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作为一名在职博士生,我拿什么来回报我的导师?尽管每一位老师对学生付出都是真诚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但每一名学生应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报答之念。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师给予学生的往往是涌泉之恩,如果作为学生不能给老师以滴水相报,那还谈何知恩报恩、知行合一呢?我认为,对老师的尊重,就是对传统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对美德的传统,也是对知恩报恩、知行合一的自觉践行。
都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过了四十以后,本领恐慌感和学习危机感越来越强烈,便产生了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想法。经过多次不懈努力,总算如愿以偿踏进清华园。
从入学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思考和回答:我向导师学什么、我能为导师做什么?我想,只有把这个问题回答好了,才能做到知恩报恩、知行合一。
我向导师学了什么?
我的导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叶佩青教授。叶教授与我是良师益友关系。我们师生关系有3年,朋友关系已有5年。2018年,我第一次报考时,就拜叶教授为导师。他对我说:“拜我为师可以,必须牢记3句话:正正规规入学,认认真真学习,顺顺利利毕业。”刚开始,我对这3句话并没有领悟透彻,考前准备也不够充分,自然未能如愿。2019年,我第二次报时,虽进行了认真准备,结果还是以0.2分之差,再次名落孙山。两次失败,让我对叶教授的3句话有了深刻认识:要进清华园,无任何捷径可走,只能认真准备,靠分数说话。2020年,我第三次报考清华,在叶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最终我以全校第8名、全系第2名的成绩圆了清华梦。
叶教授不仅在我“正正规规”入学上尽了为师之责,而且在我“认认真真学习”上更尽为师之心,让我切身感受到清华教授的“四大风格”:师者风范、学者风度、跑者风采、清华人风骨——问学无上限,做人有底线。
叶教授多次对我们说:“学习是一件既十分严肃、又十分辛苦的事,作为老师只是指导不是替代,只能从严把关不能放松要求。作为学生只有认认真真学习,才能顺顺利利毕业。”我在课程学习阶段,叶教授对我的每一门课、每一份作业、每一次考试,都极为关注,精心指导,使我对学习不敢有丝毫怠慢,对清华老师也更生敬佩之情。
今年暑假,叶教授带着我们出京开展“走进大好河山,跑出大爱清华”拥军主题跑暨实践调研活动。一路上,我们学在一起、研在一起、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跑在一起、谈在一起,好几个晚上都谈到深夜。一周时间零距离相处,强化了思想认同,增进了师生感情。过去,让我感受更多的是他的“严”,这次让我感受更多的是他的“善”。
一路上,通过深入交谈和相处,我和同学们有一个共同感受,叶教授是一个内心极其柔软而又十分善良的好人,内心里装有“四颗善心”:①他有一颗对长辈孝道之心。疫情期间,他出资为90多岁的老父亲修善老宅子、新建小院子,还特意嘱咐工匠不急于完工,目的是让老父亲多一天有人陪同、多一天开心。②他有一颗对学生的热爱之心。他对所有学生承诺,你的任何困难都是老师的困难,共同努力一定能克服;对学生的任何疑惑都极其认真和耐心地给予引导。③他有一颗对团队人员的诚挚之心。以诚待人,毫无保留,不计名利,勇于担当。④他有一颗对合作方的感恩之心。感谢合作方的信任,总是从对方利益出发制定合作方案,永远把做好事情放在第一位。跟随叶教授深入4个企业调研,我还发现,叶教授不仅具有教育者的办学治教水平,还具有企业家的办厂治厂能力。原来,叶教授的人生阅历很不平常,他是先当厂领导、再读博士、后当老师。
叶教授对我说,在清华大学教授队伍中,他的起点和水平都不算高,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但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内外通透、坦坦荡荡的人,是-个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人,是一个追求真善美、具有大情怀的人;在我心里,导师就是一位知恩报恩、知行合一的励志典范,我为人生求学路上,能遇到这样的好导师,深感幸运,倍加珍惜。
