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李志民:技术对于教育变革的“能与不能”

2019-08-19 | 王峰 张雅婷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8月09日   |

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正在快速进入学校与课堂。

在近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探讨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

李志民提出,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过程是渐变的,现在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1977级水利)

教育技术的更迭和影响

《21世纪》:教育信息化从远程教育,到“互联网+教育”,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迭代之中,对教育的影响有什么变与不变?

李志民:教育技术的迭代发生了很多次,如果把学校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核心来讲,第一次迭代是邮寄函授,第二次迭代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出现,第三次迭代就是互联网,大家都可以在任何能联网的地方学习。

互联网教育也有迭代的过程,最早是互联网精品课程的出现。在2000年左右,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把学校课程放在网上供大家免费学习。但最早的精品课程没有交互的概念,发展到2011年左右,慕课(MOOC)出现了,学习者要注册、参加考试,完成后可以获得学习证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步入效率的时代,用户、行业、时间、渠道都呈现碎片化。以前45、90分钟的课堂,现在变为10、20分钟的视频课堂等。VR、AI等新技术的应用会创造新的学习场景,学习效率高,大规模的课程平台,便于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课件。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发明,总会带来教育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考试评价工具、课程结构形态等都会发生演变。特别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创造了跨时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育的核心是不变的,即育人。

《21世纪》:与旧技术相比,新技术的迭代速度往往是几何级数的,“互联网+教育”经历了哪些变化,会往何处去?

李志民:我认为互联网会经过信息互联、消费互联、生产互联、智慧互联四个阶段。

在信息互联阶段,互联网所能承载的信息服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极为丰富,传递过程的互动也异常便利。以信息互联为基础,消费互联孕育而生。在消费互联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将迎来生产互联的新阶段,带来产业形态的大革命。

在智慧互联阶段,人类的文化生活,精神的需求,对知识的渴望,学习的方式都会发生改变。仅以教育为例,所有的教育资源打破了教师、学校的垄断,都集中在网络大平台上。平台上有很好的老师、很好的课程,人们能针对自己的愿望和需要,选择老师和课程,进行真正的个性化教学,有助于真正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还会大幅度降低教育成本。

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

《21世纪》:除了“互联网+教育”,如何评价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李志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们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新技术的影响。

每一次新技术的发明都会使人们高估技术在未来几年对教育的影响,比如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领域时,有人喊“不得了了,教师要失业了”。实际上这是人们社会习惯的自然反应,新技术的影响过程没那么快,它一定是渐变的。

但也不能低估技术在未来十几年对教育的影响。如果不改变观念、不主动学习,不转变工作方式,新技术就确实会影响这些人今后的事业发展。

即便是新技术淘汰了个别的旧事物,也会让社会生活变得更美好。

《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还有哪些不足?

李志民:目前,人们还没有理解人类智能的形成机制问题。从方法论来说,人工智能是从自动控制到自动化逐渐发展而来的,其研究类似于医学研究。人是有情感、有意识、有生命的,但成为医学研究对象就成了无情感、无意识的物体。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把有情感、有意识、有生命的人当成了算法。人类智能绝不仅仅是算法就能描述的,所以现在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

人工智能的逻辑与运算能力涉及到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包括有约束学习、半约束学习和无约束学习。

现在人工智能对有约束学习解决得很好,因为机器不会疲劳,只要不断电,它不会出错,所以在有约束学习方面可以超过人类。比如,“Alpha Go”和“深蓝”都是在有约束的条件下学习。

半约束学习目前正在研究,但是从数学理论上来讲,要解决半约束学习需要解一个巨大的矩阵,目前的计算能力还达不到。

《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越来越成熟,在线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

李志民:狭义上讲,学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人际交往类的学习,如语言学习、礼仪习惯、品德养成、管理有效等;第二类为知识传承类的学习,如文字、数学、物理、化学、逻辑、运筹等;第三类为文明发展类的学习,如科学探索知识、工程技术、生命科学、行为科学等。

第一类人际交往类的学习是靠模仿和习惯养成,学习的环境很重要,有了好的学习场景,学习效率就会高;第二类知识传承类的学习传统上是靠师传面授,需要前人对知识规律性的总结、推导、系统分析、约定认知等,课堂教学效果好;第三类文明发展类的学习需要系统的基础知识,需要灵感和想象力、需要有批判精神,也需要模型场地和实验验证等。

如果对应地把教育分为三类:人际交往类的教育、知识传承类的教育和文明发展类的教育,互联网在线教育完全可以取代知识传承类的教育;在线教育可以为人际交往类的教育提供更有效的学习场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依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在线教育还难以取代文明发展类的教育。

(文章原题:AI对教育冲击多大?仍难取代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等教育——专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


相关新闻

  • 292021.04

    教育如何应对技术巨变的时代——《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出版座谈会举行

    2021年4月23日,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学出版社举办的“教育如何应对技术巨变的时代——《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出版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山西大学王成兵教授,北京大学刘云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康永久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蔡春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生全研究员,教育科学出版社郑豪杰总编辑,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石中英教...

  • 292020.10

    李志民:提升科学素养是培养提问能力关键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1977级水利)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提出问题,科研一定是在问题提出后的不断探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不仅仅...

  • 312022.10

    医渡科技徐济铭:挖掘技术价值,驱动医疗变革

    医疗智能行业不是“赚快钱”的行业,任何急于变现的企业都难实现长远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徐济铭都在寻求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点。徐济铭是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集团总经理,出生于80年代,在安徽省庐江县农村度过童年时期,于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的自动化系。

  • 282016.03

    李志民:一流大学的概念是模糊的

    一流只是相对的,不能用部分专门从事大学排行榜的专家理解的所谓国际标准“尺子”来评价所有大学。

  • 182022.10

    李志民:工程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发展

    在我国,对于工科教育的探讨已经持续多年。2016年,国家启动新工科建设,孕育产生交叉专业,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这套基础框架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我们要真正理解工科教育的核心逻辑——工科教育离不开工程实践,工程人才培养更要结合时代发展。更强调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新工科不仅指专业设置中的新工科专业。伴随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文明,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要主动适应该变化对人才需求...

  • 272012.06

    李志民:在水二同学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2年4月28日,李志民在水二同学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发言今年是我们毕业五十周年,今天是我们毕业后的第十次聚会。

  • 122012.01
  • 152017.12

    迎接汽车产业变革 畅想智能网联未来

    2017年12月9日,在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汽车专业委员会成立一周年之际,近200位上海及周边的清华校友在上海嘉定的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欢聚一堂,....

  • 302020.10
  • 192023.07

    母亲的这个坚持变革了行业规则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