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江波:“设计未来”的科幻电影

2018-09-10 | 江波(1996级电子) | 来源 新华网2018年9月2日 |

有人说,真正伟大的科幻一定和人类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能够预测未来。我们人类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著名的科幻作家,2017年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金奖得主江波,围绕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以下根据江波发言实录整理,略有删节。

江波,著名科幻作家,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获得者

大家好,我今天所讲的题目是《设计未来》,和大家简单聊一聊电影与科幻。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江波,2003年我在清华大学毕业,一直到今天,我一直写科幻小说。2008年我写了《湿婆之舞》,2016年时我完成了《银河之心》三部曲,2018年3月,我写了长篇《机器之门》,最后一本书是《宇宙尽头的书店》,搜集了2017年之前的我自己认为比较精致的作品。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在不停创作科幻小说,对科幻我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回到我们的主题“电影当中的科幻”。我的概念里,现在的科幻电影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第一是科技时代的神魔故事。想象力是天生具有的能力,我们有神话,有武侠小说,这些都是想象力的表现。在科技时代也有想象力,这种跟真实的科技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孙悟空有金箍棒,而现在可能有人吃了某种药,打通了他身体的基因,变得强大,这种我称为神魔故事,科学在这里可以当道具使用。第二个我叫做设计未来的科幻电影。这是基于对现代科技的理解,能够真正展望未来,能够对未来作出一些判断,我把这个称作设计未来。

我准备讲三个电影,第一个是《火星救援》,一个宇航员,他利用了美国航天局在火星上的设施,在太空里面种土豆,最后回到了地球。《火星救援》中的技术水准和我们的航天科技非常般配。《火星救援》的意思是,针对我们人类来说,我们基于现有的对科学技术和对宇宙的理解,我们开发的范围局限于太阳系,太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星球,包括火星,我们会登陆火星,登陆值得开发的星球,这是第一个未来。

第二个未来,《星际穿越》,这里有很多虫洞,这里最后出现了一个太空层,这个太空层是环形世界,有山川,有河流,在太空里人类可以很好地生活,这时候地球的生态已经退化了。太空层很重要,因为地球并不是安全的地方,6500万年前有恐龙,一颗陨石砸下来,恐龙就灭绝了。人类文明史只有几千年,我们还没有经过地球强大的灾难的考验,这种考验到来的时候,人类为了自保首先要进入太空,所以关于宇宙的第二个应该是建设太空层。

最后一个是《太空漫游》,图片左边的是黑石,现有的宇宙对人类来说很大,人类根本出不了太阳系,但是宇宙这么广阔,人类就局限在太阳系里束手无策吗?所以保留这种神秘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

说完了宇宙,我们再谈一谈科幻电影当中的生命。生命也是三部电影,《侏罗纪公园》讲了一群科学家提取了恐龙的基因,然后它就复活了。这当然很难实现,因为DNA是容易分解的东西。但基因技术可以达到一定水准,这意味着人类已经站在了创造新生命的门槛上,比如在小老鼠身上可以长出人耳朵,这为人体器官的移植做准备。诸如此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将来,制造恐龙不可能,但是制造新生命是可能的。

《逃出克隆岛》,基因技术可以让人变得更强壮,更健康,为什么不用呢?如果用的话,给你一个更深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不从婴儿出生时就设计基因,如果设计这个基因,那我干嘛为什么不直接制造它,那怀孕就没必要了,我可以生产生命,这个对人的伦理就会产生巨大的考验。《逃出克隆岛》是当我们把基因技术用在人本身时,人的形态会发生变化,伦理也会受到相应的挑战。

《阿凡达》,这里有一个生命之树,当我们掌握了基因技术,了解到生命最本体的东西时,你会发现从简单到复杂,在基因的伦理上都是类似的,都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会诞生一个观念,万物是一体的。《阿凡达》体现的就是这个概念,我觉得在将来我们对未来展望的时候,这个概念可能是健康的积极的概念。

下面讲一下人工智能。《机器人瓦力》这个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瓦力,瓦力是捡垃圾的机器人,他有一对圆眼睛,伊娃可能是女主人公,头大身子小。这两个形象告诉我们,当我们展现人工智能和机器未来的时候,一旦人工智能和机器达到一定的水平,机器可能是我们人类非常忠诚的朋友,这样的机器会在将来出现。

《终结者》是詹姆斯·卡梅隆自己做的梦,他把这个噩梦放在了电影里。如果我们考察人工智能的发展,天性要毁灭人的机器出现的可能性很低,即便这种机器的能力可以极大超越人类,他可以置人类于不顾,但有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是,人本身去指令机器。非常有可能,一个科学疯子,或者一个极端偏执的人,要对这些人报复,进行一些破坏,会产生这样的机器。这我们的科幻电影中已经对科技的负面效应有了警醒,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机器更多是人性自身的体现。

不管刚才那些机器怎么强大,他们都属于机器,不是人。但是人工智能还有一个问题,它是否会真正变成人,这部电影是《人工智能》,他是非常像人的机器,他的情感经历和人并没有差别,这个机器提出了非常尖锐的问题,机器是否有人性,答案是否定的。

关于人工智能最后的一个话题是《黑客帝国》,人进入到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对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展望一下未来,如果做一个假设,机器如果能够代替人做全部的工作,人会干什么?人剩下的事情是娱乐。如果虚拟技术或者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这个地步,它会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人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人的存在意义从根本上会被抹去。

科幻电影能够对我们现在的技术进行深度的思考,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可以不断对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念,并且展现在大银幕上,所以“设计未来”无论是对科幻小说的作者也好,科幻电影导演也好,都是大家面对的挑战的问题。

我没有看过一部中国的科幻电影,中国的科幻电影在世界上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我相信通过在座的努力,电影人的努力,我们逐渐可以弥补差距,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思考一下关于人类的问题,这个梦想我相信一定可以实现。

(新华网智谷根据江波演讲实录整理,略有删节)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