学习之余,我常与同学们交流“从导师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个话题,大家普遍感到,在清华大学,像叶教授这样可学、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师的确有很多,叶教授只是广大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和普通一员。
我能为导师做什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认识叶教授以来,导师为我做了很多,我从导师身上也学到很多。
入学时,叶教授希望我从他的研究方向上选择课题,这样便于他的指导,也有利于我毕业。我出于在岗言岗、学以致用的考虑,坚持从军事领域选择一个重点项目作为研究课题。今年,我感到转业后再继续研究军事课题,已失去研究应用的平台,便向导师提出结合银行工作实际选择新的课题研究。叶教授同意我的申请,要求我围绕“国家金融深度服务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方向选题。
作为诗歌爱好者,情到深处一首诗。怀着对老单位、老领导、老师和亲人们始终心存感恩,我曾创作数十首诗歌,以表达内心的真挚感情。老父亲、老母亲70寿辰时,我分别写了《父爱》、《娘亲》两首歌为父母祝寿。今年六一为女儿写了一首歌《我是小石榴》。这3首歌均谱曲并传唱。随着与导师的交流越来越深入,师生感情也与日俱增,常常为他的情怀和格局所打动,产生为导师写首歌的想法。由于缺乏零距离相处的机会,一直没有找到创作的灵感。
我到农行工作半年后,感到各方面情况已基本熟悉,结合暑期休假开展一次实践调研,时机、条件已经成熟。于是,我着手筹划组织“走进大好河山,跑出大爱清华”拥军主题跑暨实践调研活动,专门邀请叶教授带队出征。主要有两个用意:一是高质量完成学校赋予的学习任务和公益使命;二是想让叶教授出京过上更加充实、更加开心的一周好时光,以此来表达对导师的感激之情。叶教授不仅欣然接受邀请,还为这次活动提供了经费支持。
今年8月上旬,我们跨越安徽、江西、江苏3个省,先后参加与英雄父母陪伴行动结对仪式、与英雄父母结伴奔跑、参观当年红军活动遗址、调研清华镇、华西村和3家装备企业等活动,不仅高质量完成了调研任务,研究确定了博士论文的选题,而且一路上顺顺利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终生难忘。
过去,由于叶教授忙于教学科研,很少出京调研和跑步运动。这次调研活动,他每天早晨5点半准时起床,带着我们一路晨跑,足迹遍布九华山、紫金山、仁里村、龙川村、卧龙谷、登源江畔、扬子江畔……
在返京列车上,叶教授高兴地对我说:“谢谢永红同学!这次调研是我今年第一次出京,也是我近几年来最开心的一次旅行。”
回京当天晚上,我整理这次活动照片,回望导师每天带着我们奔跑的勃发英姿,让我看到了一个优秀领跑者的风采、一个执着追梦人的情怀。瞬间激发我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当晚写了一首歌《我们都是追梦人》,献给叶教授和清华的老师们,也献给每天在祖国四面八方向阳奔跑的“领跑者梦之队”队员——
《我们都是追梦人》
我们从四面八方来,
汇聚清华园心潮澎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行胜于言,永不言败。
每个人在奔跑中展示情怀,
每一天在追梦中书写大爱。
奔跑吧,我们都是追梦人,
心中有目标,一起向未来;
奔跑吧,我们都是追梦人,
争当领跑者,共享新时代。
我们向四面八方去,
走出清华园步伐豪迈。
一腔热血,一路芬芳,
砥砺前行,自由自在。
每个人在奔跑中展示情怀,
每一天在追梦中书写大爱。
奔跑吧,我们都是追梦人,
心中有目标,一起向未来;
奔跑吧,我们都是追梦人,
争当领跑者,共享新时代。
经过一周奔波,身心是疲惫的,但写完这首歌后,心情十分舒畅,感到自己表达了一份感情,了却了一个心愿。教师节前夕,军委政治工作部文工团著名作曲家鄂矛专门为这首歌谱了曲。我向学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和导师提出建议,将这首歌作为我们“领跑者梦之队”队歌传唱。相信我们每天晨跑时,伴着这一催人奋进的歌声,每个人都会迈出更加豪迈、更加坚实的人生步伐,在知恩报恩、知行合一的求学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大爱。
(作者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20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