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孙友良:雨后阳台

2024-08-29 | 孙友良(1970届工化) |

大雨初歇。

西边的太阳钻出了铅灰色云层,射出了耀眼的金光,把新斋楼顶照亮了,只窄窄的一条。雨后阳光是多么宝贵啊,我急急忙忙向化学馆走去,要追逐那惹人喜爱的夕阳余晖。

一口气登上四楼阳台。啊,全然是另一个世界!

雨水把周围的一切都冲洗得干干净净,夕阳映照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得明快、透亮。

仰望天空,一条美丽的长虹,腾空而起,凌驾万物之上。淡蓝色天空,飘浮着几团乌云。太阳躲在乌云后面,向四周发出千万道夺目的光芒。那乌云中间浓,四周淡,最外边镶上了金色的轮廓,像一团火在燃烧。

雨后的西山,很是新奇。都是同样均匀的颜色,像一块块边界清晰、线条多变的剪纸作品贴在天边。前面是均匀的青蓝色,后面是均匀的蔚蓝色,再后面是均匀的淡蓝色。每两块“剪纸”之间,缭绕着轻纱般的雾霭,致使剪影的颜色浓淡分明,过度自然。再往后,就分不清哪块是云、哪块是山了。此时此刻,茫茫燕山余脉,不是以峥嵘雄伟见长,而是以清新恬静喜人了。

西山脚下,一片茂盛的林木,密密匝匝,郁郁葱葱,与那清秀的“剪纸”,相映成趣。

回眸校园,被大雨濯洗过的柏油路,湿漉漉,明亮亮,像一条青青的银带伸展开来,由西向东,后转弯向北。

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偶尔有一辆小巧精致的轿车飞驰而过,车轮溅起晶亮亮的水花。

马路下边,一条小河。涓涓细流,圈圈涟漪,欢快地流淌,在正前方转弯,沿着小路向北流去。河边上,一个绕有闲情逸致的青年,悠然地踱着步子,时而用脚踏着小草,时而弯下腰来,观赏水中的游鱼。

回转眼前,化学馆后院几株参天老树,似乎重现了青春。粗壮的树干把一簇簇浓密的树冠,伸展到我的脚下。微风轻拂,亭亭白杨不停地煽动闪闪发亮的叶子,像一群可爱的孩子,热情地向我招手。那垂柳,虽然枝叶有些干涩,可是被雨水滋润后嫣然如娇憨的少女,换上了朴素的新衣,既妩媚,又大方。

一切都令人赏心悦目,一切都充满了生气!

远处间或传来马达声,我才蓦然感到,这里是那样恬适,静谧!

遥望附中冥冥沉思的大楼,我想象到那些埋头攻读的学子们……

我有些陶醉了。

携来一把椅子坐下,我贪婪地呼吸着清凉空气,兴致勃勃地欣赏天边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火烧云。

那火烧云不时地改变着模样,一会儿像一名英武的青年,赫然驾驭着飞奔的骏马,一会儿又像一只慈爱的老母鸡,悉心关照着鸡娃觅食。西边一艘吐着浓烟的巡洋舰,徐徐开来。一会儿又化作一叶轻舟,扬帆而去……

天边的浮云,千变万化,我不由得思绪连绵。我们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如何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人民的事业,让美好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增加许多亮丽的光辉?我默默地思索着……

直到夕阳敛起最后一道光线,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走出化学馆,校园美景重回眼帘。兀岸气象台还是那样挺拔,巍峨体育馆依然那样雄健。

“这风光旖旎的清华园,着实令人向往,没想到平素并不起眼的化学馆后院,居然可以领略如此丰富的情趣。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 ”归途中我想。


19697月)


相关新闻

  • 252014.07
  • 182014.08
  • 172013.08

    校友蒋良坻先生逝世

    西南联大校友蒋良坻先生,生于1919年4月18日,于2013年8月14日早上9点25分,在美国纽约医院因胰腺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5岁。

  • 112018.06

    西南联大孙孚凌校友逝世

    孙孚凌校友(1921年9月—2018年5月18日),原名孙福龄,男,汉族,浙江绍兴人,1921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民建成员,1938年至194....

  • 142019.08

    记清华十级校友孙宏道

    孙宏道(1917年6月—2004年10月),江苏吴江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是清华十级校友。

  • 072016.09

    邂逅周珏良

    周珏良百年诞辰

  • 092012.03

    孙殷望:痛悼挚友——好人承宪康

    孙殷望(电机1961) 这篇悼念文章的写作,似有两点异于“常规”之处:一是“好人承宪康”之题乃好友徐葆耕生前所“戏定”,可谓“遗题”继作;二是此文的酝酿与动笔暗始于承兄生前,可谓“事先行文”。

  • 262013.10

    校友孙晓耕看望94岁校友陈福英——孙晓耕

    我在上海.昨天看望了西南联大学长陈福英(今年94岁)。她给我看了上海西南联大校友简讯,最近出刊.

  • 022016.09

    师友信札日记中所见的周一良先生

    纵观周一良先生在解放后的经历,他的选择、他的遭遇、他的自处,都与他的家庭不无关系。他既有出身资本家的负罪感,也多少有一些红色民族资本家的光环。他在新政权下,总的来说是积极上进的。最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印行的《周一良全集》收入了《中国文化书院访谈录》。这是第一次发表。这个访谈是在1989年夏《毕竟是书生》完稿两年后的1991年秋天开始进行的,比《毕竟是书生》有更多的细节,也更为生动。出版座谈会上,一良先生...

  • 242012.11

    临危受命的陈岱孙教授 ——张友仁

    1937年抗战爆发,时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的陈岱孙教授应邀到庐山参加了讨论时局的会议,会后回到天津,铁路交通中断,直到平津地区全部沦陷,两....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