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2022年毕业典礼校友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再次回到母校,回到土木水利学院,与各位老师同学线上相聚,和大家一起分享毕业的喜悦,见证在座同学的毕业典礼。首先祝贺各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踏入人生的崭新里程,也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耕耘,薪火相传,为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人才。
我是1977年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房屋建筑专业毕业的校友,起初分配到基建工程兵部队,1983年集体划归中建八局成为央企。在我五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最早在三线建设的工程项目中做过木工、放线工,当过施工员、技术员和工长,后来在设计院做过设计师、设计所长、院长、再后来担任中建八局副总工、总工、中建集团科技部总经理等职,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近百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于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建集团首席专家。追寻我的职业发展历程,首先得益于我长期扎根工程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与管理一线,使我有机会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以不同身份进行“知行合一”的技术功底的积累、历练和践行;也得益于部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严格训练;更得益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氛围熏陶。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毕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此,我要感谢国家大发展赋予我的机遇,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感谢清华老师赋予我的扎实理论知识功底、自我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这个夏天之后你们或将继续留校深造,或将奔赴工作岗位,尽管去向有别,但都将开启你们华丽人生的新征程。在此,我想结合我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几点自己求学和工作的感悟,与大家共勉。
肖绪文院士
一、胸怀天下、面向基层,成就事业
清华学子在清华精神的影响之下,早已将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根植于心,而这在你们这一届毕业生心中应该更为深刻。我知道受疫情影响,大家已在学校封闭数月,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后甚至难能与恩师同窗一起参加隆重的毕业典礼,虽有遗憾,但我认为这样与众不同的云毕业典礼却是最难忘、最有仪式感的。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牢记,我们所处的环境并不平静。疫情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加之复杂的国际形势、气候的剧烈变化和陡生的能源危机等这些人为的或自然的种种因素与事件的冲击,形成了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人都将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时空中不得不接受和经历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大考。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这一切都将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为在座同学赋予了更为厚重的历史使命,我们需要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挺身而出,多去承担重要的事、艰苦困难的事、甚至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把个人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发展大局同向同行,永远是个人发展的最大机遇。我们毕业的年代,处在“文化大革命”末期,百业待兴,我们积极要求奔赴一线,投身于火热的工程项目施工中,白天在工地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晚上画图纸做内业,经常熬夜工作到凌晨。那时的施工用房既难避雨,也不挡风,数九寒天的晚上戴着大皮帽睡觉,早晨起来被子上常常覆盖一层厚厚的尘土。当时施工设施很落后,生活条件也很差,粗衣粝食,却也乐在其中,劲头十足。几十年下来,我见证了中国建造傲然于世的亮丽业绩,也看到了建筑业发展为老百姓带来的无限福祉,其中有我的一份奉献,心中倍感欣慰。
现在我仍倡导我的学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我的博士后、清华校友刘星同学不坐机关,不当处长,执意奔赴川藏铁路建设,在那里积极工作,现在已经赢得各方高度赞誉;还有博士后田伟同学主动要求前往非洲项目工作,积极实践,与国外设计监理方全面沟通,努力在设计和施工上推动技术创新研究,成绩显著,现在已经成为中建八局功勋员工和海外部的总工程师。
土木水利工程常被戏称为“又土又木”,我以为土木水利工程更有其独有的浪漫和魅力,在庞大复杂的工程系统中,点滴做起,默默耕耘,最终“万丈高楼平地起,海晏河清天地宽”,只要拥有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坚信一定会在土木水利工程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造福社会,成就自己。
二、志存高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趋势
土木水利工程建设始终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有所作为,正是赶上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才有了发光发热的舞台。因此,我们专业的同学只有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紧密融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同学们也许会想,现在大规模建设的机遇已经过去了,其实不然,新的机遇正在涌现。《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新基建的推动,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的改变,已经和正在给土木和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绿色建造的提出,就是在国家倡导“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等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它要求建造相关方在工程立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着眼于工程全生命期,坚持以人为本,追求资源投入减量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通过绿色化、精益化、智能化和国际化建造的推进,进行城市功能提升和老旧小区改造,最终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过程安全、品质保证”的建造目标,还有许多科技攻关任务急需突破;第二,东中西部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改善中西部发展环境,补短板的建设任务仍然相当繁重;第三,台湾海峡、琼州海峡交通、南水北调等超级工程的建设方兴未艾,挑战巨大;第四,国家“一带一路”的提出,更为中国建造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凡此种种,都为同学们的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永续进取,定位明确,主动融入,成功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三、朝气蓬勃,磨砺健康的体魄、心态和品格
清华的师弟师妹是不容置疑的天资好、智商高、成绩优的天之骄子。但是成就事业除此还必须拥有优良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康的体魄。现在你们已经出色完成学业,具备了成就事业的良好品格和基本能力,走过了一条金灿灿的成功之路。今天的毕业典礼预示着你们将面临人生历程的重大转折。希望你们不因环境变化而放弃努力,永远保持青春向上的心态,重视强健身体,这将会受益终身。
此外,坚持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建造技术的持续创新,涉猎新知识,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是从业者保持活力的要诀。我从传统的工程施工到工程和企业管理,从绿色施工、绿色建造创新研究到智能建造探索,从结构技术研究到建造技术的突破,始终坚持在变化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因而才有所收获。走出校门不是学习的终止,而是新的学习开端,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社会本来就是一所大学校,期望在座同学不畏难,不倦怠,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孜孜不倦、久久为功,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四、修身立业,锤炼工匠精神
土木水利工程形似“又土又木”,实则具有高度的严密性,走向工作岗位后,每个抽象概念的正确理解,每个计算公式的参数取舍,每个工艺工序的严格坚守,都是直接关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工程行为,都将导致工程品质优劣和工程是否安全的客观后果。因此修身立业,塑造深入一线,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培养“把复杂的事用简单的方法去做精,简单的事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好”的良好习惯,锤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极为重要。
工匠精神是立业之基,也是修身之本。初涉工作岗位的你们要常怀敬畏之心,不纸上谈兵,专注于事情本身,沉下心来,抛去杂念,长此以往,必会有所收益。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人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节点,也是数十年后都能回忆起的难忘时刻。告别美丽的校园,迎来的是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此时此刻,当年我走出校园的情景清晰再现。那是1977年,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三巨人去世的第二年,走出校门面临的是主流发展意识模糊,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台,处在迷茫氛围中的我们如何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给了我们定力,端正品行,克服困难,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奉献所学之长,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成就事业的关键起步。现在我们国家建设处在高速发展的转折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期望各位同学深刻认识并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志存高远、端正品行,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创造青春无悔、前程似锦的美好未来!
预祝各位学弟、学妹和老师身体健康,事业顺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