,我担任副书记,在韩景阳书记的领导下分管宣传工作。很快就招募新人组建了宣传部,接着着手筹办研团委机关刊物。记得当时为了起一个好名字,我们四处张贴“征名”告示,并宣布给征名方案中选者奖励人民币十元钱。很快就征来了很多名字,有“小草”、“扬帆”、“浪花”等,但是没有一个能够让人区别出研会和研团委工作性质的满意名字。于是我就发动研团委内部的同学一起想名字。有一天,骑车在校园里转,路过闻亭时,突然来了灵感,“闻亭”!既是清华一景,又有新闻的字面意思,又比较严肃庄重,闻一多先生又是仗义执言敢说真话的代表,很符合研团委的工作定位和研团委机关刊物的宗旨。回到研团委办公室,和大家一说,所有的人都说好,于是刊名就定了下来,十元钱奖励也发给了我。
读研期间,经历过的重大的政治事件就是1989年的学潮风波,当时我作为校研究生团委副书记,参加了大部分的学生活动以及在工字厅召开的情况通报会。期间的所见所闻值得单独写一篇回忆文章。当时任彦申老师正任北京市委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工委副书记,他在回忆录《从清华园到未名湖》中对学潮发生的原因、学潮的风险、处理学潮的原则及经验教训、乃至大学的功能与定位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值得大学生和大学教师认真品味。
四、在研究所做学问
1989年底硕士毕业时,研究室的老师们建议我直读博士,专门给我安排了面试并获得通过。但看到当时室里的几位在读博士读得那么辛苦,毕业似乎遥遥无期时,对攻读博士的信心有些动摇。同时,能源部新成立的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所到清华招人,我们室毕业的研究生都收到邀请,尤其是我不仅具有本科的核工程专业背景,研究生课题又是该研究所感兴趣的考虑了先进核反应堆发展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规划。经过认真思考,不顾清华老师们的真诚挽留,毅然放弃了直读博士的机会,加盟新成立的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所核能发展战略研究室,继续专心研究863课题中的“先进核反应堆技术跟踪与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研究中国核电发展筹资途径,研究美国GE公司的AP600等等,经过在青海两年的工作实践,我一直觉得在工作中学习是针对性最强、学习目的最明确、学习效率最高的途径。
863项目是一个众多科技人员参加的国家大型研究项目,在当时的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老师的安排下,作为能源领域新型核反应堆专题的两份总报告执笔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查阅了大量外文文献。最后课题报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当时不仅没有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整个办公室也就一台,所以那时的写文章真是要天天在稿纸上爬格子,一天写一万多字下来,很是腰酸手麻胳膊疼。
能够参加1990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印尼雅加达召开的“发展中国家核电筹资研讨会”,真是机遇加胆量的结合。本来这个机会给了当时已经在所里工作的一位北大毕业的同事,但是会议要求我们研究所的参会者必须提交一篇相关论文。写论文不是很难,关键是要能够入选。不能入选,这个参会指标就会被浪费,而且有损研究所的形象。距提交论文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会议主办方要求先提交论文摘要,这时那位同事打了退堂鼓。于是所领导找到我,先表扬我,说你是清华毕业的研究生、本科学核电、硕士学能源经济、毕业论文又是关于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发展规划模型研究的,英语又很好。交给你一个任务以及一个出国的机会,就是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而且一定要能够入选,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会议。也许是“清华精神”在这时发生了效力,当即拍胸脯,表示接受任务,并保证完成任务。根据会议主题要求撰写的论文摘要很快就被认可。等到开始写论文时,离递交论文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于是在8月份炎热的20多天中,天天晚上睡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利用研究室仅有的一台286电脑,编程、计算、写论文。当时没有word这样的软件,只能流水一样地用英文往下写,只有打印出来才知道写了多少页。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也顺利地入选了国际会议。
当时和印尼刚恢复外交关系,要到泰国中转办理进入印尼的签证。虽然后来多次出国,几乎跑遍了欧美和亚洲国家,但是第一次出国的感受现在仍记忆深刻,在国际会议的讲台上,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水平、商务表现能力、演讲水平的差距之大。
