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1级校友,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各位师长、学弟学妹们:
首先热烈祝贺各位同学顺利毕业!在历经艰辛而充实的学业生涯后,你们到达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成为了清华计算机系最新一届校友!
三十多年前,我和你们一样,也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开启了人生新阶段的探索。本科期间我已经在研究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现在的人们大概难以想象,当时从事人工智能其实并不好找工作,不少同学包括我自己也曾有过犹豫、彷徨,但我仍然选择了坚持,因为我抱有实现类人机器人的梦想,用人工智能来延伸人类的感知、操作、记忆和创造力,最终,在张钹院士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坚定地走上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融合的研究之路。1989年,母校推荐我赴德国进行深造,那是我人生的一次转折。1994年,我做出了智能信号处理芯片并实现了其在机器人上的应用,用德文完成了论文,拿到了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之后,我创建了多模态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做了六年助理教授后拿到了讲席教授职位,并有幸成为母校的杰出访问教授。虽远赴海外负笈求学多年,但母校的培养我始终不敢忘怀,近20年来,我在科研和博士生培养方面一直与母校和计算机系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今年我还亲身经历了母校学生超算团队在汉堡世界超算比赛中的夺冠时刻,上个月我参与了我系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并感受到整体研究论文水平的大幅提升,校庆前后更亲眼目睹了我系师生直接参与的多个大模型、多模态技术创新创业项目,这些都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清华正昂首阔步迈向世界顶尖高校行列。身为计算机系的校友,对此,我与有荣焉。
学习于斯,成长于斯,今天重回母校我心潮澎湃,不由得想起了20年前我系研究生会邀请我做“计算人生”系列讲座嘉宾的情景,当时我在FIT楼举办了3个小时的座谈,分享了我在清华读书和德国留学的经历,同学们为我找到了80年代读书时的校园照片、成绩册,采访了我的同学、班主任,并制成了视频,专业而精彩的采访令我记忆深刻。每次回到母校,我仿佛都能找回当年大学时代的记忆,青春年华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借着今天毕业典礼的机会,我也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三点体会和心得。
第一点:与时俱进,持续创新。还记得1985年我在本科四年级时被推荐直博,我的老师张钹院士给了我一个题目: “三角钢琴搬家问题”,如何用拓扑空间分解运动空间并使用搜索算法规划出三角钢琴在任何房间中的自动搬运路径。从那时起,我就意识到多学科协作的含义,开始了我的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开展科研的旅程。我本科的第一篇英文论文是用打字机噼里啪啦完成的,那时的空调机房可不是想进就进的,一星期只能登记几个机时,每次上机前要在脑子里试着运行好几遍程序,就是为了让珍贵的机时能得到充分利用。而如今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研究的对象从我们当年的机器人模拟环境下的“三角钢琴搬家问题”过渡到扫地机器人,再到现在人们热切关注的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认为,在技术随着时代创新的同时,我们学习的方式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未来,面对人工智能浪潮的不断更迭,如何成为适应时代的创新型人才的诉求会变得愈发迫切,在大模型涌现智能时代,我们要重点聚焦于AI做不到的能力培养:扩展我们对感知和模型的多样性、连接理论知识和开放的真实世界、基于兴趣与好奇的内驱力等等,而不仅仅是单纯解题、做命题作文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计算人生”的优势,学会驾驭AI, 做好我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创新。
第二点:跨界融合,扩展科学探索的前沿。从单点的技术驱动到解决真实世界的实际问题,需要真正的跨界融合。我从事的机器人和工业4.0具身智能部分的研究也都是融合性技术汇集的领域。工业4.0是在机器人之上更大更广的融合延伸,未来的机器人将为灵活、个性化制造发挥更大作用。这也对工业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协作能力、人机交互能力,以及安全性等提出更高要求。做教授以来,我利用自己在清华和德国都学习生活过的经历,协调领导了两个中德跨学科联合研究项目。第一个是中德联合博士生培养项目“自然和人工认知系统中的多模态感知与交互”,第二个合作项目是中德协同研究中心重大国际合作计划“跨模态学习的自适应、预测和交互”,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德国科学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我们汇集了这些人工智能、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并以跨模态学习作为契合点把这些领域的最新进展整合起来,攻克这三个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些共同问题,为扩展多模态智能学习理论的前沿做出了贡献。我多年聚焦跨模态学习机器人,首次实现了多模态机器人“被动行走+跨模态学习”技术,研制了首个续航突破百公里、能正步动态行走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提出三维点云智能感知以及机电一体化力控关节技术,达到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核心指标,并在产业界实现规模级应用。
第三点:尊重科技伦理,做有用的科研。如何制定和实现人工智能的道德标准,一直都是各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人工智能的使用范围不应超过人性和伦理。比如,AI的出发点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我们研究人工智能,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我们最看重的、也是机器人最终归于的,是它的为全人类服务的实用性,比如家庭服务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救灾救险机器人等等,让它们去做那些工作环境恶劣的、重复性的工作。伦理在科学领域是基本出发点,也是科学家的底线。我始终认为人工智能不应该代替人类的情感、洞察以及创造力,在建立人机和谐共生关系的科研中,我们要尊重科技伦理,一切都要以人为本,让科学技术为全人类增进福祉。
无论我们是哪届校友,从清华毕业对于我们来讲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后如何让计算机发挥出更多的社会价值,造福于国计民生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使命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上下求索。我也相信,未来不管行至何处,清华园都是我们校友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她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梦想和价值。
最后祝愿各位青年校友满怀信心地拥抱下一个挑战,在新的空间维度里弘扬清华精神,走向学业、工作、人生的下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