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晓慧发表开学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2021级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1年开学典礼。在这个天朗气清的金秋时节,又一批风华正茂的学子走进五道口校园,给小院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和蓬勃朝气,我谨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对五道口大家庭的新成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是五道口创办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五道口一直以精英云集、人才辈出而享誉海内外。较之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办学模式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学生生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在竞争激烈的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金融MBA研究生,也有怀揣学术热忱、立志科研道路的金融学博士研究生,还有“百战归来再读书”的EMBA、GSFD和高管教育项目的学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院新开设的学位项目——技术转移硕士也迎来了首届新生。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年龄阅历各不相同,但从今天起,你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身份——“清华五道口人”,作为清华五道口新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和见证者,你们代表了五道口的现在和未来,五道口欢迎你们。
最近两年,世界一直被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人类也目睹了极端天气的可怕(譬如前不久的德国和我国河南的特大暴雨),我们还看到了伴随着美军撤离发生在阿富汗的人道主义悲剧。在世界进入如此充满挑战和不安定的时刻,同学们迈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肩负的责任是什么?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胸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当人生进入新阶段和走上新平台时,自然会有新憧憬和新追求。作为师姐加院长,我有点好奇你们将如何度过在清华五道口的这几年宝贵时光,但更希望的是大家在毕业时可以超越现在的自己。
一、人生当以不惑、不忧、不惧为目标。
如果我问大家,为什么选择五道口?相信每个人都会众口一词地回答我,为了学最地道的金融。这个答案没错,可是如果再问,为什么要学金融?估计答案就会五花八门。在我看来,进清华大学、选择五道口,目的只有一个——学做人。清华五道口开设了许多专业课,宏、微观经济学,公司金融,资产定价,所有国际顶尖商学院的前沿课程在我们这里都能找到,然而这些课程学得再好,也不过是大家未来做人的一种手段,能否成人并不完全取决于此。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以为,进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同学当以不惑、不忧、不惧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所谓不惑,最核心的一条是要具备根本的判断力,也就是作出判断和评估事实的能力,以及在新事实面前虚心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意愿。这要求我们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不仅要有基本的常识,也要有专门的学识,更要有遇事能辨的智慧。在金融领域,行业先驱者早已积累了无数经验,学界大师们也构建了许多原理、模型,这些都是大家在学校、在教科书中可以学到的。然而身处百年大变局,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要想有条不紊地应对好复杂多变的局面,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常识和专识。举个例子,这些年经济学家们一直在质疑为什么经典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似乎不再成立?尤其是危机后刚开始复苏的那几年,当经济重回增长、就业出现改善时,通胀却并未如约而至。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各经济体疏于结构性改革致使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只能依靠政策刺激增长,但确实也有菲利普斯曲线不再适应当今世界变化的缘故,譬如生产线外移降低了成本、服务消费占比上升、网购压缩了商家的议价能力等等都会导致通胀出现结构性下滑,进而引发结构性消费不足。类似的问题在传统的经典著作中都找不到答案,需要同学们通过直面异议和分歧,有针对性地建立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框架,养成总体智慧,确保具备最根本的判断力。惟此,也就不至于惑了。
所谓不忧,自古有云“仁者不忧”。仁者为何不忧?因为大凡忧之所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可是,倘若你认可世界和人生永远需要持续地创造和进化,那么你在有生之年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在创造和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向前迈出的一、两步而已,只有停滞不前才意味着失败,而勇往向前便不会失败。大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是不会有成败之忧的。同样,若只是为学问而学问,并不准备以学问作手段来换取所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业就而不自居,那又有何得失可言呢?