一系列的小成功使得我充满了信心,能源部系统老专家和老领导的肯定也激发了我研究和创作的激情。1992年10月在《中国能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紧时机,发展核电----对我国核电技术发展路线的再思考”,主张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抓紧建设核电站;提出只有核电装机容量上去了,核工业在电力行业中才有地位,核工业系统才能有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篇文章在所里参加优秀论文评选时荣获二等奖,发表后受到了当时能源部计划司核电主管领导的好评,也说出了很多核电科技工作者的心声。但其中一些观点不是研究所的直接上级单位----中核总的主要领导所能接受的,于是我在内部受到了相当严厉的批评和训诫。尽管当时已经在中核总系统推荐国际原子能机构后备工作人员的英语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98分)的成绩,随时有可能派驻IAEA工作,但还是毅然提出了辞职。从事研究工作,尤其是软科学研究工作,不能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能自由发表文章,这是我当时所不能忍受的。最近和当年很欣赏我、重用我、又不得不奉命批评我的鲍云樵老师恢复了联系。回忆当年,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随后在乱投简历的过程中,意外考入IBM中国有限公司。据后来公司人事部告诉我,我们那一批参加笔试的300人中,有60人参加面试,总共就录取了我一位。当时的我对于IT,只知道微机能够运行程序、输出汉字,什么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不同的硬件平台,一概不懂。记得周五上午笔试,下午就通知我第二天面试,第一面试官是清华77级校友范宇,一看我是清华毕业,就感觉十分亲切,再一看简历,聊了不到一刻钟,就说希望很快能再见到我。第二面试官是位多血统的香港职业经理人,用英文交谈了近2个小时。期间我特意问到为什么IBM对我这样一个不懂IT的人如此感兴趣。他回答说,IBM看中的是每个求职者在原有工作岗位上的业绩和成就。不懂IT没关系,IBM有强大的培训体系(Training system),可以通过有效的培训,让你成为IT专家。但是, “Your excellent background is just what we need!”这是我第一次对“Training”这个词产生兴趣。以前工作了这么多年,竟然从来不知道“Training”为何物,更不知道“training system”有如此之大的功效和魔力。星期一忐忑等待了一整天,星期二就接到通知,说我被IBM录取了,但是给我的入职deadline是11月30日。
五、“误入”IT,坚持八年
那个年代,辞职没有先例,放想辞职的人离开也没有先例。经过近三个月的软磨硬泡,直到1993年1月份,原工作单位才同意放人。过程中我不断向IBM公司请求将入职deadline延期,幸运的是每次都得到了理解和批准。
“入职”的喜悦——
1993年1月18日,正式进入位于丽都假日饭店的IBM办公室。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地方早就应该属于我”。但令人尴尬的是,在政府和国企工作了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什么叫“职场风范”和“商务礼仪”,刚上班时闹出一些笑话,至今难忘。报到第一天,一位同事好心地提醒我上班要穿西装,并买一件职业化的羽绒服或呢子大衣。第二天上班,又有一位同事提醒我每天上班要记得刮胡子,西装袖口上的商标要拆掉。现在想想,当年的政府机关和研究单位、包括高等院校,是何等的不重仪表、不修边幅。
由于我是转行加入IBM的,所以第一年职称为Trainee,即学徒。想一想,我一个荣获过国家科研荣誉、已经具有中级职称的清华研究生居然到IBM做起了学徒,刚开始真有点儿感到可悲和无奈。但随着对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尤其是本地员工的熟悉,我发现IBM公司的很多本地员工原来在国企都是非常优秀的,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秀的业绩。由于有了政府机关和研究单位的工作经历,我更加注意观察和思考,每天都有新的见闻和感受,对这个新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愈加热爱。一个月后,我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用满腔的热情将一个月来的见闻、思考和感悟写了出来,并寄给了原单位的领导。
后来,原单位的领导亲自打电话表示感谢,并让我抽空回去谈谈。回去后才知道,单位将我的信冠了一个标题,记得大概是“跨国公司的风景为什么如此诱人?”,刊登在中核总的内参上,并有中核总领导批示,说跨国公司的管理和文化有值得借鉴之处,值得我们国内单位学习。记得我的信中有一段谈到,入职后感受到IBM对培训的重视和投入是以前工作过的“国营”单位所没有的,而且重要的是,参加的培训课程都是以前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所没有学过的,好像IBM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教育环节的不足之处。通过第一阶段的培训,对职业化、对“Professional”这个词有了深刻的认识,由此感受到中国教育体系的缺失和“国营”单位对培训概念的认知缺乏。
还有一段感悟提到:“在国营单位,大家普遍认为下班后的时间是自己的,一下班就赶紧往家跑;而在IBM,大家普遍认为工作是自己的,无论加班到多晚,一定要把份内的工作高质量地按时完成” 。“在国企,员工认为企业是国家的,经营好坏与我关系不大;而在外企,各级经理都要求员工要视企业为家”。
此外还重点介绍了学到和感悟到的IBM企业文化:对经理的要求有三条:
1. Respect Individual;
2. Believe each other;
3. Teamwork。
对员工的要求也有三条:
1. To be honest;
2. To be fair;
3. Living & working for the best。
IBM的培训体系,在业内被称为“魔鬼训练营”,就像今天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描述的那样,将人的智力和体力潜能发挥到极限。每次培训中团队精神贯穿始终,每个小组都为了争第一要熬多个通宵。每次培训的个人综合成绩低于70分就会被无情淘汰。还真有人好不容易从“国营”下决心出来,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被淘汰,原单位回不去了,只好被迫下海。
