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胡钰: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核心素质

2016-04-13 | 胡钰(1991级电子) | 来源 《光明日报》2016年4月12日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下,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掌握更深的思想、更新的技术、更活的表达和更高的伦理,才能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舆论工作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要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面对的是多元的社会思潮,要能够保持思想定力。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新闻舆论工作者掌握思想利器,明确认识方向。

什么是思想利器?首要的就是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大量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突出表现在机械的反映论和主观的唯心论,这些认识方法脱离了实践,背离了辩证法,因而带来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的思维问题。以这样的思想方法来观察世界、报道新闻,是无法实现前瞻性、坚定性的思想引领的。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的。”

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的指导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是指导当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在新闻舆论工作中,需要培养一大批用理论武装头脑的新闻人才。这样的人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判断是非,能够一针见血地点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及时、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

二、掌握基于新技术的新闻生产能力

当前,媒介技术发展迅猛,对新闻生产乃至社会运行产生了巨大影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意即媒介自身就是内容,任何新媒介都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判断在网络化、数字化媒介时代尤其显著。

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要避免技术上的畏难情绪,以最大的热情拥抱新技术。既要学会用新的技术手段来生产新闻,带来新闻内容、新闻形态的新变化,又要推动新闻机构的流程再造,积极适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更要从新闻生产观念上进行变革,实现新媒介条件下新闻生产的新突破。

当前,无人机、传感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正在逐步运用到新闻生产中,无人机新闻让新闻的场景感越来越突出,传感器新闻让新闻的数据化越来越突出,虚拟现实新闻让新闻的逼真性越来越突出。新闻生产源头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这些技术的熟练掌握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与此同时,由于各个新闻媒体都已经拥有了多个新闻终端,新闻媒体内部的新闻生产流程及其组织架构都在进行重大调整,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践来看,新闻舆论工作越来越需要“新闻特种兵”,即能够熟练掌握文字、图像处理、新媒体产品制作等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三、掌握富有时代感的新闻表达

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思想通过表达进行传递,表达基于渠道进行传播。思想再深刻,渠道再丰富,如果没有贴近受众的鲜活表达方式,新闻传播依然是“传而不通”。

这种表达能力体现在传播态度上,就要求适应新媒体时代“传受平等”的特征,避免“教训口吻”,以真诚的姿态进行平等沟通。在基于社交媒体、聚合类媒体的新闻传播中,受众的自主性选择越来越突出,“板起面孔”的新闻很难进入受众视野。

这种表达能力体现在话语体系上,就要求多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多以时尚感的话语来写新闻。从中外新闻名篇来看,好新闻往往都是好故事。这种讲故事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更加凸显。写出有人情味的作品,让新闻故事抓住受众的眼球,并且用鲜活的语言把故事讲出来,已成为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这种表达能力体现在表达手法上,除了基本的文字表达外,还要求学会数据化的内容挖掘,学会可视化的内容表达,以数据和“图说”的方式来传递新闻。

四、掌握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

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个体的自我存在感,这种个性释放与个体声音传播从整体上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因其正在迅速发展变化中,不论个体与社会,对其问题与对策都缺乏充分的准备。这就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伦理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中,一些核心的新闻伦理理念应该明确树立并达成共识。这些理念包括: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为了求快而放弃新闻真实性要求;尊重知识产权,不能使用他人的新闻作品而忽视凝结在其中的劳动;尊重个人隐私,不能搜集、扩散他人隐私;尊重司法独立,不能充当新媒体舆论场中的“道德法官”;尊重社会公益,不能把新媒体平台作为个人牟利的工具;尊重国家利益,不能在新媒体中传播否定国家历史、政治的新闻内容。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更源于人类的需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存在本质决定了人对社交行为的强烈需求,移动化、社交化、个性化的新媒体正是满足了人类的这一内在需求。这种行为有其自身合理性,但正如在现实中的社会交往行为要受伦理约束一样,新媒体中的社会交往行为也需要进行伦理约束。因此,主动开展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研究,并以之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应成为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在新的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承担的使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新闻的思想性、真实性、导向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只有从思想、技术、表达、伦理四方面培养核心素质,才能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相关新闻

  • 272020.11

    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陆娅楠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中有媒体人2名,受表彰的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有媒体人1....

  • 102008.09
  • 142022.06

    江西校友会携校友企业向一线抗疫工作者爱心捐赠

    6月9日下午,江西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章少华、副秘书长张焱和康德,组织校友企业向南昌市第九医院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捐赠1000公斤稻鱼米。校友企业江西福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江西清华校友会、南昌市红十字会基金会走进南昌市第九医院,共同参与举办了本次爱心捐赠活动。捐赠仪式中,南昌市第九医院院长熊少云等院方代表对江西清华校友会及校友企业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福得公司的爱心之举表示衷心的感谢。章少华...

  • 072007.11

    32位校友工作者获校友总会表彰

    为总结各地校友会的工作经验,感谢多年来在各地校友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校友工作者,值建校95周年之际,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近日评选出“校友工作特别荣誉奖”4名,“校友工作突出贡献奖”28名,并将于8月下旬在洛阳召...

  • 302023.01

    陈清泉院士:香港的科技工作者要身在香港、心怀祖国、放眼世界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清泉,是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耄耋之年仍奋斗科研和育人一线。大湾区之声在新年伊始特别策划《湾区·腾飞之光》,邀请陈清泉畅谈国家科技强国建设和香港创科发展。“虽然我86岁了,但是很有奔头”2017年6月,陈清泉牵头,与香港其他2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香港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巨大热情,同时也期待国家能够帮助解决一些...

  • 062021.01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我的责任

    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应该有家国情怀,要为国家的重大需求、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改善人民生活献身研究。”对于获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感言,“大家选我,不是因为我‘最美’,而是大家希望看到我们的国家更美。”虽已年过古稀,郝吉明依然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这是我的专业,我的责任,也是我应该有的担当。”

  • 292020.12

    两位清华人入选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国家现代化创新争先,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6部门在北京向全社会发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10位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典型获本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清华大学环境科...

  • 312022.03

    美术学院1位教师1位校友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3月28日,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决定授予44名同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友、广东画院院长林蓝获此殊荣。

  • 022011.03
  • 102018.04

    刘益民:一名普通基层水务工作者的自述

    作者刘益民曾任北京市平谷区水务局总工程师。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