所谓不惧,意味着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如孟子所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然则意志坚强,不仅要求心底坦然无私,行为光明磊落,而且不会受一己之私欲牵制,对所有应当承担的重任绝无躲闪,“虽千万人吾往矣”。人生所有向上走的路,总是曲折而艰难的,都与我们本能的懒惰、懈怠和拖延不相容。当你觉得很苦很累时,千万不要泄气,因为你可能正走在上坡的路上。请相信,正是那些看起来很难的努力、付出和坚持,才成就了那个不断变得更好的自己。
不惑、不忧、不惧,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为学与为人之间的关系,倘若做不到这三点,决不会成人。差不多100年前的1922年,梁启超先生在苏州学生联合会的演讲中就已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今天的我们自当如此。
二、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五道口办学长盛不衰,历久弥新,因为我们的努力不仅停留在当下,回应时代之问,更持续思考未来,把目光投向远方,在改革发展中不断焕发新生。当今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技术创新深刻改变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学术领域的理论创新也在快速推进。然而,现行金融体系尚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广泛渗透条件下加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的时代需要。尤其是主要经济体为应对新冠疫情肆虐而采取的超宽松宏观政策的负外部性正在日益凸显,未来其一旦开始收缩货币政策,势必触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要想前瞻性地做好应对外部冲击的充分准备,除了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力争走在大国政策转向之前,还需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质金融队伍,而具备对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各方面问题的理解及应对能力的专业人士的养成是离不开读书学习的。
科技进步、知识进步取决于人,而人类进步的手段只能是教育和学习。溯古追今,历朝历代的大家都有过刻苦读书的经历。譬如,出身贫寒的车胤和孙康,虽不常得油,却坚持“萤火照书”、“映雪读书”。范仲淹,在南郡求学苦读五年,每日靠稀粥糊口,没有脱衣服睡过一个安稳觉。苏东坡,每读经典总是边抄边背,直到烂熟于心,无一字差失。汉代大儒董仲舒,一生埋头苦读,三载不窥园,十年磨一剑。我们的名誉院长周小川行长,把沉重的外文经济学典籍按章节拆分,随身携带在出访的飞机上阅读。无论古今,读书固然是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但更是修身立德、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的过程。常言道,阅读会让生命变得厚重,书香会让灵魂愈加丰盈。当才华撑不起梦想时,唯有读书。读书的人,因知识的无限,更感到自己的渺小,才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敬畏。读书,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是短暂的,青春年华更是宝贵。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学不可以已。”清华园是最适合读书的地方,道口小院虽处于市,却也是闹中取静,别有洞天。大家不妨在这里读一点有趣的书、严肃的书、科学的书、逻辑的书、分析的书、有创新的书,甚至是那些你还有点不习惯的书,你需要查查资料、请教请教他人、与师长学友讨论切磋的书,相信经年累月,你便可以发现新领域,感受新天地,找到新思路,经受新洗礼。总之,希望同学们珍惜光阴,拿出“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学习劲头来,继承和发扬五道口“敢为先”的开创精神,在不断超越已知的道路上,博学慎思,开拓创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坚持知行合一,成就更好的自己。
“知行合一”是五道口办学的特色,这与清华重基础、强实践,“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传统,乃至“行胜于言”的校风都是一脉相承、相融相通的。作为践行“金融实践教学”理念的先行者,五道口的课堂上,不仅有国际一流学术名师带来最严格、最权威的学术训练,更有来自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金融机构等业界导师,指导大家积极参与金融改革发展的讨论与实践,让同学们在实学、实干中获取经验和智慧。当然,除了教室和图书馆,五道口还有学院之外的广阔天地。在课堂外,青年教师、硕博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是必修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家走出书斋,奔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了解国情社情和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今年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就写下了这样的感悟:“他们粗糙的、布满老茧的手掌,传来太阳下黄土地的温度。我们想要走得更远,看得更广。” 很显然,躬行实践让同学们体会到了来自大地泥土的芬芳和力量。
清华五道口“由改革而兴学,为改革育人才”,学院的使命督促我们始终钟情于金融前沿理论的探索,坚持理论引领实践,努力成为金融改革发展领域中的创新策源地,培养金融改革的引领者、推动者。作为以研究见长的学院,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界是清华五道口教授们的日常追求,同学们来到五道口学习,自然也会踏上知识的探索之旅。只是学习和研究不能离开时代的主题。如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在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攻坚,愈难愈进”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坚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让中国民富国强的信心,牢记金融的初心和本质,通过实践将知识从研究层面转入实用层面,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我知道,同学们中还有很多人是工作若干年后,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和期待重归校园。我想你们更有动力聚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起立足国情的研究导向,将校园中的所学所思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思想的能量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百年大变局下,国家和民族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面向未来,希望同学们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跨学科的视野,以交叉学习、多元学习的方式提升自我,建立富有弹性的知识体系;时时加强思想的训练,秉承科学的精神,培养创造的精神,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锚定现实问题与学术发展的前沿领域不放松,以空杯的心态开始自己的学习与探索,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事业开拓新的气象。
最后,我想以一段旧事来结束今天的发言。35年前,记得也是这个时节,在欢迎1986级新同学入校时,我选择了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门槛》作为我们年级的迎新致辞。《门槛》是屠格涅夫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对当时沙皇政府审判一批民粹派女革命家的几起案件的有感之作。作为温和的自由主义者,屠格涅夫并不赞成革命,但他敬佩革命者的高风亮节和献身精神。门槛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和重要关卡,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高高低低的门槛,能否像诗中矢志投身革命的俄罗斯女郎一样,毫不犹豫地跨过面前那一道高高的门槛,无论那门里等待自己的是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污辱、监狱、甚至死亡,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同学们,你们今天已经跨过了一道门槛,愿大家勇敢执着地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