为了免遭淘汰,我的“勇争第一”的爆发力再一次被激发出来,从家里带来一条毛毯,白天跟着师傅工作,晚上结合发到手的培训资料上终端学习,学习累了就睡在前台的沙发上。从春节回来上班到第一次集中培训之前坚持了一个多月,只有到周末才回家一次。当时没有达到现在人均一台手提电脑的水平,也没有Office这么易于使用的软件,平均每个工作小组只有一台傻终端用于配置报价、做演讲稿和编制项目建议书。白天轮不上我这个学徒使用终端,只有下班以后才能安心地坐在终端前学习。
在1993年一年的学徒期间,共参加了四次系统的新员工集中培训。第一次是3月1日-11日,主要内容是IBM企业文化、组织架构、规章制度解读,IBM内部信息资源及其使用方法介绍,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各产品部门对IBM庞大产品线的初步介绍。开始上课后,当初面试我并长谈一番的二线经理就“Professional”一词与我们互动研讨了整个一个下午。第二次培训是在5月10日-14日,重点内容是IBM的营销政策、渠道政策,还学习了美国的《反腐败法案》。第三次培训是在7月12日-29日,重点是深入学习IBM的各种产品及其特点。
第三次培训结束之后,我们这一批新员工的培训经理范宇让我们选择职业方向,做营销代表MR(Marketing Representative)或做工程师SE(System Engineer)。对于我这个IT外行而言,尽管经过玩儿命恶补,对IBM产品知识已有所掌握,但自我感觉距离工程师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于是选择做MR。第四次集中培训就是按照MR和SE不同的职业方向分开培训。我们MR这一组在培训师的引领下,完全模拟真实的大客户销售流程的八阶段,从初次拜访“客户方”信息主管和业务主管了解需求,到设计并展示方案,到方案的修改及再展示,再到拜访并说服“客户方”业务总监、财务总监,直到CEO,最后完成签约。老员工扮演的“客户”变着法儿地刁难我们这些学员,使得我们在日后的实战中切实地体会到了这种体验式培训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当初愈是刁难我们最狠的“客户”,日后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愈多。
1993年9月,应潜在客户三峡总公司了解IBM公司的需求,我在公司内到处收集点滴信息,编写了一本《IBM在中国》。除了介绍IBM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历史和现状,还根据培训所学,以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文字,系统地介绍了IBM公司每个产品线的概况和特点。这本资料成为当时很多IBM MR拜访客户时的必备,也成为后来IBM宣传部门正式编制IBM公司简介的基础。
1994年是运气极佳的一年,培训考核全部通过,正式上岗接替李建波(也是清华计算机系80级的同学),负责电力部、煤炭部、邮电部、地质部、林业部等很大一个领域的销售工作。部门经理Philip Chan考虑到这个领域比较难啃,我又是销售新人,只给我定了一百万美元的任务。从前任手中得到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就是几十张客户的名片,以及对这些客户联系历史的口述。前任李建波带了我几个月之后,就被调入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我从此开始了独立作战。
当时自己一个人到各个地方出差,第一件事就是将当地黄页中我负责领域的客户名称和电话抄在本上,逐个打电话自我介绍,争取上门拜访的机会。除了几个边远欠发达的省份,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省会城市。由于IT功底有限,我就扬长避短,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管理需求和业务需求,更多地了解应用解决方案厂商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整体应用解决方案。1994年,到6月份就完成了两百万美元的销售,公司就将我的任务上调到四百万,到九月份又超额完成。这些项目,有些是自己挖掘出来需求线索并配合代理商努力争取来的,也有一些是客户主动找上门来的,还有一些是代理商独立完成,正好落在我负责的区域的。
到了九月份,经理Philip Chan看我对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有研究兴趣,就派我到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Stagg公司学习电力公司调度中心应用的能量管理系统(EM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整体解决方案,这背后的业务知识就是清华电机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为此又在美国独自苦学了一番电机系的相关课程。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学习结束后,经理又指示我利用在美国的机会,多考察一些应用软件厂商,于是,我就按照美国的行业分类黄页,逐个与遍布美国的应用软件厂商联系,通过邮寄的方式获取资料(当时没有如今如此方便的Internet),然后筛选出有可能在国内推广的应用软件,上门实地考察并洽谈合作。这两个月,大开眼界,对电力行业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和系统。
回国后,我根据考察的收获和平时积累的资料,翻译和编写了国内业界第一本全面系统介绍电力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单行本《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计算机应用指南》。印刷了3000本,印好后,直接送到原能源部信息中心1000本。其余的在拜访客户的过程中陆续发放完毕,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此外,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将收到的IBM内部邮件筛选编译,不定期地出版《技术与市场快讯》,介绍IBM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服务电力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成功案例,每条新闻三言两语,每期有三、四页A4纸。很多客户就是看到这个刊物后与我们主动联系并成功签约的。
