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校友代表罗宇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系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24-07-04 | 罗宇(2009级热能) | 来源 公号“清能动力”2024-07-03 |

罗宇学长发言

各位老师、各位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

我是热能系(能动系)09届本科、18届博士毕业生,罗宇,史翊翔老师是我的恩师,在座的很多老师也都是我的专业授课老师。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能来分享大家人生中这么重要的时刻。今后,各位师弟师妹即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有的同学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有的同学去了企业,在工作中达成公司赋予的角色和使命;有的同学走上创业道路,勇敢面对种种未知与挑战。

6年前,我和大家现在一样,坐在台下参加2018年的毕业典礼,也有幸作为当年的研究生代表发言。6年前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当时的我们面对即将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开始人生新的阶段,内心既兴奋又惶恐。毕业后,我作为福建省第一批科研类引进生回到家乡福建,在福州大学化工学院担任一名青年教师,从一名学生转变为老师。一晃一过去6年了,我和庆幸自己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回到母校、母系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师弟师妹们说说这几年我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我想分享的第一点体会,是融入团队,发挥自己优势,学习他人的优点。今天大家都能够顺利取得学位,在面对将来各类棘手工作的能力一定没有问题。但是,当我成为一名青年教师开展独立科研工作后,就深刻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我毕业后加入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个团队是福州大学最具有传承的团队,从卢嘉锡院士、魏可镁院士再到现在江莉龙院长,历经3代人5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始终围绕着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催化剂开展研究。30多名老师的团队,有从事基础前沿科学研究,有从事工业催化剂工程化制备,还有从事大型工业化装置现场运行,才形成一支既能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又能解决工程化技术问题的国家级创新团队。一个人的成功很多时候是代表一个团队的成功。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个人的能力、精力总是有限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用自己的优势帮助他人,最后也会成就到大家自己。“相互欣赏,相互协作,相互成就”,这12个字是我们团队大家一直相互勉励的话。

我想分享的第二点体会,是传承与创新。我们时代在发展,大家也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辩证看待传统和新兴事物。以我个人为例,我常常开玩笑和我的学生们说我学的专业是“烧锅炉”的,而我现在所在团队做了50多年合成氨,主要用于生产氮肥,也常常被戏称做化肥的。但是,往往就是这些看似传统的专业方向,支撑和保障着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国家、学校培养我们,不仅是为了发展,同样也需要坚守。我在校时,史老师常教诲我们,做热能要有热能的风骨,要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我在进入团队后,在坚持团队这一特色方向的前提下,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发挥自身博士做氢能的相关特色,与团队共同发展出以氨为能源载体的氨氢转换技术路线,也成为了极具团队特色的技术方向。我希望大家要结合自身工作不断思考的是,如何在传承我们“热能人”精神和风骨的基础上,让“热能”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新的“能动人”。

我想分享的第三点体会是,作为一名清华人,我觉得最最牛的不是我们自己是从清华园走出来的学子,而是我们的老师们是清华的,我们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他们每一位都是从清华园走出来的。离开学校越久,看到校友就越亲切。我们的校友会非常强大,无论大家在哪里奋斗拼搏,都可以找到当地的校友,很多的问题师兄师姐们可能都遇到过,从他们身上可能会给你很多的启发和帮助。目前在福建,我们能动的系友已经有30多名了,他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一直给予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大家今后一定记得和当地的师兄师姐们多交流常聚聚,大家如果有到福州也可以联系我,到我这坐一坐,聊一聊天。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体会。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最后再次祝贺大家毕业,从今天起扬帆远航,我相信无论大家未来身处何处,选择哪个行业,都会为我们国家作出属于我们清华人、能动人的贡献,都能走出属于你们自己别样的精彩。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