在IBM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八年,深入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第一线,“以做学问的心态做生意”,真正做到了IBM公司倡导的“客户第一、服务至上”,取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客户从来没有觉得我是外人,所以我有机会参加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级别的各种信息化工作会议、研讨会或成果鉴定会,还应当时的电力信息中心领导之邀,亲自执笔编写了电力行业信息化规划“九五”规划的初稿,1998年开始转而服务铁路行业之后,还为电力行业“十五”规划制定提出了很多建议。
其间参与和经历了中国能源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进程,在项目团队的支持和配合下,成功地创造了大亚湾核电站、长江三峡总公司、湖北清江水电开发公司、华能大连电厂、山东黄台电厂等多个IBM成功案例。长江三峡总公司的信息化项目从1993年开始启动规划,我所带领的IBM团队在信息化供应商云集的宜昌大会上展现出来的职场风范和职业化水准至今仍令三峡总公司的老同志们记忆犹新。国外的软件提供商是DEC的全球合作伙伴,刚开始IBM内部谁都认为胜算不大。但是到1997年最后定下来全面采购IBM公司产品,国外那家软件厂商也转而成为IBM公司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后来才知道,是几年的接触过程中我们持续提供的增值服务和我们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程度感动了客户。
1995年,成功地引进了在EAM领域领先的PSDI公司(后改名为MRO软件公司,现在已经被IBM公司并购),其产品MAXIMO在很多发电和供电企业以及其他一些资产密集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在今天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建设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庞大工程中,仍然能够看到MAXIMO的倩影。
1998年5-11月,参加了IBM公司“LAP: Leadership Acceleration Program”,即提拔经理之前的领导力加速提升课程。课程也是分为三个阶段的集中培训,加上平时工作中的自学和实习。印象最为深刻、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是第一阶段的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当时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刚刚被引入北京,由于价格十分昂贵,还仅仅是跨国公司和效益好、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内企业的奢侈培训产品。“高空跳断桥”、“空中抓单杠”、“背摔”、“有轨电车”等经典的拓展培训项目弥补了传统室内培训项目的不足,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令我们这些念了多年书、又上了许多培训课的人感到十分新颖、感触良多、受用终生。
1997年10月份,在猎头公司的推荐下,本来要去一家法国电信设备公司阿尔卡特担任中国区电力行业总经理,那边办公室都准备好了。但是,由于IBM铁路部门经理David Li的极力挽留和盛情相邀,于是继续保持了IBM的纯蓝血统,转而加入负责服务铁道部的销售部门。1998年,将影响IBM口碑的江西向塘西编组站项目转化为IBM服务客户的样板,并陆续赢得了呼和浩特铁路局客票系统项目,向塘西编组站系统升级项目。1999年赢得铁道部Intranet项目,总合同额超过六千万元。该系统建成后,有50多年历史的76个铁路分局宣布撤销,由各铁路局直接管理到站段。这一案例成为信息化带来组织扁平化变革的经典案例。
1999年,担任Travel & Transportation事业部的Marketing Manager,同时担任该事业部的“Y2K”项目经理,整理出了交通运输行业的IBM客户设备档案库,逐个上门联系讲解IBM Y2K解决方案。期间参加了IBM公司的“高级市场营销培训计划”,也是分为三个阶段的集中培训加上对平时工作实践的考核。1999年12月31日是在位于亚运村的IBM信息中心和IBM公司100多位员工在岗位上度过的,一直等到确信所负责领域内的客户安全进入了新千年之后,到2000年1月1日凌晨6点才转移到旁边的五洲大酒店睡了一个安稳觉。
六、三回清华,偶入培训
第三次回到清华园,是2002年夏天。一天晚上,接到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申艳菊老师的电话。她在与我的大学同班同学罗茁一同出差的路上得到了我的电话号码,做事风风火火的她立刻给我打电话,说负责推动河北和清华省校合作的何建坤常务副校长强力推荐我回去负责筹建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她也强烈建议我接受。第二天回到清华与担任院长的周立见了一面,他也热情洋溢地向我描述了省校合作、服务河北的美好前景。并说何建坤老师三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要找我回去参与筹建研究院。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容不得我再谈任何条件了。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对母校和老师的要求不能说“No”,更何况这是服务家乡的工作岗位。于是匆匆上任,担任院长助理,分管科技服务和培训服务。当时住在东三环,为了上下班及拜访客户方便,赶紧购买了一辆捷达轿车,开车跑遍了河北省几乎所有主要城市。非典期间专门请何建坤老师帮忙加塞儿买到了深圳力合公司出品的两套体温测试仪,亲自开车送到石家庄,没有工程师,只好担当工程师角色,分别安装在河北省委和省政府的办公楼门口,并按照何建坤老师教给我的土办法将设备调试到位。
对于河北研究院的工作,我主张主要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多接触客户,包括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和他们交朋友,在取得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推进合作。尽管这个研究院在河北算是正厅级事业单位,但这个官位对于我这个市场经济出身的人而言,并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我将它看作是一次转换职场舞台、结交新朋友、开辟新市场和服务的良机。因此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放在联络客户和服务客户上面。
没想到的是科技进步服务的项目开发难度较大,与政府和企业的对接比较困难。于是转攻软课题研究和产业规划,期间成功委托老教授协会国杰研究院为河北沧州泊头市提供了“环保产业规划”咨询服务,受到客户的好评,很值得今后推广并形成盈利模式。由于对培训的规律认识不深刻,对客户的培训需求定位不准确,加上客户的价格承受力十分有限,培训工作进展也不是很顺利。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偶然的机会,2003年初,帮助学校教育培训管理处成功开发出了面向电力行业的培训。当时,一方面对河北研究院当时的领导和研究院的前景感到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南方电网的一个培训项目需求没有清华培训机构愿意接手,本着“帮忙帮到底”的原则,毅然辞职离开了河北研究院。在教育培训处的领导和支持下,专心致志地开展起面向能源电力行业的管理培训工作,并亲自开发并上台主讲几门培训课程。这一转变,既回到了十分熟悉的电力行业,又回到了当年读研期间的老师们身边,成为清华大学能源规划与管理训练中心的培训项目市场推广者和执行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回想起来,在培训领域的成功不仅是由于在IBM工作期间积累的培训经历以及在IBM后期担任兼职培训师的经验,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对电力行业的深厚感情、深刻了解和需求把握的准确性。很快,在项目团队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努力下,以体验式培训为特色的电力企业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在电力行业创出了品牌,为清华大学的教育培训事业赢得了宝贵的声誉。
正是由于看到了我所率领的团队在培训领域的出色业绩,清华科技园的领导慧眼识才,将已经严重亏损、人员散摊、以教育培训和人才服务为主业的北京厚德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交给了我所率领的团队。我们经过分析论证,将素质拓展训练业务装到这个公司里,没有花费股东们的一分钱,完全利用自我滚动的积累资金,陆续在广东肇庆、北京200号生活区、广西南宁、广东从化、广东湛江、广东汕尾、福建福州等地投资建设了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后来又承担了清华科技园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责,继续开拓培训市场,很快使得厚德人力公司重现生机,快速成长起来。
2005年底,大股东启迪控股决定对厚德人力公司调整股东、增资扩股,2006年初完成。目前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清华控股公司旗下的卓尔教育投资公司持股20.4%,启迪控股持股79.6%。厚德人力已经成为北京市人事局负责业务管理的资质最全、注册资本最大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成为清华旗下专门重点服务大型中央企业内训、并取得满意效果的、独具特色的培训机构。培训的成功促成长江电力、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等大型央企加入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简称校企合委),同时帮助相关院系扩大了与这些企业在科研项目和毕业生分配领域的合作。
2006年厚德人力代表清华科技园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100万元。2007年,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简称校企合委)与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启迪控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指定清华科技园教育培训中心/厚德人力公司为校企合委会员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企业内训服务。2007年6月,由于厚德人力的业绩、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厚德人力党支部工作成就得到了清华科技园领导的认可,我被清华科技园推荐当选为清华大学产业界“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清华科技园评选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随着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进展,我们加强了对培训事业的理论研究,提出并不断丰富了体验式培训学的理论框架,梳理总结出来厚德业务指南12条,其中提出了独创的关于培训功能和内容的VISA理论,建立并倡导了培训实践的“三个三分之一”、“建构主义教学法”,提出了企业培训体系及企业大学建设的“三个致力于”、“四个倡导”、“五个为己任”原则。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了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我们相信,我们的体验式培训学理论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对于推动中国素质教育实践的进步、对于大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企事业和政府机构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必将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在2008年3月27日召开的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我们开发并服务的“大唐集团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系列被评为“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优秀项目一等奖”,“南方电网公司系列培训项目”获选“清华大学优秀教育培训项目行业合作奖”,我本人也被授予“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优秀管理奖”。
过去几年中,我们在服务社会客户的同时,陆续为清华大学人事处及其组织的新员工培训、组织部及其组织的校副处级干部培训、校团委及其组织的创业计划大赛、继续教育学院及人文学院举办的培训班、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等单位提供了素质拓展训练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希望服务清华大学更多的教职员工、高年级学生以及来清华培训的更多学员。但愿“墙里开花”,不仅要“墙外香”,还要“墙里香”。
七、感悟“清华精神”
回首走过的人生道路,对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大的就是“清华精神”。那么,什么是清华精神呢?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人们常说的就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校风“行胜于言”。那么清华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俗话说“旁观者清”,这些年,我认真观察身边清华毕业的学长、同学和学弟学妹,也通过各种途径结识并观察学校里的优秀学生。2006年起应邀担任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学生“领航计划”导师,每年在我们和就业指导中心联合组织的电力行业专场招聘会之前给电机系学生做毕业辅导讲座,与他们交流。再回过头来反观自己的成长历程,渐渐地悟出了“清华精神”的内涵。我要求厚德人力的员工,无论是否清华毕业,只要是在清华的平台上工作,一定要按照清华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清华精神”的要求做人做事,做我们学员的楷模。
“清华精神”体现在做人做事上,一是具有宏伟理想和远大目标,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三是具有高度的自信心,要么不做,要做的话保证比别人做的更好。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这一准则,不论世事如何变化,也要坚持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最后
给在校的以及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几点人生忠告如下:
在学习上,要“勇争第一”;
在工作上,要“争强好胜”;无论做什么,都要全力以赴地投入;
在生活上和人际交往上,要“换位思考”、“学会吃亏”,不要“斤斤计较”;
生活和工作中,要“永葆激情”;
永远向前看,向前走,不要吃“后悔药”,也不要总想着“留退路”;
市场经济时代,无论如何规划职业生涯,无论人生的道路多么曲折,人的兴趣和特长决定人的最终职业和事业归宿,而重要的变量参数就是“母校情结”和“清华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友 田力
1985年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本科毕业
1989年核研院能源系统分析专业硕士毕业
现任清华科技园·北京厚德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8年3月草于清华园,2009年3月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田力: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长期以来植根于电力企业一线的管理实践,从事企业文化、战略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化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技术创新与产业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培训与咨询服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管理理论、理念、概念、模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